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17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发泡聚合物树脂与特定粘度的聚硅氧烷混合,搅拌状态下进行吸附,制得硅酮母料;该制备过程简单,无需经过双螺杆挤出或者密炼机造粒,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产率高达99.5%以上。制得的硅酮母料在塑料共混挤出改性中,可通过所含特殊官能团与基体树脂接枝生成牢固的化学键,效力持久,可赋予塑料制品更多优异的表面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功能助剂

技术介绍
所谓硅酮母料是以聚硅氧烷为主体复配其他助剂如抗氧剂、分散剂等,再与聚合物树脂混合后造粒而得,是一种能够提高塑料耐刮擦性能的助剂母料。聚硅氧烷由于摩擦系数小、韧性好,可以增加塑料制品表面的弹性,降低摩擦系数,在工业上常被用作塑料的加工润滑剂、脱模剂与耐磨性能改性剂;为添加方便、分散均匀,聚硅氧烷通常与聚合物树脂结合以母料的形式加入到改性塑料的配方中;传统的硅酮母料的加工方法为双螺杆挤出造粒,对于小分子量聚硅氧烷而言,容易造成螺杆打滑现象,母料含量做不高,对于大分子量聚硅氧烷而言,容易团聚,使得母料在应用过程中很难均匀分散。中等分子量聚硅氧烷是指粘度为500-100000mpa.s,分子量为5000-150000的聚硅氧烷。申请号为20131024875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发泡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专利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的方法制备发泡硅酮母料,所得产品质轻,密度小,在改性过程中混料时容易出现混料不均的情况。申请号为201711494350.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的改善了塑料的耐摩擦系数,但是生产过程中使用浓酸作为催化剂,后用强碱中和,原料繁杂,过程繁多,耗时长,能耗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酮母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酮母料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比例将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混合,使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充分接触,在加热状态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硅酮母料。所述的聚硅氧烷为含有特殊官能团且中等分子量的聚硅氧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的质量比为1:0.1-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聚硅氧烷粘度为500-100000mpa.s,且含有特殊官能团,所含特殊官能团为乙氧基、乙烯基、酯基、羰基中的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泡聚合物树脂为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丙烯、发泡聚酯、发泡聚酰胺中的一种;发泡聚合物树脂粒径为0.5-10mm,孔隙率≥10%,堆密度0.02kg/m3-0.8kg/m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热状态是指加热温度为20-180℃,所述的搅拌一定时间通常为1-10个小时。更优选的,聚硅氧烷:发泡聚合物树脂质量比为1:0.4-4。更优选的,聚硅氧烷粘度为3000-50000mpa.s。更优选的,发泡聚合物树脂,粒径为2-8mm,孔隙率≥30%,堆密度0.05-0.5kg/m3。更优选的,加热状态的温度为50-100℃。更优选的,搅拌时间为1-5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上述工艺制备的含特殊官能团中等分子量硅酮母料,制备过程简单,能耗低,设备投入少;无需经过双螺杆挤出或者密炼机造粒,生产效率高,产率高达99.5%以上。现有硅酮母料的制备,一般是将聚硅氧烷与基体树脂共混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或者密炼机造粒而得,工艺复杂,能耗高,且若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生产前后螺杆中会有部分残留,导致产率降低。2)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得母料在塑料共混挤出改性中,所含特殊官能团与基体树脂发生化学接枝反应,生成牢固的化学键,效力持久;3)本专利技术采用粘度为500-100000mpa.s的中等分子量聚硅氧烷,可方便迁移到制品表面发挥作用,克服了高分子量硅酮分散不均匀、迁移慢、对粉体包覆困难等难题,同时解决了低分子量硅酮易析出、效力不持久等问题,赋予塑料制品更多优异的表面性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50公斤聚硅氧烷(粘度为1000mpa.s,末端含有酯基官能团),缓慢喷淋于50公斤发泡聚丙烯树脂(粒径:3-5mm,孔隙率60%,堆密度0.05kg/m3),设定温度50摄氏度,搅拌1个小时,即可得到表面干爽的硅酮母料1,产率99.7%。实施例2将50公斤聚硅氧烷(粘度为1000mpa.s,末端含有乙氧基官能团),缓慢喷淋于50公斤发泡聚丙烯树脂(粒径:3-5mm,孔隙率60%,堆密度0.05kg/m3),设定温度50摄氏度,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表面干爽的硅酮母料2,产率99.7%。实施例3将50公斤聚硅氧烷(粘度为5000mpa.s,末端含有乙氧基官能团),缓慢喷淋于50公斤发泡聚丙烯树脂(粒径:3-5mm,孔隙率60%,堆密度0.05kg/m3),设定温度50摄氏度,搅拌3个小时,即可得到表面干爽的硅酮母料3,产率99.7%。实施例4将30公斤聚硅氧烷(粘度为5000mpa.s,末端含有乙氧基官能团),缓慢喷淋于50公斤发泡聚丙烯树脂(粒径:3-5mm,孔隙率60%,堆密度0.05kg/m3),设定温度50摄氏度,搅拌2个小时,即可得到表面干爽的硅酮母料4,产率99.8%。实施例5将30公斤聚硅氧烷(粘度为5000mpa.s,末端含有乙氧基官能团),缓慢喷淋于50公斤发泡聚苯乙烯树脂(粒径:1-4mm,孔隙率70%,堆密度0.04kg/m3),设定温度50摄氏度,搅拌1个小时,即可得到表面干爽的硅酮母料5,产率99.8%。实施例6将30公斤聚硅氧烷(粘度为5000mpa.s,末端含有乙氧基官能团),缓慢喷淋于50公斤发泡聚乙烯树脂(粒径:1-4mm,孔隙率70%,堆密度0.04kg/m3),设定温度70摄氏度,搅拌1个小时,即可得到表面干爽的硅酮母料6,产率99.8%。将聚丙烯(65份)、滑石粉(20份)、弹性体(13份)、抗氧剂(0.4份)、分散剂(0.3份)、色粉(1.4份)、硅酮母料(2份)在高速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再经过注塑成型得到耐刮擦板,测试关键指标(测试条件:耐刮擦板25℃放置48小时;测试方法:十字刮擦法,速度:1000mm/min,刮擦力:10N)。实验数据见表1。表1反应接枝型硅酮母料耐刮擦性能(ΔL)测试样品样品ΔL值空白样2.85实施例11.73实施例21.69实施例31.41实施例41.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酮母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比例将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混合,使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充分接触,在加热状态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硅酮母料,所述的聚硅氧烷为含有特殊官能团中等分子量的聚硅氧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母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比例将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混合,使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充分接触,在加热状态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硅酮母料,所述的聚硅氧烷为含有特殊官能团中等分子量的聚硅氧烷。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酮母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与发泡聚合物树脂的质量比为1:0.1-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酮母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硅氧烷粘度为500-100000mpa.s,且含有特殊官能团,所含特殊官能团为乙氧基、乙烯基、酯基、羰基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赛赛张乃斌陶慷戴苍松李丹丹张原秀钱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创新轻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