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90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包括支撑框,调节杆和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中段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的两端;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的中段上立置有连接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向下立置有第一气缸伸缩组件,第一气缸伸缩组件的下端铰接有X向靠位板,所述的X向靠位板的上板面沿第一支撑杆杆长方向向内倾斜布置,第一气缸伸缩组件的内侧位于X向靠位板的正上方铰接有X向挡位块,X向挡位块的下板面与X向靠位板的上板面平行布置,所述的第一气缸伸缩组件驱动X向靠位板、X向挡位块相向运动;第一支撑杆上位于第一气缸伸缩组件的内侧设置第一Z向压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在对江淮S3和S4型号后地板总成的下料是通过机械手直接夹持后地板总成的前侧或者后侧进行下料,这种下料虽然简单,但是下料夹持受力是在后地板总成一侧承受的,可能出现该侧受力较重导致变形,且下料过程中,单一侧的夹持下料至后地板总成工装车上也可能出现错位、偏差,成品转运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保证后地板总成无错位、不变形的依次整齐的放置在后地板总成工装车上,后地板总成有效成品转运率高达99.999%。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包括支撑框,所述的支撑框包括等间隔平行布置的奇数个调节杆和位于调节杆两端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中段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的两端;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的中段上立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设置吊环;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向下立置有第一气缸伸缩组件,第一气缸伸缩组件的下端铰接有X向靠位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包括支撑框(10),所述的支撑框(10)包括等间隔平行布置的奇数个调节杆(11)和位于调节杆(11)两端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的中段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11)的两端;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11)的中段上立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端设置吊环(15);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2)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13)的长度,第一支撑杆(12)的两端向下立置有第一气缸伸缩组件(21),第一气缸伸缩组件(21)的下端铰接有X向靠位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向靠位板(22)的上板面沿第一支撑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地板总成下料抓手,包括支撑框(10),所述的支撑框(10)包括等间隔平行布置的奇数个调节杆(11)和位于调节杆(11)两端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的中段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11)的两端;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11)的中段上立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端设置吊环(15);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2)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杆(13)的长度,第一支撑杆(12)的两端向下立置有第一气缸伸缩组件(21),第一气缸伸缩组件(21)的下端铰接有X向靠位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向靠位板(22)的上板面沿第一支撑杆(12)杆长方向向内倾斜布置,第一气缸伸缩组件(21)的内侧位于X向靠位板(22)的正上方铰接有X向挡位块(22a),X向挡位块(22a)的下板面与X向靠位板(22)的上板面平行布置,所述的第一气缸伸缩组件(21)驱动X向靠位板(22)、X向挡位块(22a)相向运动;第一支撑杆(12)上位于第一气缸伸缩组件(21)的内侧设置第一Z向压板(23),所述的第一Z向压板(23)高于X向挡位块(22a)布置;第一支撑杆(12)的中段位于最中间布置的调节杆(11)的延长方向设置调控杆(30),调控杆(30)的悬伸端铰接有调控支架(31),调控支架(31)上设置调控器组件(32);所述的第二支撑杆(13)的两端向下立置有第二气缸伸缩组件(51),第二气缸伸缩组件(51)的下端铰接有夹爪(52),所述的第二气缸伸缩组件(51)驱动夹爪(52)上扬;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勤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