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33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和装置。将几台烧结机的废气循环工艺相结合,通过嵌套的方法,将其中一台烧结机的废气实现了零排放,该烧结机的废气作为其余烧结机的料面用气,结合富氧和环冷机废气的搭配,保证循环到烧结机料面的废气氧含量在19‑21%;该发明专利技术较目前单台烧结机废气循环工艺中15‑30%的废气循环比例大幅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和装置,目的是通过烟气循环将几台烧结机中的其中一台机的废气实现零排放,同时不影响各烧结机的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减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行业中烧结烟气循环是减少烧结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国内外均有很多应用案例。如国外的LEEP,Eposint,EOS和新日铁等工艺;国内宁钢,永钢,沙钢,首钢股份,宝钢,长钢等企业均已分别实施。整体上烟气循环的比例基本在30%以内,循环量过大则料面基本全覆盖,留出给烧结机进行检修的空间太小。在当前环保形势下,随着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而对本地区烧结机进行相应的限产已成为常态模式。如果能将一台烧结机的烟气量全部实现零排放,则这台烧结机某种意义上没有污染问题,可以常态化生产。因此,对于有多台烧结机生产的企业而言,应可提供一种应对的模式。联锁烟气循环工艺的提出即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对于中天烧结机而言,总共有4台180m2和1台550m2烧结机,550m2烧结机达到超低排放而不需要停产,另外4台180m2烧结机则随着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而进行相应比例的停台限产。如果将其中1台180m2烧结机的废气零排放,则仅需要对另外3台烧结机进行相应比例的停台限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单台机烟气循环比例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装置,包括包括设有第一循环烟道的第一烧结机和至少2台设有第二循环烟道的第二烧结机,所述第一烧结机和第二烧结机的上方均设有烟气循环罩,底部均设有风箱,且风箱出口均连接有烟道,第一烧结机的烟道沿着烟气排出方向依次设有除尘器、风机和用于将第一烧结机烟气分流的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一循环烟道与第一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分流管的其它出口分别通过第二循环烟道与第二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还包括环冷机废气管道,所述环冷机废气管道用于将与第一烧结机配套使用的环冷机的废气分流至第一循环烟道和第二循环烟道;还包括供氧管路,所述供氧管路用于向第一循环烟道和第二循环烟道中补充氧气;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如上所述的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装置进行的:目标零排放的烧结机,也即第一烧结机的烟道排出废气经除尘后经由风机进入第一分流管,通过第一分流管,除尘后废气的10-20%进入第一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其余废气则经由第一分流管分流至第二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内,进入烟气循环罩的废气中氧含量为19-21%。烟气循环方案中不需增设除尘器,不需要耐热高温风机。进一步优化的,各烧结机进入烟气循环罩内的除尘废气(也即用于烧结机料面的循环烟气)量为该烧结机废气排放量的15-30%。上述方案中的第一烧结机的废气完全实现了零排放,后续不再有污染物处理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方法和装置,其优点在于:1、针对有多台烧结机的企业,将其中一台烧结机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不需要后续的烟气处理;2、在实现烧结污染物减排的同时不影响烧结矿产质量;3、烟气循环方案中不需增设除尘器,不需要耐热高温风机,费用较低。可见,由于完全将一台烧结机实现废气零排放,该专利技术在钢铁企业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烧结烟气后处理工艺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烧结烟气循环装置示意图。图中:1.第一烧结机,2.第二烧结机,3.第一循环烟道,4.第二循环烟道,5.第一分流管,6.除尘器,7.第一风机,8.烟气循环罩,9.烟道,10.环冷机废气管道,11.供氧管路,12.风机,13环冷机,14.单辊,15.脱硫脱硝装置,16.烟囱。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中烧结机,风机,管道和烟气罩等装置,均是本领域中通用装置,其中烧结机均设有本领域惯用的废气排放设备和与废气排放设备连接的废气后处理设备,其中废气排放设备包括设于烧结机底部的风箱支管及与风箱支管连接的烟道,废气后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风机、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及烟囱。实施例1:参见图2(图1和图2中的箭头代表氧气或烟气流动方向),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装置,包括第一烧结机1、2台第二烧结机2、第一循环烟道3、第二循环烟道4,第一烧结机1和第二烧结机2的上方均设有烟气循环罩8,底部均设有风箱,且风箱出口均连接有烟道9,第一烧结机的烟道沿着烟气排出方向依次设有除尘器6、第一风机7和用于将第一烧结机烟气分流的第一分流管5;所述第一分流管5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一循环烟道与第一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第一分流管5的其它出口分别通过第二循环烟道与第二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还包括与第一烧结机配套使用的单辊14和环冷机13,环冷机13的废气出口连接有环冷机废气管道10,所述环冷机废气管道10通过分流管分别连接第一循环烟道3和第二循环烟道4,且用于将环冷机13内的废气分流至第一循环烟道3和第二循环烟道4。还包括供氧管路11,所述供氧管路11通过分流管分别连接第一循环烟道3和第二循环烟道4,且用于向第一循环烟道3和第二循环烟道4中补充氧气。第一烧结机1的面积为180m2,2台第二烧结机的面积分别为180m2和550m2,第一烧结机的废气排放量为60万Nm3/h,面积为180m2的第二烧结机的废气排放量为60万Nm3/h,面积为550m2的第二烧结机的废气排放量为160万Nm3/h。所述第一烧结机1为目标实现废气零排放的烧结机,所述烧结机1的废气经过除尘器6电除尘和第一风机抽风后,循环25%到第一烧结机1的烟气循环罩内,进而喷至料面,25%废气循环到面积为180m2的第二烧结机2的烟气循环罩内,进而喷至料面,50%的废气循环到面积为550m2的第二烧结机2的烟气循环罩内,进而喷至料面。所述将第一烧结机1的废气循环到三个烧结机上,是由三台风机12和设置在第一分流管各个出口的阀门来控制;由于第一烧结机1的废气的氧含量较低,在15%水平,因此通过供氧管路11和环冷机废气管道10,将二者与循环的废气相混合后进入各自的烧结机料面,保证每台机料面烟气罩内总废气的氧含量在19-21%水平。所述第一烧结机1废气循环率约60*25%/60,第二烧结机2的废气循环率分别约为60*25%/60、60*50%/160。所述三台机的烟气罩对应台车面积按循环废气量需面积的1.1倍考虑,杜绝烟气罩内的废气外溢现象。最终,第一烧结机1没有了废气,其废气由第一烧结机1自身和2台第二烧结机2的料面所消纳(替代了空气)。为了平衡在某台机突然停机造成的影响,还可设置第一烧结机1废气与第二烧结机2的脱硫脱硝装置管道相联,作为第二烧结机2突然停机时烧结机1废气的应急排放处理装置,第二烧结机2的循环烟气罩为可拆卸式,作为第一烧结机1停机时没有废气而引入空气的通道。实施例2: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1中的烧结烟气循环装置基本相同,唯一区别是:。第一烧结机1的面积为180m2,2台第二烧结机2的面积均为360m2,第一烧结机1的废气排放量为60万Nm3/h,第二烧结机2的废气排放量为110万Nm3/h。所述第一烧结机1的废气经过除尘器6电除尘和第一风机抽风后,循环20%到第一烧结机1的料面,其余废气平均循环到2台第二烧结机2的料面。所述第一台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第一循环烟道(3)的第一烧结机(1)和至少2台设有第二循环烟道(4)的第二烧结机(2),所述第一烧结机(1)和第二烧结机(2)的上方均设有烟气循环罩(8),底部均设有风箱,且风箱出口均连接有烟道(9),第一烧结机的烟道沿着烟气排出方向依次设有除尘器(6)、第一风机(7)和用于将第一烧结机烟气分流的第一分流管(5);所述第一分流管(5)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一循环烟道与第一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第一分流管(5)的其它出口分别通过第二循环烟道与第二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还包括环冷机废气管道(10),所述环冷机废气管道用于将与第一烧结机配套使用的环冷机的废气分流至第一循环烟道和第二循环烟道;还包括供氧管路(11),所述供氧管路(11)用于向第一循环烟道和第二循环烟道中补充氧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台烧结机联锁烟气循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第一循环烟道(3)的第一烧结机(1)和至少2台设有第二循环烟道(4)的第二烧结机(2),所述第一烧结机(1)和第二烧结机(2)的上方均设有烟气循环罩(8),底部均设有风箱,且风箱出口均连接有烟道(9),第一烧结机的烟道沿着烟气排出方向依次设有除尘器(6)、第一风机(7)和用于将第一烧结机烟气分流的第一分流管(5);所述第一分流管(5)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一循环烟道与第一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第一分流管(5)的其它出口分别通过第二循环烟道与第二烧结机的烟气循环罩连接;还包括环冷机废气管道(10),所述环冷机废气管道用于将与第一烧结机配套使用的环冷机的废气分流至第一循环烟道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升裴元东张俊杰陈军召盛建华张巧玉周晓冬殷国富张天啸夏强李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