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74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包括控制器、具有内腔的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内腔中,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内腔靠近出油口一端,所述滤芯与安装架铰接连接且可沿其铰接处旋转,所述内腔靠近进油口一端设有供滤芯架设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内腔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有滤网,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清洗滤芯的清洗口,所述清洗口与第二室相通,所述清洗口内设有第一活动门,所述第一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拆装、可实现清洗,结构简单的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滤清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
技术介绍
滤清器是串联在汽车燃油泵和节流阀体进油口之间的管路上,燃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把含有在燃油中的氧化铁、粉尘等固体杂物除去,防止燃油系统堵塞,减少机械摩擦,确保发动稳定的运行。滤清器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滤芯上会聚集有较多的杂质,其过滤效果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现有的一般会将滤芯由拆除清洗不仅拆装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对滤芯的清洗过程也较为费力,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更换新的滤清器,这样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拆装、可实现清洗,结构简单的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包括控制器、具有内腔的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内腔中,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内腔靠近出油口一端,所述滤芯与安装架铰接连接且可沿其铰接处旋转,所述内腔靠近进油口一端设有供滤芯架设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内腔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有滤网,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清洗滤芯的清洗口,所述清洗口与第二室相通,所述清洗口内设有第一活动门,所述第一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清器长时间使用后,滤芯上会有滤渣,滤渣会影响滤芯过滤效果,滤芯与安装架铰接连接且可沿其铰接处旋转,通过清洗口可用压缩气体反吹或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可以使滤芯转动,这样就可以对附在滤芯上的滤渣吹掉,这样就可以延长滤芯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同时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包括有连接环及套设于连接环外并于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安装环,所述连接环与安装环通过紧固件连接,且连接环与安装环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的滤芯与连接环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所述连接环朝向滤芯的一端设有环状铰接槽,所述铰接件一端设有与环状铰接槽配合的插接部,另一端与滤芯固定连接,所述插接部与连接环之间设有滤芯平衡调节件,所述滤芯平衡调节件包括有均布于插接部与连接环之间的钢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装配方便,滤芯通过插接套以及插接套与连接环之间的滤芯平衡调节件的设置,当受到介质冲击时,可稳定的处于该铰接处实施旋转,可防止滤芯与连接环之间出现卡滞的现象。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滤芯与支撑板连接的一端设有朝向支撑板延伸的横截面呈锥形的转轴,支撑板上开设有与转轴适配的轴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滤芯可受到支撑板的支撑,同时与支撑板的连接处也可保持顺畅的旋转。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芯将第二室分隔成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所述导流孔和清洗口与第一滤腔相通,所述出油口与第二滤腔相通,所述第二滤腔内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上靠近出油口处设有与清理装置相适配的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内设有第二活动门,所述第二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清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伸缩杆和环形刮板,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伸缩杆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环形刮板通过连接杆与伸缩杆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装置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清理第二滤腔内壁的滤渣,同时又可以把滤渣从出渣口清理出去,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包括控制器、具有内腔的壳体1及设于壳体1内的滤芯2,壳体1上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滤芯2通过安装架3设置于内腔中,安装架3设置在内腔靠近出油口12一端,滤芯2与安装架3铰接连接且可沿其铰接处旋转,内腔靠近进油口11一端设有供滤芯2架设的支撑板4,支撑板4将内腔分隔成第一室13和第二室14,支撑板4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41,导流孔41内设有滤网5,壳体1上设有用于清洗滤芯2的清洗口15,清洗口15与第二室14相通,清洗口15内设有第一活动门16,第一活动门16与控制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清器长时间使用后,滤芯2上会有滤渣,滤渣会影响滤芯2过滤效果,滤芯2与安装架3铰接连接且可沿其铰接处旋转,通过清洗口15可用压缩气体反吹或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可以使滤芯转动,这样就可以对附在滤芯上的滤渣吹掉,这样就可以延长滤芯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同时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架3包括有连接环31及套设于连接环31外并于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安装环32,连接环31与安装环32通过紧固件连接,且连接环31与安装环32之间设有密封件33,滤芯2与连接环31之间通过铰接件5铰接连接,连接环31朝向滤芯1的一端设有环状铰接槽311,所述铰接件5一端设有与环状铰接槽311配合的插接部51,另一端与滤芯2固定连接,插接部51与连接环31之间设有滤芯平衡调节件6,滤芯2平衡调节件6包括有均布于插接部51与连接环31之间的钢珠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装配方便,滤芯2通过插接部以及插接部与连接环之间的滤芯平衡调节件6的设置,当受到介质冲击时,可稳定的处于该铰接处实施旋转,可防止滤芯2与连接环31之间出现卡滞的现象。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滤芯2与支撑板4连接的一端设有朝向支撑板4延伸的横截面呈锥形的转轴21,支撑板4上开设有与转轴21适配的轴孔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滤芯2可受到支撑板4的支撑,同时与支撑板4的连接处也可保持顺畅的旋转。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滤芯2将第二室14分隔成第一滤腔17和第二滤腔18,导流孔41和清洗口15与第一滤腔17相通,出油口12与第二滤腔18相通,第二滤腔18内设有清理装置7,清理装置7与控制器连接,壳体1上靠近出油口12处设有与清理装置7相适配的出渣口19,出渣口19内设有第二活动门20,第二活动门20与控制器连接,清理装置7包括驱动装置71、伸缩杆72和环形刮板73,驱动装置71与控制器连接,伸缩杆72与驱动装置71连接,环形刮板73通过连接杆74与伸缩杆72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装置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清理第二滤腔18内壁的滤渣,同时又可以把滤渣从出渣口19清理出去,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包括控制器、具有内腔的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内腔中,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内腔靠近出油口一端,所述滤芯与安装架铰接连接且可沿其铰接处旋转,所述内腔靠近进油口一端设有供滤芯架设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内腔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有滤网,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清洗滤芯的清洗口,所述清洗口与第二室相通,所述清洗口内设有第一活动门,所述第一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包括控制器、具有内腔的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内腔中,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内腔靠近出油口一端,所述滤芯与安装架铰接连接且可沿其铰接处旋转,所述内腔靠近进油口一端设有供滤芯架设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内腔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设有滤网,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清洗滤芯的清洗口,所述清洗口与第二室相通,所述清洗口内设有第一活动门,所述第一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有连接环及套设于连接环外并于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安装环,所述连接环与安装环通过紧固件连接,且连接环与安装环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的滤芯与连接环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所述连接环朝向滤芯的一端设有环状铰接槽,所述铰接件一端设有与环状铰接槽配合的插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快弟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安玛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