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65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车架总成、定向车桥、后车轮、转向车桥、前车轮、梯形臂和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架安装板、转向轴、机构垂直旋转轴、机构垂直旋转架、拖车臂总成、拖车臂球头座、转向轴支架和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转向主动臂、第一球头、直拉杆、第二球头、转向摆臂、转向臂轴、截臂和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拖挂式运动的平稳性,车辆的质心不会产生较大变化,故车辆运动的稳定性、安全性都得到保证。

A Front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for Towed Residential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ront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of a towed residential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ssembly, a directional axle, a rear wheel, a steering axle, a front wheel, trapezoidal arm and a steering component; the steer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bogie mounting plate, a steering axle, a vertical rotating axle of the mechanism, a vertical rotating frame of the mechanism, a trailer arm assembly, a ball seat of the trailer arm, a steering axle bracket and a traction component package; The invention includes steering active arm, first ball head, straight pull rod, second ball head, steering swing arm, steering arm axle, truncation arm and connecting rod;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towed motion, and the centroid of the vehicle will not change greatly, so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vehicle motion are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使用旅居车出行旅游,被越来越多的崇尚自行出游的旅游爱好者所青睐,拖挂式房车系国外传人中国的一种旅居车。区别自行式房车的最大特点是,出行时由小型牵引车拖曳,到达目的地后,可与牵引车分离,停放在景区或营地内。一般来讲。拖挂式旅居车的空间较自行式旅居车更加宽敞,功能更加齐全,因此舒适性、私密性更加优越,给使用者更有家的感觉。现有的拖挂式旅居车基本采用中置式车桥结构,依据车桥左右车轮的转速差,实现车辆运动过程转向,但由于车身载荷很难均载于中置式车桥上,因此,拖挂式旅居车会对牵引车拖曳链接机构产生力矩,故拖挂式旅居车在运动时会出现旋转跳动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车辆链接可靠性及链接件的强度的失效等安全风险,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拖挂式运动的平稳性,使得车辆的质心在行驶时不会产生较大变化,同时大幅简化了结构,大大减轻了重量,改善了车辆通过性的拖挂式旅居车异形车架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车架总成、定向车桥、后车轮、转向车桥、前车轮、梯形臂和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定向车桥,所述定向车桥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车轮,所述车架总成的另一端下侧设置有转向车桥,所述转向车桥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车轮,所述转向车桥的两端之间设置有梯形臂;所述转向组件设置在车架总成的一端并位于转向车桥的外侧,所述转向组件与转向车桥的一端相连。优选地,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架安装板、转向轴、机构垂直旋转轴、机构垂直旋转架、拖车臂总成、拖车臂球头座、转向轴支架和牵引组件;所述转向架安装板固定在车架总成的一端下侧中部,所述转向架安装板的上侧插入设置有竖直分布且可转动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支架的一端套设固定在转向轴上并位于转向架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连接在转向轴上,所述牵引组件的另一端与转向车桥的一端相连。优选地,所述转向轴支架的另一端向外形成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中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且可转动的机构垂直旋转轴,所述机构垂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机构垂直旋转架的两侧内部,所述机构垂直旋转架的外端上侧固定有拖车臂总成,所述拖车臂总成的外端上侧固定有拖车臂球头座。优选地,所述牵引组件包括转向主动臂、第一球头、直拉杆、第二球头、转向摆臂、转向臂轴、截臂和连杆;所述直拉杆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一球头,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二球头,所述转向主动臂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在转向轴上并位于转向架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转向臂轴的一端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转向摆臂的中部,所述转向臂轴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车架总成的下侧。优选地,所述转向主动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球头上,另一个所述第一球头可转动的连接在转向摆臂的一端;所述转向摆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二球头上,另一个所述第二球头可转动的连接在截臂的一端,所述截臂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车桥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较大轴距的双桥结构(定向车桥和转向车桥),拖挂式旅居车的载荷可有效的均布在四个车轮上,提高了拖挂式运动的平稳性;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转向时定向车桥和转向车桥均固定不动,车辆的质心不会较大产生变化,车身对于定向车桥和转向车桥的位置同样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故车辆运动的稳定性、安全性都得到保证;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定向车桥和转向车桥不旋转,故取消了转向支撑架,结构得到了大幅的简化,重量也大大减轻,整个底盘的离地间隙也因为转向支撑架的取消而得到了增加,车辆的通过性得以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车架总成19、定向车桥20、后车轮21、转向车桥2、前车轮3、梯形臂1和转向组件;车架总成19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定向车桥20,定向车桥20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车轮21,车架总成19的另一端下侧设置有转向车桥2,转向车桥2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车轮3,转向车桥2的两端之间设置有梯形臂1,梯形臂1用来实现左右两个前车轮3的转向联动;转向组件设置在车架总成19的一端并位于转向车桥2的外侧,转向组件与转向车桥2的一端相连;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架安装板4、转向轴5、机构垂直旋转轴6、机构垂直旋转架7、拖车臂总成8、拖车臂球头座9、转向轴支架10和牵引组件;转向架安装板4固定在车架总成19的一端下侧中部,转向架安装板4的上侧插入设置有竖直分布且可转动的转向轴5,转向轴支架10的一端套设固定在转向轴5上并位于转向架安装板4的上方,转向轴支架10的另一端向外形成有牵引座1001;牵引座1001中穿插连接有横向分布且可转动的机构垂直旋转轴6,机构垂直旋转轴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机构垂直旋转架7的两侧内部,机构垂直旋转架7的外端上侧固定有拖车臂总成8,拖车臂总成8的外端上侧固定有拖车臂球头座9;牵引组件的一端连接在转向轴5上,牵引组件的另一端与转向车桥2的一端相连;牵引组件包括转向主动臂11、第一球头12、直拉杆13、第二球头14、转向摆臂15、转向臂轴16、截臂18和连杆17;直拉杆13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一球头12,连杆17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二球头14,转向主动臂11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在转向轴5上并位于转向架安装板4的下方,转向主动臂11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球头12上,另一个第一球头12可转动的连接在转向摆臂15的一端;转向摆臂15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二球头14上,另一个第二球头14可转动的连接在截臂18的一端,截臂18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车桥2的一端;转向臂轴16的一端可转动的插入连接在转向摆臂15的中部,转向臂轴16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车架总成19的下侧。使用时,将拖车臂球头座9连接在牵引车的后端车身上,旅居车行驶时会通过转向组件拉动车架总成19移动,进而借助装设在定向车桥20上的两个后车轮21和装设在转向车桥2上的两个前车轮3实现拖挂式行驶;转向组件中的机构垂直旋转架7能围绕机构垂直旋转轴6实现垂直旋转,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有高度落差的旅居车;当旅居车转向时,会通过拖车臂球头座9、拖车臂总成8和机构垂直旋转架7带动转向轴支架10转动,进而带动转向轴5转动;从而带动转向主动臂11的一端转动,转向主动臂11的另一端会通过一个第一球头12带动直拉杆13向外拉出或向内推进,进而通过另一个第一球头12带动转向摆臂15围绕转向臂轴16向外或向内转动,从而通过一个第二球头14带动连杆17向外或向内转动;从而通过另一个第二球头14带动截臂18向外或向内转动,从而使得转向车桥2的另一端向外或向内转动,最终通过梯形臂1实现两个前车轮3的同步转向,整个车架通过两个车轮6跟随旅居车拖行。现有的拖挂式旅居车基本采用中置式车桥结构,依据车桥左右车轮的转速差,实现车辆运动过程转向,但由于车身载荷很难均载于中置式车桥上,因此,拖挂式旅居车会对牵引车拖曳链接机构产生力矩,故拖挂式旅居车在运动时会出现旋转跳动现象,长此以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车架总成、定向车桥、后车轮、转向车桥、前车轮、梯形臂和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定向车桥,所述定向车桥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车轮,所述车架总成的另一端下侧设置有转向车桥,所述转向车桥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车轮,所述转向车桥的两端之间设置有梯形臂;所述转向组件设置在车架总成的一端并位于转向车桥的外侧,所述转向组件与转向车桥的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车架总成、定向车桥、后车轮、转向车桥、前车轮、梯形臂和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定向车桥,所述定向车桥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车轮,所述车架总成的另一端下侧设置有转向车桥,所述转向车桥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车轮,所述转向车桥的两端之间设置有梯形臂;所述转向组件设置在车架总成的一端并位于转向车桥的外侧,所述转向组件与转向车桥的一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架安装板、转向轴、机构垂直旋转轴、机构垂直旋转架、拖车臂总成、拖车臂球头座、转向轴支架和牵引组件;所述转向架安装板固定在车架总成的一端下侧中部,所述转向架安装板的上侧插入设置有竖直分布且可转动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支架的一端套设固定在转向轴上并位于转向架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连接在转向轴上,所述牵引组件的另一端与转向车桥的一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挂式旅居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支架的另一端向外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泉峰孟莉萍张杰王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德利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