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64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运输装置。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具有收合模式以及展开模式,且包括本体、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多个轮子。所述本体包括承载部以及操作部,所述承载部形成有容置空间且包括顶面以及底面,所述顶面适于承载货物,所述底面相对于所述顶面,且所述操作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驱动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多个轮子耦接于所述底面,且包括轮体以及电机。所述轮体适于接触地面。所述电机配置于所述轮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且所述动机适于带动所述轮体在所述地面上滚动。

Automatic Transpor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device. The automatic transport device has a collection mode and a deployment mode, and comprises a body, a control module, a driving module and a plurality of wheels. The main body includes a bearing part and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forms a holding space and includes a top surface and a bottom surfa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carrying goods, and the bottom surface is relative to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operating part is pivoted to the bearing part. The control module is disposed in the body, and the driving module is disposed in the bod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module. The multiple wheels are coupled to the bottom surface and include a wheel body and a motor. The wheel body is suitable for touching the ground. The motor is disposed in the wheel bod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driving module, and the motor is suitable for driving the wheel body to roll on th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运输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收合功能的操作部的自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仓储系统是在物流业以及商业上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基于节省人力成本的考虑,愈来愈多的仓储系统引进自动运输机器人或自动导航车,作为仓库环境内或仓库彼此之间的运输工具。然而,一般的自动运输机器人或自动导航车仅具备基本的载货平台,缺乏把手、显示器、摄像机等辅助组件,不仅用户需面临手动推拉载货平台的情况时的不便,且难以与仓储系统进行联机互动,更大幅限制了运输机器人或导航车的避障能力。藉此,部份厂商致力研发具有交互式显示器或摄像机等辅助组件的自动运输机器人或自动导航车。但是,整合上述辅助组件的操作部普遍固设于运输机器人或导航车的一侧,不仅造价成本偏高,且用户容易在移动货物时与操作部发生碰撞,货物也无法在该侧方向装卸。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收合功能的操作部的自动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运输装置。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具有收合模式以及展开模式,且包括本体、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多个轮子。所述本体包括承载部以及操作部,所述承载部定义容置空间且包括顶面以及底面,所述顶面适于承载货物,所述底面相对于所述顶面,且所述操作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驱动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多个轮子耦接于所述底面,且包括轮体以及电机。所述轮体适于接触地面。所述电机配置于所述轮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且所述动机适于带动所述轮体在所述地面上滚动。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切换至所述收合模式时,所述操作部收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切换至所述展开模式时,所述操作部自所述容置空间旋出且与所述顶面间具有夹角。综上所述,当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运输装置处于收合模式时,货物得以在操作部的该侧方向装卸且不会与操作部发生碰撞,大幅提升了装卸货物的便利性及安全性。另一方面,当自动运输装置切换至展开模式时,用户得以通过操作部手动推拉自动运输装置的本体,提高自动运输装置使用的机动性。有关本专利技术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的仓储系统的方块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在展开模式时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图2的自动运输装置在收合模式时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在展开模式时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图4的自动运输装置的操作部以及显示器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在展开模式时的外观示意图。图7为图6的自动运输装置的摄像模块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的控制模块所接收的环境信息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自动运输装置依据所述环境信息计算的自动路径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计算跟随路径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仓储系统1000、1000a、1000b自动运输装置1100本体1120承载部1140操作部1142壳体1144操作本体1200控制模块1300驱动模块1400轮子1420轮体1500传感器1500a超声波传感器1500b激光雷达1600a显示器1620a输入界面1640a显示界面1600b摄像模块1620b摄像单元1640b旋转电机1660b枢接件1600c辅助传感器1700通信模块1800存储模块1900定位模块2000服务器A1第一轴A2第二轴B底面C定位用识别符H容置空间IE环境信息IM地图信息N法线O障碍物P识别信息PE环境影像RA自动路径RF跟随路径S侧面T顶面V中继点θ夹角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仓储系统10包括服务器2000以及至少一个自动运输装置1000,其中自动运输装置1000电性连接于服务器2000,且包括控制模块1200以及驱动模块1300,其中控制模块1200用以处理、控制及运算自动运输装置1000所需使用的一切信号及信息,而驱动模块1300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200,用以驱动自动运输装置1000移动。具体而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自动运输装置1000还包括通信模块1700,其中通信模块1700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200,且自动运输装置1000通过通信模块1700与服务器2000传递信息。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自动运输装置1000还包括存储模块1800,其中存储模块1800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200以及通信模块1700,用以存储自动运输装置1000通过通信模块1700从服务器2000接收的各种信息,例如环境信息、常规路线信息、任务信息、货物摆放信息以及识别信息,或是控制模块1200计算得出的结果,例如路径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将会在之后的内容中详细说明。除此之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自动运输装置1000还包括定位模块1900,其中定位模块1900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200以及驱动模块1300。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1900包括超宽带收发器(UltraWidebandTransceiver),且仓储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超宽带收发站,当超宽带收发站发送作为定位用途的超宽带信号后,定位模块1900的超宽带接收器将会接收到超宽带信号并送出回馈信号,而超宽带收发站接收到回馈信号后即可依据超宽带信号以及回馈信号的时间差、角度差、信号强度差等信息,计算得知自动运输装置1000在工作环境中的确切位置,并通过服务器2000传递至自动运输装置1000,藉此实时修正路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模块1900所包括的定位用组件并不限于超宽带收发器,例如无线热点(Wi-Fi)收发器、无线射频(RFID)收发器、蓝牙收发器等,只要是能够精确得知自动运输装置1000在工作环境中的确切位置的定位用组件,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1000包括本体1100以及多个轮子1400,且控制模块1200、驱动模块1300、通信模块1700、存储模块1800以及定位模块1900均配置于本体1100内。详细而言,本体1100包括承载部1120以及操作部1140,其中承载部1120包括顶面T,因此用户可将货物置放于承载部1120的顶面T并通过自动运输装置1000运输,而操作部1140枢接于承载部1120,且可自由地相对于承载部1120转动。更进一步而言,承载部1120定义容置空间H,且本实施例的自动运输装置1000具有收合模式以及展开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还包括底面B,其中底面B相对于顶面T,且容置空间H凹陷于顶面T。当自动运输装置1000切换至收合模式时,操作部1140如图3所示可收纳于容置空间H内;而当自动运输装置1000切换至展开模式时,操作部1140如图2所示可自容置空间H旋出,且与顶面T间具有夹角θ。藉此,当用户需要从自动运输装置1000的前侧(操作部1140配置侧)装卸货物时,可将自动运输装置1000切换至收合模式,由于容置空间H凹限于顶面T,因此操作部1140的高度不超出顶面T,故不会阻碍货物的装卸;而当用户需要手动推拉自动运输装置1000时,则可将自动运输装置1000切换至展开模式,并将操作部1140自容置空间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运输装置,具有收合模式以及展开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包括:承载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承载部包括顶面以及底面,其中所述顶面适于承载货物,且所述底面相对于所述顶面;以及操作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控制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驱动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多个轮子,耦接于所述底面,所述多个轮子包括:轮体,适于接触地面;以及电机,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轮体在所述地面上滚动;其中,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处于所述收合模式时,所述操作部收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切换至所述展开模式时,所述操作部自所述容置空间旋出且与所述顶面间具有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运输装置,具有收合模式以及展开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包括:承载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承载部包括顶面以及底面,其中所述顶面适于承载货物,且所述底面相对于所述顶面;以及操作部,枢接于所述承载部;控制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驱动模块,配置于所述本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多个轮子,耦接于所述底面,所述多个轮子包括:轮体,适于接触地面;以及电机,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轮体在所述地面上滚动;其中,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处于所述收合模式时,所述操作部收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切换至所述展开模式时,所述操作部自所述容置空间旋出且与所述顶面间具有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壳体以及操作本体,其中所述壳体枢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操作本体局部套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当所述操作部自所述容置空间旋出时,所述操作本体可相对于所述壳体伸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凹陷于所述顶面,且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处于所述收合模式时,所述操作部的高度不超出所述顶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式装置,所述可拆卸式装置配置于所述操作部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当所述自动运输装置处于所述收合模式时,所述可拆卸式装置收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装置包括显示器、摄像模块或距离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输入界面以及显示界面,所述输入界面适于提供用户输入第一信息,所述显示器将所述第一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第二信息至所述显示器,且所述显示器将所述第二信息显示于所述显示界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包括摄像单元、旋转电机以及枢接件,所述摄像单元通过所述枢接件枢接于所述操作部,且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摄像单元相对于所述操作部转动。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依据通过所述摄像模块侦测的用户的识别信息计算跟随路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电机,使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轮体沿所述跟随路径跟随所述用户移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运输装置,所述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杰陈炯霖
申请(专利权)人: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