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68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辙性能的充气轮胎。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是旋转方向(RF)被指定的轮胎。在胎面部(10)的胎肩区域设置有胎肩花纹块(22),在胎肩花纹块(22)的延伸到比轮胎接地端(E)还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30)上,设置有隆起部(38)。隆起部(38)具有:从胎肩花纹块(22)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边缘部(40)朝向旋转方向前方(RF)突出的角部(42)。

Pneumatic ti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neumatic tire capable of improving rutting performance. The pneumatic tire in the embodiment is a tire whose rotation direction (RF) is specified. A shoulder pattern block (22) is arranged in the shoulder area of the tread face (10), and a protuberance part (38) is arranged on the extension part (30) extending beyond the ground end (E) of the tire to the lateral posi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width of the tire. The raised part (38) has an angle (42) protruding from the edge (40)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rotated direction of the shoulder pattern block (22) towards the rotated direction of the front (R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对于在冰雪路面上所使用的充气轮胎,要求能够提高车辙内的行驶性、而且能够从车辙中容易脱出的性能、即、车辙性能。到目前为止,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为了提高雪上牵引性能,在胎面端的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加强部表面,设置出从胎侧部侧朝向胎面端延伸而到达胎面端的且在跟前形成终端的隆起部的方案。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为了提高冰雪路上转弯时的极限动作,在胎肩加强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鳍状的突状部的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61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373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车辙性能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是旋转方向被指定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肩区域具有:陆地部,其配置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沟槽间;以及隆起部,其设置于所述陆地部的延伸到比轮胎接地端还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所述隆起部具有:从所述陆地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边缘部朝向旋转方向前方突出的角部。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置于胎肩区域的陆地部的延伸部设置有隆起部,又在该隆起部设置出:从所述陆地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边缘部、亦即踏入侧的边缘部朝向旋转方向前方突出的角部,由此,该角部有助于提高向前方旋转时的牵引性,能够提高车辙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图2是该胎面图案的要部放大图。图3是该充气轮胎的轮胎接地端附近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图2的IV-IV线截面图。图5是图2的V-V线截面图。图6是图2的VI-VI线截面图。符号说明10…胎面部、18…胎肩陆地部、20…横沟槽、22…胎肩花纹块、30…胎肩花纹块的延伸部、38…隆起部、40…胎肩花纹块的前边缘部、42…角部、44…倾斜面部、CD…轮胎周向、WD…轮胎宽度方向、RF…旋转方向、RR…旋转方向后方、E…轮胎接地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充气轮胎虽省略图示,但是,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胎圈部及胎侧部、以及以将左右胎侧部的径向外方端部连结起来的方式设置于两胎侧部间的胎面部,对于胎面图案之外的部分,可以采用一般的轮胎结构。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10的胎面橡胶表面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的多条主沟槽12,在本例中,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4条。为:设置于轮胎赤道CL两侧的一对中心主沟槽12A、12A、以及分别配置于其外侧的一对胎肩主沟槽12B、12B。4条主沟槽12是:一边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具有振幅地弯曲一边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的之字状的沟槽。此外,在图1中,符号E表示轮胎接地端。该充气轮胎是旋转方向被指定的轮胎,图中,以符号RF表示旋转方向(即、旋转方向前方)。该充气轮胎以车辆前进时轮胎向箭头RF所表示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辆。为此,作为记号,在充气轮胎上,例如在胎侧部等上设置用于指定旋转方向的标识。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旋转方向后方是与旋转方向RF相反的方向,用箭头RR表示。在胎面部10上,由主沟槽12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划分形成有多个陆地部。详细而言,设置有:夹在一对中心主沟槽12A、12A间的中心陆地部14、夹在中心主沟槽12A与胎肩主沟槽12B间的左右一对中间陆地部16、16、以及位于胎肩主沟槽12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胎肩陆地部18、18。在胎面部10上,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的横沟槽20在轮胎周向CD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条。作为横沟槽20,设置有:从中间陆地部16内朝向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以弯曲状倾斜延伸并开口于轮胎接地端E的第1横沟槽20A、以及从中心陆地部14内朝向轮胎宽度方向WD的外侧以弯曲状倾斜延伸并开口于轮胎接地端E的第2横沟槽20B。第1横沟槽20A和第2横沟槽20B在轮胎周向CD上交替设置。由此,中心陆地部14不被横沟槽20切断地形成为: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的肋。另一方面,胎肩陆地部18被第1横沟槽20A和第2横沟槽20B切断,由此,形成为:将多个胎肩花纹块22配置于轮胎周向CD而成的花纹块列。另外,中间陆地部16被第2横沟槽20B切断,由此形成为:将中间花纹块24配置于轮胎周向CD而成的花纹块列。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胎肩陆地部18的构成,以下,基于图1~6对胎肩陆地部18的构成详细进行说明。构成胎肩陆地部18的胎肩花纹块22是:在胎面部10的胎肩区域中,配置在轮胎周向CD上相邻的横沟槽20A、20B间的陆地部。胎肩区域是:比作为最接近轮胎接地端E的主沟槽的胎肩主沟槽12B还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的区域。胎肩花纹块22是被胎肩主沟槽12B和前后的横沟槽20A、20B划分而形成的,多个胎肩花纹块22沿着轮胎接地端E并列设置。在此,所谓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是:轮胎宽度方向WD上远离轮胎赤道CL的方向。如图2所示,在胎肩花纹块22上,在轮胎周向CD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沿着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26。另外,以与上述多个刀槽花纹26交叉的方式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的刀槽花纹28。此外,如图1所示,中心陆地部14及中间陆地部16上也设置有多条刀槽花纹27。胎肩花纹块22具有:延伸到比轮胎接地端E还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的位置的延伸部30。延伸部30是:使相对于前后的横沟槽20A、20B而隆起的胎肩花纹块22在从轮胎接地端E到胎侧部8为止的胎肩加强部32中延伸的部分,如图3所示,是相对于前后的横沟槽20A、20B而隆起的。延伸部30如图6所示,以随着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的趋近而从横沟槽20A、20B隆起的隆起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形成为其上表面(即表面)朝向轮胎径向RD的内侧倾斜。在此,所谓胎肩加强部32是:比轮胎接地端E还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且比胎侧部8还靠向轮胎接地端E侧的区域,随着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的趋近而朝向轮胎径向RD的内侧倾斜。在胎侧部8与胎肩加强部32的边界处,在本例中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的凸条34。如图4~6所示,凸条34设定于:对胎面部10进行成型的模具与对胎侧部8进行成型的模具之间的分模位置(分模线)36。在胎肩花纹块22的上述延伸部30上设置有隆起部38。隆起部38如图4所示,形成为:相对于延伸部30而隆起,因此,也相对于前后的横沟槽20A、20B而隆起。隆起部38相对于延伸部30隆起的隆起高度H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在最大高度位置处为1~5mm左右。在此,隆起高度H1如图4所示,在隆起部38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是在法线方向上相对于规定延伸部30的表面的基准轮廓线BL而言的高度。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隆起部38设置于:胎肩花纹块22的旋转方向前方RF侧的边缘部(即、前边缘部)40的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O延伸的延伸部30A。即、隆起部38设置成:偏向胎肩花纹块22的延伸部30中的、旋转方向前方RF侧的部分。隆起部38在上述延伸部30A上,呈朝向旋转方向后方RR弯曲成凸状的形状地,在轮胎宽度方向WD上延伸。详细而言,隆起部38以其延伸方向的中央部朝向旋转方向后方RR伸出的方式弯曲,俯视时呈V字状,由在比弯曲部38A还靠向轮胎接地端E侧的位置而朝向旋转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是旋转方向被指定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肩区域具有:陆地部,其配置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沟槽间;以及隆起部,其设置于所述陆地部的延伸到比轮胎接地端还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所述隆起部具有:从所述陆地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边缘部朝向旋转方向前方突出的角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3 JP 2017-2388751.一种充气轮胎,是旋转方向被指定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肩区域具有:陆地部,其配置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沟槽间;以及隆起部,其设置于所述陆地部的延伸到比轮胎接地端还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延伸部;所述隆起部具有:从所述陆地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边缘部朝向旋转方向前方突出的角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在所述陆地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永智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