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68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9:23
一种机动车的变速器(G),其具有横向于机动车行驶方向指向的传动系,其中,变速器(G)具有至少两个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1、2)、至少一个制动器(B)以及至少两个离合器(C、E),其中,第一离合器(C)与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元件(11)作用连接,第二离合器(E)与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至少一个元件(12、32)作用连接,并且制动器(B)与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元件(31)作用连接,其中,两个离合器(C、E)沿轴向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1、2)之间,其中,第二离合器(E)沿轴向与第二行星齿轮组(2)直接相邻布置,其中,变速器(G)的所有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1、2、3、4)的第一行星齿轮组(1)相对于变速器(G)的具有用于将变速器(G)联接至变速器外部的驱动单元(VM)的接口的端侧具有最大轴向间距,其中,两个离合器(C、E)沿轴向直接并排布置,其中,制动器(B)至少区段式沿径向布置在第二离合器(E)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这种变速器(G)的机动车的传动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的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变速器以及具有这种变速器的机动车的传动系。变速器在此尤其是指多挡位变速器,其中,多个挡位(即,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固定传动比)可通过切换元件优选自动切换。切换元件在此例如是离合器或制动器。这种变速器尤其用于机动车,以便驱动单元的转速和扭矩输出特性以适当方式匹配于车辆的行驶阻力。
技术介绍
申请人的专利申请DE102005014592A1示出车辆的多级变速器的大量变形方案,该车辆具有横向于行驶方向安装的驱动马达和轴平行的驱动装置和从动装置。这种变速器的轴向结构长度保持得尽量小,这是因为在驱动马达和车身或底盘之间的车内可用结构空间是受限的。已公开的变形方案示出变速器组件的各种不同布置方案,以便实现此目的。多级变速器在此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即,沿多级变速器的轴向结构长度具有大致恒定的直径。用于这种变速器的机动车内可用的结构空间在变速器的远离驱动马达的一侧上常常受机动车的结构上的纵梁的限制,纵梁例如设立用于容纳机动车的底盘组件和/或碰撞吸能盒。取决于机动车的结构,变速器可以区段式地布置在这种纵梁的下方,假如变速器的外径在该区域内可以保持得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因而在于给出一种变速器,其尽量利用机动车内可用的结构空间。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有利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得到。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至少一个制动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离合器。行星齿轮组用于形成挡位,即,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固定传动比。两个离合器充当切换元件,其可选的操作将行星齿轮组的元件彼此连接或与输入轴连接以形成挡位。制动器同样充当切换元件,其可选的操作将其中一个或多个行星齿轮组元件抗相对转动地固定以形成挡位。第一离合器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作用连接。第二离合器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至少一个元件作用连接。制动器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作用连接。作用连接在本文中理解为相应行星齿轮组元件和相应离合器或制动器的切换元件半部分之间的持久抗相对转动的连接。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沿轴向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在此,第二离合器沿轴向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直接相邻地布置。变速器的所有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相对于变速器的具有用于将变速器联接至变速器外部的驱动单元(即,例如内燃机)的接口的端侧具有最大轴向间距。因此,第一行星齿轮组布置在变速器的远离变速器外部驱动单元的轴向末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沿轴向直接并排布置,其中,制动器至少区段式沿径向布置在第二离合器之外。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作用连接的两个切换元件,即,制动器以及第一离合器沿轴向方向因而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之前。两个离合器直接并排的布置方案可以实现径向紧凑的设计方案,从而制动器可以至少区段式沿径向布置在第二离合器之外。这可以实现从包含第二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元件的横截面出发朝向变速器的远离驱动单元侧的方向缩小变速器横截面。第一离合器优选在中间联接至少一个轴区段情况下沿轴向直接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相邻地布置。第一离合器的操作元件,例如活塞,在此被看作为第一离合器的组成部分。换而言之,沿轴向在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一离合器之间除了至少一个轴区段之外没有其他变速器结构元件。这有助于变速器的轴向紧凑的实施方案。第一和第二离合器优选被设计成力锁合的膜片切换元件,它们能够通过可液压移动的活塞操作。根据一个优选设计方案,两个离合器的外膜片支架持久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特别优选的是外膜片支架的一体式设计方案。这有助于第一和第二离合器的轴向紧凑的实施方案。优选地,用于操作第一离合器的活塞在第一离合器的内膜片支架上沿轴向可移动地引导以及用于操作第二离合器的活塞在第二离合器的内膜片支架上沿轴向可移动地引导。该设计方案有助于第一和第二离合器的轴向紧凑的实施方案。根据一个优选设计方案,第一离合器的内膜片支架在中间联接推力轴承情况下直接邻接第二离合器的内膜片支架。通过推力轴承可以将作用于第二离合器的内膜片支架上的轴向力传递至第一离合器的内膜片支架。该设计方案也有助于第一和第二离合器的轴向紧凑的实施方案。根据一个优选设计方案,向第二离合器的活塞施加压力导致活塞朝向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方向轴向移动。以相同方式向第一离合器的活塞施加压力导致活塞优选朝向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方向轴向移动。这种设计方案有助于第一和第二离合器的轴向紧凑的实施方案。制动器优选被构造成力锁合的膜片切换元件,其中,用于操作制动器的活塞至少区段式沿径向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之外。尤其优选的是,活塞完全沿轴向布置在制动器旁边。换而言之,在制动器径向外部或径向内部没有布置活塞的区段。这种设计方案有助于变速器的轴向紧凑的实施方案。根据一个优选设计方案,制动器的内膜片支架与轴持久抗相对转动连接或与其一体式地实施。该轴用于在制动器的内膜片支架和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之间的持久抗相对转动的连接,并且轴通过滑动轴承直接支承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由此得到内膜片支架的简单和有效的定心。通过使用滑动轴承还可以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直径保持得较小,从而可以将变速器的结构空间需求在该区域保持得特别紧凑。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优选通过滑动轴承直接支承在轴的区段上。这同样有助于变速器的轴向紧凑的设计方案。轴优选按照压铸工艺由铝制成。由此能够以较小成本制造特别节约结构空间的轴造型。根据一个优选设计方案,在空间方面在制动器和第二离合器之间布置连接轴的区段,其设立用于在变速器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形成挡位的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元件之间持久传递扭矩。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中,第三行星齿轮组在此相对于变速器的朝向变速器外部的驱动单元的端侧具有最短轴向间距。变速器优选具有形成挡位的第四行星齿轮组,其沿径向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之内。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被实施成一体式的。第一行星齿轮组优选被构造成负齿轮组。负齿轮组指的是具有保持架、太阳轮和齿圈的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可转动地支承在保持架上,其中,至少其中一个行星齿轮的齿部不仅与太阳轮齿部而且也与齿圈齿部啮合,由此,当太阳轮在保持架固定情况下旋转时,齿圈和太阳轮沿相反转动方向旋转。第一元件优选由太阳轮形成,而第二元件由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形成。根据一个优选设计方案,变速器具有电机,其转子与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的至少一个元件持久或可切换地连接。通过电机,变速器适用于在混合动力车辆中应用。转子在行星齿轮组元件上持久或可切换的接驳允许借助电机至少以变速器的所选挡位级驱动机动车。根据一个优选设计方案,电机轴平行于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布置。转子和行星齿轮组元件之间的持久或可切换的连接在此例如可以通过单级或多级正齿轮传动装置或通过链传动装置实施。轴错开的布置方案允许变速器的轴向紧凑的设计方案。变速器可以是机动车传动系的组成部分。传动系除了变速器之外还具有内燃机,其可以是通过扭振减振器与变速器的输入轴扭转弹性连接的或能扭转弹性连接的。变速器的输出轴与变速器内部或变速器外部的差速器驱动作用连接,差速器与机动车车轮作用连接。如果变速器具有电机,则传动系可以实现机动车的多种驱动模式。在电动行驶运行下,机动车由变速器的电机驱动。在内燃机运行下,机动车由内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的变速器(G),其具有横向于所述机动车的行驶方向取向的传动系,其中,所述变速器(G)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1、2)、至少一个制动器(B)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C)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元件(11)作用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E)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至少一个元件(12、32)作用连接,并且所述制动器(B)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元件(31)作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1、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E)沿轴向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直接相邻地布置,其中,在所述变速器(G)的所有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1、2、3、4)中第一行星齿轮组(1)相对于所述变速器(G)的具有用于将所述变速器(G)联接至变速器外部的驱动单元(VM)的接口的端侧具有最大轴向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沿轴向直接并排布置,和其中,所述制动器(B)至少区段式沿径向布置在所述第二离合器(E)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2 DE 102016223013.11.一种机动车的变速器(G),其具有横向于所述机动车的行驶方向取向的传动系,其中,所述变速器(G)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1、2)、至少一个制动器(B)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C)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元件(11)作用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E)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至少一个元件(12、32)作用连接,并且所述制动器(B)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元件(31)作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1、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E)沿轴向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直接相邻地布置,其中,在所述变速器(G)的所有形成挡位的行星齿轮组(1、2、3、4)中第一行星齿轮组(1)相对于所述变速器(G)的具有用于将所述变速器(G)联接至变速器外部的驱动单元(VM)的接口的端侧具有最大轴向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沿轴向直接并排布置,和其中,所述制动器(B)至少区段式沿径向布置在所述第二离合器(E)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C)在中间联接至少一个轴区段(Wx)情况下沿轴向直接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相邻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被构造成力锁合的膜片切换元件,所述膜片切换元件能够通过能液压移动的活塞(CK、EK)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的外膜片支架(CLA、ELA)持久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的所述外膜片支架(CLA、ELA)一体式实施。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的活塞(CK、EK)分别在所属的离合器(C、E)的内膜片支架(CLI、ELI)上能沿轴向移动地引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E)的所述内膜片支架(CLI、ELI)在中间联接推力轴承(L1)情况下直接彼此邻接。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向用于闭合所述第二离合器(E)的活塞(EK)施加压力促使所述活塞(EK)朝向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方向轴向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G),其特征在于,向用于闭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的活塞(CK)施加压力促使所述活塞(CK)朝向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齐默马丁·布雷默莱斯柴克·德伯尼茨奥利弗·拜尔法比安·库特尔克里斯蒂安·米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