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78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水平板,所述固定水平板的顶侧设置有冲孔机构,所述冲孔机构包括有模座、模芯,所述模芯内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内插入有冲针,所述冲针包括有针柱与连接于所述针柱一端的针帽,所述针帽远离所述针柱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针帽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座的一侧,所述模芯顶面对应所述前通道的位置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插入有插块,所述插块可沿凹槽到前通道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插块在前通道内时能拦截所述冲针在所述前通道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便、巧妙,不需要另外设置驱动机构拉回不使用的冲针,使用非常方便。

A Selection Mechanism of Punch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nch selectio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horizontal plate with a punching mechanism on the top side of the fixed horizontal plate. The punch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die base and a die core.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n the di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passage, and the through passage is inserted with a punch needle. The punch needle comprises a needle column and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needle column. A needl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far from one side of the needle column, the spring far from one end of the needle cap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die base, the top face of the di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ront channel, and the groove is inserted with an insertion block, which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groove to the front channel, and the insertion block can intercept the place in the front channel when the insertion block is in the front channel. The punch needle slides in the front passag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ingenious, and no additional driving mechanism is needed to pull back the needle which is not used, so the use is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针选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冲针选用机构。
技术介绍
铝模板冲孔机构,通常通过液压缸直接推动冲针进行冲孔。这样的冲孔方式单次冲孔数量少,液压缸的规格大,机构体积大,冲针固定机构,通常通过可拔出的插销块顶住冲针的末端以达到固定冲针的目的,这样的固定机构还要设置特殊的卡紧结构以防止插销块脱落,使得结构较为复杂,装载冲针时也较为麻烦,增加操作人员加工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冲针选用机构,不需要另外设置气缸拉回插销块,结构更加简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水平板,所述固定水平板的顶面一侧设置有模板,所述模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水平板的顶侧设置有冲孔机构,所述冲孔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固定水平板顶侧的模座、设置于所述模座靠近所述模板一侧的模芯,所述模芯内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贯穿通道包括有靠近所述模座一侧设置的前通道、与所述前通道远离所述模座一端相互连接的后通道,所述前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后通道的内径,所述贯穿通道内插入有冲针,所述冲针包括有针柱与连接于所述针柱一端的针帽,所述针柱依次穿过所述前通道、后通道、第一通孔,所述针帽的外径大于所述后通道的内径,所述针帽远离所述针柱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针帽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座的一侧,所述模芯顶面对应所述前通道的位置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前通道相互连通,所述凹槽内均插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顶侧均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插块可沿凹槽到前通道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插块在前通道内时能拦截所述冲针在所述前通道内滑动。本技术提供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水平板,固定水平板的顶面一侧设置有模板,模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通孔,固定水平板的顶侧设置有冲孔机构,冲孔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固定水平板顶侧的模座、设置于模座靠近模板一侧的模芯,模芯内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的中轴线与第一通孔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加工时,冲针顺利穿过第一通孔,不与模板发生干涉,贯穿通道包括有靠近模座一侧设置的前通道,与前通道远离模座一端相互连接的后通道,前通道的内径大于后通道的内径,贯穿通道内插入有冲针,冲针包括有针柱与连接于针柱一端的针帽,冲针从前通道插入,由于针帽的外径大于后通道的内径,使得针帽无法穿过后通道,针帽远离针柱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弹簧远离针帽的一端抵接于模座的一侧,在装配后不工作的状态下,针帽在弹簧的弹力下贴近后通道的端面,模芯顶面对应前通道的位置均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前通道相互连通,凹槽内均插入有插块,插块的顶侧均连接有升降机构,插块可沿凹槽到前通道的方向来回运动,当插块运动至前通道内时,能拦截冲针在前通道内滑动,因此,在工作时,如需要选取冲针,则控制该冲针位置的插块运动至前通道内,使冲针不能在前通道内滑动,当冲针压向工件时,没有插块顶住的冲针则压缩弹簧,弹簧的推力不足以达到冲孔需要,不会冲孔,而有插块顶着的冲针则满足冲孔所需要的推力,实现冲孔,因此,本技术结构巧妙,选针结构更加简单,控制方式更加直接,使用非常方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芯的顶面设置有支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支架顶侧的升降气杆,所述升降气杆的活动端穿过所述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插块的顶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块的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插块在前通道内时,所述弹簧进入所述容纳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座通过滑轨滑座连接于所述固定水平板的顶侧,所述模座远离所述模座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驱动泵,所述模座沿靠近所述模板的方向来回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板与所述固定水平板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更加稳固,运行时更加稳定,耐用性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水平板、2-模板、3-第一通孔、4-模座、5-模芯、6-前通道、7-后通道、8-针柱、9-针帽、10-弹簧、11-插块、12-支架、13-升降气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水平板1,所述固定水平板1的顶面一侧设置有模板2,所述模板2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通孔3,所述固定水平板1的顶侧设置有冲孔机构,所述冲孔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固定水平板1顶侧的模座4、设置于所述模座4靠近所述模板2一侧的模芯5,所述模芯5内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的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贯穿通道包括有靠近所述模座4一侧设置的前通道6、与所述前通道6远离所述模座4一端相互连接的后通道7,所述前通道6的内径大于所述后通道7的内径,所述贯穿通道内插入有冲针,所述冲针包括有针柱8与连接于所述针柱8一端的针帽9,所述针柱8依次穿过所述前通道6、后通道7、第一通孔3,所述针帽9的外径大于所述后通道7的内径,所述针帽9远离所述针柱8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远离所述针帽9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座4的一侧,所述模芯5顶面对应所述前通道6的位置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前通道6相互连通,所述凹槽内均插入有插块11,所述插块11的顶侧均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插块11可沿凹槽到前通道6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插块11在前通道6内时能拦截所述冲针在所述前通道6内滑动。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水平板1,固定水平板1的顶面一侧设置有模板2,模板2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通孔3,固定水平板1的顶侧设置有冲孔机构,冲孔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固定水平板1顶侧的模座4、设置于模座4靠近模板2一侧的模芯5,模芯5内对应第一通孔3的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的中轴线与第一通孔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加工时,冲针顺利穿过第一通孔3,不与模板2发生干涉,贯穿通道包括有靠近模座4一侧设置的前通道6,与前通道6远离模座4一端相互连接的后通道7,前通道6的内径大于后通道7的内径,贯穿通道内插入有冲针,冲针包括有针柱8与连接于针柱8一端的针帽9,冲针从前通道6插入,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水平板(1),所述固定水平板(1)的顶面一侧设置有模板(2),所述模板(2)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通孔(3),所述固定水平板(1)的顶侧设置有冲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固定水平板(1)顶侧的模座(4)、设置于所述模座(4)靠近所述模板(2)一侧的模芯(5),所述模芯(5)内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的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贯穿通道包括有靠近所述模座(4)一侧设置的前通道(6)、与所述前通道(6)远离所述模座(4)一端相互连接的后通道(7),所述前通道(6)的内径大于所述后通道(7)的内径,所述贯穿通道内插入有冲针,所述冲针包括有针柱(8)与连接于所述针柱(8)一端的针帽(9),所述针柱(8)依次穿过所述前通道(6)、后通道(7)、第一通孔(3),所述针帽(9)的外径大于所述后通道(7)的内径,所述针帽(9)远离所述针柱(8)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远离所述针帽(9)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座(4)的一侧,所述模芯(5)顶面对应所述前通道(6)的位置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前通道(6)相互连通,所述凹槽内均插入有插块(11),所述插块(11)的顶侧均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插块(11)可沿凹槽到前通道(6)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插块(11)在前通道(6)内时能拦截所述冲针在所述前通道(6)内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针选用机构,包括有固定水平板(1),所述固定水平板(1)的顶面一侧设置有模板(2),所述模板(2)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通孔(3),所述固定水平板(1)的顶侧设置有冲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固定水平板(1)顶侧的模座(4)、设置于所述模座(4)靠近所述模板(2)一侧的模芯(5),所述模芯(5)内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的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贯穿通道包括有靠近所述模座(4)一侧设置的前通道(6)、与所述前通道(6)远离所述模座(4)一端相互连接的后通道(7),所述前通道(6)的内径大于所述后通道(7)的内径,所述贯穿通道内插入有冲针,所述冲针包括有针柱(8)与连接于所述针柱(8)一端的针帽(9),所述针柱(8)依次穿过所述前通道(6)、后通道(7)、第一通孔(3),所述针帽(9)的外径大于所述后通道(7)的内径,所述针帽(9)远离所述针柱(8)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远离所述针帽(9)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模座(4)的一侧,所述模芯(5)顶面对应所述前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凯明石晓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耐施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