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165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顶部开设有导料腔,所述导料管的顶部设置有圆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壳体、进料口、横浇道、前横浇道、后横浇道、第一横浇面、第二横浇面、第三横浇面、第一段内浇口和第二段内浇口的配合使用,使得该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具备浇铸稳定的优点,其中第一段内浇口上方减少横浇道的高度,使横浇道产生一个阶梯式的递增变化,通过这样的改进,铝液通过收窄的横浇道受到的压力变大,进料量也增大,保证了第一段内浇口持续的进料,解决了几股料汇合产生冷隔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为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顶注式重力浇铸是浇铸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传统的顶注式重力浇铸生产时,因第一段内浇口在浇铸初期有铝液流入,但随着铝液充满整个横浇道导致第一段内浇口上方压力变小,铝液不能持续从第一段内浇口流入型腔内,最开始流入的铝液与后端内浇口流下的铝液汇合,两股料汇合容易产生冷隔,进而导致部分产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具备浇铸稳定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到的几股料汇合时容易产生冷隔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顶部开设有导料腔,所述导料管的顶部设置有圆角,所述导料腔的底部与进料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横浇道,所述横浇道包括前横浇道和后横浇道,所述前横浇道位于后横浇道的左侧,所述进料口的底部与横浇道连通,所述前横浇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横浇面,所述后横浇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横浇面,所述第一横浇面与第三横浇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浇面,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段内浇口和第二段内浇口,所述第一段内浇口位于第二段内浇口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浇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十五度。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浇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横浇面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导料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导料腔内壁相适配的斜面。优选的,所述导料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过滤网接触,所述支撑块的形状为圆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壳体、进料口、横浇道、前横浇道、后横浇道、第一横浇面、第二横浇面、第三横浇面、第一段内浇口和第二段内浇口的配合使用,使得该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具备浇铸稳定的优点,其中第一段内浇口上方减少横浇道的高度,使横浇道产生一个阶梯式的递增变化,通过这样的改进,铝液通过收窄的横浇道受到的压力变大,进料量也增大,保证了第一段内浇口持续的进料,解决了几股料汇合产生冷隔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2、本技术通过过滤网的设置,达到了过滤杂物的效果,避免了杂物进入浇铸铝液中,保证了浇铸产品的质量,通过支撑块的设置,对过滤网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避免了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对导料腔的内壁挤压,提高了过滤网的稳定性,同时对导料管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料管结构主视剖面图。图中:1、壳体;2、进料口;3、导料管;4、横浇道;5、前横浇道;6、后横浇道;7、第一横浇面;8、第二横浇面;9、第三横浇面;10、第一段内浇口;11、第二段内浇口;12、导料腔;13、过滤网;14、支撑块;15、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料管3,导料管3的顶部开设有导料腔12,导料管3的顶部设置有圆角15,导料腔12的底部与进料口2连通,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横浇道4,横浇道4包括前横浇道5和后横浇道6,前横浇道5位于后横浇道6的左侧,进料口2的底部与横浇道4连通,前横浇道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横浇面7,后横浇道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横浇面9,第一横浇面7与第三横浇面9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浇面8,壳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段内浇口10和第二段内浇口11,第一段内浇口10位于第二段内浇口11的左侧。本技术中:第二横浇面8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十五度。本技术中:第三横浇面9的高度大于第一横浇面7的高度。本技术中:导料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13,过滤网13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导料腔12内壁相适配的斜面,通过过滤网13的设置,达到了过滤杂物的效果,避免了杂物进入浇铸铝液中,保证了浇铸产品的质量。本技术中:导料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顶部与过滤网13接触,支撑块14的形状为圆环,通过支撑块14的设置,对过滤网13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避免了过滤网13在使用过程中对导料腔12的内壁挤压,提高了过滤网13的稳定性,同时对导料管3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进料口2将铝液导流至横浇道4中,改进后位于第一段内浇口10位置处的前横浇道5收窄,铝液流至后横浇道6再放宽,通过第二横浇面8斜面的设置,使得铝液通过后横浇道6受到的压力变大,同时进料量也增大,进而达到持续进料的效果,避免了几股料汇合后产生冷隔的现象,从而达到了该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浇铸稳定的目的。综上所述:该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通过壳体1、进料口2、横浇道4、前横浇道5、后横浇道6、第一横浇面7、第二横浇面8、第三横浇面9、第一段内浇口10和第二段内浇口11的配合使用,使得该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具备浇铸稳定的优点,其中第一段内浇口10上方减少横浇道4的高度,使横浇道4产生一个阶梯式的递增变化,通过这样的改进,铝液通过收窄的横浇道4受到的压力变大,进料量也增大,保证了第一段内浇口10持续的进料,解决了几股料汇合产生冷隔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料管(3),所述导料管(3)的顶部开设有导料腔(12),所述导料管(3)的顶部设置有圆角(15),所述导料腔(12)的底部与进料口(2)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横浇道(4),所述横浇道(4)包括前横浇道(5)和后横浇道(6),所述前横浇道(5)位于后横浇道(6)的左侧,所述进料口(2)的底部与横浇道(4)连通,所述前横浇道(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横浇面(7),所述后横浇道(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横浇面(9),所述第一横浇面(7)与第三横浇面(9)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浇面(8),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段内浇口(10)和第二段内浇口(11),所述第一段内浇口(10)位于第二段内浇口(11)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顶注式重力浇铸阶梯式进料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料管(3),所述导料管(3)的顶部开设有导料腔(12),所述导料管(3)的顶部设置有圆角(15),所述导料腔(12)的底部与进料口(2)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横浇道(4),所述横浇道(4)包括前横浇道(5)和后横浇道(6),所述前横浇道(5)位于后横浇道(6)的左侧,所述进料口(2)的底部与横浇道(4)连通,所述前横浇道(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横浇面(7),所述后横浇道(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横浇面(9),所述第一横浇面(7)与第三横浇面(9)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浇面(8),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段内浇口(10)和第二段内浇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静波邹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皮尔博格昆山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