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及其运行方案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734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防护系统,它涉及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及其运行方案,本系统包括控制中心、通讯模块、监测模块、访问模块以及反制模块,监测模块监测到无人机后,将无人机进入区域内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收到无人机进入的信号后通过访问模块询问无人机判断无人机是否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控制中心向反制模块发送指令对敌方无人机进行干扰和反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无人机防护系统具有全向监测、访问和反制无人机能力,可实现360°空域的无缝防护;具有多目标能力,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目标的监测和反制;具有敌我识别能力,能保障我方无人机在防护区内正常工作;具有全天候的待机工作能力,可实现时间域上的无缝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及其运行方案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防护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及其运行方案。
技术介绍
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在国内市场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但在撬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其危害也日趋显著。一是缺乏监管的黑飞行员数以万计;二是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监管盲区。民用无人机与航模之间界限相对模糊、监管较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有关无人机危害的报道层出不穷。当前安防系统的主要工作以视频监控为主,业内比较有名的有海康威视、大华等大型企业。无人机防护一般以手持式为主,通过人眼对无人机进行识别,发现目标后举起设备瞄准后进行反制,缺点是人眼看的范围毕竟有限,天气不好或者有遮挡的情况下无法工作。当前也有通过雷达对目标进行捕获,确定目标的方位之后通过反制设备进行反制,但雷达无法识别是否为合作方的无人机,并且雷达的成本太高,不宜大范围推广。传统的无人机防护系统也有采用频谱反制的,但最普遍的就是无人机干扰枪或者固定站方式,其采用的是单纯的反制措施。对于无人机干扰枪,当发现目标后,操作者将设备的波束指向无人机,从而对其进行反制,无人机表现为掉落、悬停、返航。而对于固定站,则在某区域需要防护的时候,将干扰设备一直开启,对周围频谱整个处于压制状态,使得无人机根本无法飞入,然而这会破坏防护区域内的频谱,使得区域内的WIFI等一系列用频设备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及其运行方案,用以解决特殊区域的安全防护问题,阻止无人机有意进入实施破坏行动,也可阻止无人机的无意闯入;系统具有合作方无人机的识别能力,保护己方无人机不受反制而能在区域内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在无人机禁飞区域内设置监测模块、访问模块和反制模块;监测模块监测到无人机后,将无人机进入区域内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收到无人机进入的信号后通过访问模块询问无人机,通过回馈的应答来信号来判断无人机是否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后,控制中心向反制模块发送指令对敌方无人机进行干扰和反制。一种用于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的运行方案:步骤a:在禁飞区域内,根据监测模块对区域内实施频谱采集和分析来判断是否有无人机进入,并将无人机进入这一信息上报给控制中心;分析方法可为频谱信号检测方式,也可为与控制中心收录的无人机信号样式库对比方式;步骤b:控制中心通过监测模块的上报信息确定无人机进入区域后,给访问模块下达询问指令,访问模块发射无线询问信号至无人机;步骤c:若无人机未回馈应答信号或者无人机的应答信号为错误的,则控制中心判断该无人机为敌方无人机;若无人机做出正确的应答信号,则控制中心判断该无人机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步骤d:当控制中心判断为敌方无人机进入区域内时,反制模式开启对无人机进行反制、并且发出警报;当控制中心判断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进入区域内后,控制中心不会对区域内的无人机采取反制措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c中无人机接收无线询问信号后自动触发应答,应答信号为验证码,验证码规则为二进制码或数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中心将是否为我方无人机或访客无人机的判断结果和处置方法记录并且上报,将对敌方无人机做出的反制措施进行记录并且上报,上报的单位为上一级监管单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控制中心、通讯模块、监测模块、访问模块及反制模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主机、显示器、无人机信号样式库、频谱仪和报警装置,其中:控制主机搭载无人机监测软件,并收录无人机信号样式库,用于处理监测模块发送的无人机无线电信号,生成图像信号发送给显示器,生成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装置,生成控制信号发送给反制模块;显示器用于显示无人机监测软件的可视化界面;无人机信号样式库用于保存多种无人机无线电信号的频谱信息;频谱仪用于获取无人机无线电信号的频谱信息;报警装置用于收到控制主机的反制措施后报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控制中心与监测模块、访问模块以及反制模块之间有线或无线通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用于实施对区域内无人机信号的采集的频谱监测设备、用于频谱采集和分析的软件及在区域内巡逻的侦察无人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访问模块包括安置于防护区域的询问器和安置在我方无人机和访客无人机上的应答器,询问器上具备询问端和接收端,应答器上具备接收端和应答端,询问器通过无线发射询问信号至空间中,应答器收到询问信号后立刻发射应答信号,询问器的接收端接收到应答信号后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传送至控制中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反制模块包括反制主机、控制天线、卫星导航干扰发射机和多个频段干扰发射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制设备可包括UHF、L、S、C以及其他的无人机工作频段。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给出的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采用的是先侦察频谱,发现了无人机再进行识别后反制,对区域内的无线通信系统影响很小。系统具有全向监测、访问和反制无人机能力,可实现360°空域的无缝防护;具有多目标能力,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目标的监测和反制;具有敌我识别能力,能保障我方无人机在防护区内正常工作;具有全天候的待机工作能力,可实现时间域上的无缝防护。该系统可从侦察到干扰全部自动控制不需人工介入;也可通过网线或者光纤与主控机房控制系统相连,提供并记录各种监控数据,明确目标后再进行干扰反制。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无人值守,可通过声光报警提醒守卫人员当前有无人机的闯入,并且通过网络功能上报给上级主管单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方法总体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方法详细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的结构框架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方法流程框架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全向天线对360°范围的覆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步骤S101、在无人机禁飞区域内设置监测模块、访问模块和反制模块。步骤S102、监测模块监测到无人机后,将无人机进入区域内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步骤S103、控制中心收到无人机进入的信号后通过访问模块询问无人机后判断无人机是否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步骤S104、控制中心向反制模块发送指令对敌方无人机进行干扰和反制。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方法详细详细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在禁飞区域内,根据监测模块对区域内实施频谱采集和分析来判断是否有无人机进入,并将无人机进入这一信息上报给控制中心;分析方法可为频谱信号检测方式,也可为与控制中心收录的无人机信号样式库对比方式。步骤S202、控制中心通过监测模块的上报信息确定无人机进入区域后,给访问模块下达询问指令,访问模块发射无线询问信号至无人机。步骤S203、若无人机未回馈应答信号或者无人机的应答信号为错误的,则控制中心判断该无人机为敌方无人机。若无人机接收无线询问信号后自动触发应答、并且应答准确,则控制中心判断该无人机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应答信号为验证码,验证码规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在无人机禁飞区域内设置监测模块、反制模块和访问模块;监测模块监测到无人机后,将无人机进入区域内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收到无人机进入的信号后通过访问模块询问无人机,通过回馈的应答信号来判断无人机是否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后,控制中心向反制模块发送指令对敌方无人机进行干扰和反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在无人机禁飞区域内设置监测模块、反制模块和访问模块;监测模块监测到无人机后,将无人机进入区域内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收到无人机进入的信号后通过访问模块询问无人机,通过回馈的应答信号来判断无人机是否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后,控制中心向反制模块发送指令对敌方无人机进行干扰和反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的运行方案:步骤a:在禁飞区域内,根据监测模块对区域内实施频谱采集和分析来判断是否有无人机进入,并将无人机进入这一信息上报给控制中心;分析方法可为频谱信号检测方式,也可为与控制中心收录的无人机信号样式库对比方式;步骤b:控制中心通过监测模块的上报信息确定无人机进入区域后,给访问模块下达询问指令,访问模块发射无线询问信号至无人机;步骤c:若无人机未回馈应答信号或者无人机的应答信号为错误的,则控制中心判断该无人机为敌方无人机;若无人机做出正确的应答信号,则控制中心判断该无人机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步骤d:当控制中心判断为敌方无人机进入区域内时,反制模式开启对无人机进行反制、并且发出警报;当控制中心判断为我方无人机或者访客无人机进入区域内后,控制中心不会对区域内的无人机采取反制措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的运行方案:步骤c中无人机接收无线询问信号后自动触发应答,应答信号为验证码,验证码规则为二进制码或数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防护系统的运行方案:控制中心将是否为我方无人机或访客无人机的判断结果和处置方法记录并且上报,将对敌方无人机做出的反制措施进行记录并且上报,上报的单位为上一级监管单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诺艾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