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03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该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反渗透滤芯和端封,外壳具有第一安装头和第二安装头,第一安装头上设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第二安装头上设有第三过水口,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过水端、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端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过水口和第一过水端的第一流道、连通第二过水口和第二过水端的第二流道,滤芯组件还包括连通第三过水口与第三过水端且穿过第二安装头的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开闭相应流道的阀开关,以使得相应流道在不制水状态下自锁。当滤芯组件从滤芯座拆下后,阀开关自锁将相应流道关闭,避免了流道内残留的水流出。

Self-locking reverse osmosis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locking reverse osmosis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The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includes a shell, a reverse osmosis filter element and an end seal. The shell has a first installation head and a second installation head.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d second water passing nozzle.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water passing nozzle. The reverse osmosis filter element has a first water passing end, a second water passing end and a third water passing end. The end sea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passing nozzle and a first water passing e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ater passing end. The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also includes a third channel connecting the third and the third passage ends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head.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passages is provided with a valve switch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corresponding passage so that the corresponding passage can self-lock in the condition of no water supply. When the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is removed from the filter element seat, the valve switch self-locking closes the corresponding flow passage, avoiding the residual water flowing out of the flow p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净水机正逐步进入家家户户的饮水体系中。净水机产生纯水的原理是原水经过滤芯组件的过滤而产生可以饮用的纯净水。现有的反渗透净水机一般具有多级过滤,其中的核心过滤元件是反渗透滤芯,该滤芯可以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进行过滤,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有着极高的过滤效率。净水机的过滤效果与反渗透滤芯的过滤效果直接相关,并且,反渗透滤芯的过滤效果随着其使用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减,因而,反渗透滤芯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目前,净水机上的滤芯组件的安装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安装方式有自下而上的上插式、自上而下的倒插式和横置式等。对于用户而言,当净水机安装在狭小空间内时,例如橱柜内,相比于上插式滤芯组件,倒插式和横置式的滤芯组件在拆装过程中不需要向下的延展空间,且施力方向较为适当,更加便于用户更换滤芯组件,因此,倒插式和横置式的滤芯组件广受用户青睐。然而,净水机在使用过程中,滤芯组件内会充满水,尤其在目前大通量滤芯的驱使下,滤芯内部容积较大,相应的残留水量也较大。倒插式和横置式滤芯组件在安装头与滤芯座分离后,滤芯组件内的残留水受重力作用会流出来,污染橱柜、机器甚至溅到用户身上。即使对于上插式滤芯组件,在更换过程中,换下的滤芯组件如放置不当也容易倾覆,造成内部残留水流出,降低了用户体验。除此之外,反渗透净水机在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次启用,例如,用户在净水机搁置一夜后再次开启使用,在出水初期的水流中会出现TDS较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反渗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均在扩散现象的作用下实现了物质交换,宏观表现为反渗透膜两侧的TDS浓度趋于一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前几杯水的TDS较高而将其倒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以解决滤芯组件与安装座分离后,滤芯组件内残留水流出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与滤芯座装配的第一安装头,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头,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缠绕在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过水端、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所述第一安装头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二安装头上设置有第三过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过水端、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彼此隔离开的端封,所述端封上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过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过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通过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过水端连通,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三过水口与所述第三过水端且穿过第二安装头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开闭相应流道的阀开关,以使得相应流道在不制水状态下自锁。本实施例提出的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在更换滤芯组件的过程中,当将滤芯组件从滤芯座拆下后,阀开关自锁将相应流道关闭,避免流道内残留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进而可以避免流道内残留水污染橱柜、机器甚至溅到用户身上,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本实施例的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在净水机闲置即不制水状态下,阀开关会自锁将相应流道关闭,这样就能防止相应管路中的水与滤芯组件中的水连通,避免了滤芯组件中的高TDS水污染管路中的低TDS水,降低了被污染的水量,因此,当再次启动净水机时,就可以避免排出过多的被污染水,一方面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方便用户快速获得优质的纯水,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可选地,所述端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上的挡水部,所述挡水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所述挡水部上设置有形成所述第二流道一部分的过水孔,所述阀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水孔内的第二阀开关。这样的挡水部,避免了挡水部的两侧通过挡水部外侧壁和外壳内侧壁之间间隙产生泄露连通,使得挡水部的两侧只能通过过水孔连通,从而,在过水孔内设置第二阀开关便可以实现开闭第二流道。可选地,所述挡水部包括挡水壁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水壁外围的围筋,所述围筋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围筋朝向所述反渗透滤芯方向延伸并包围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外侧壁上,所述过水孔形成在所述挡水壁上。这种结构的挡水部,通过围筋实现了第二过水端与第三过水端的隔离,避免了第二过水端与第三过水端之间的串水。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头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端封包括与所述中心管密封连接且伸入所述通孔内的导水部,所述第一过水口形成在所述导水部内,所述第二过水口形成在所述通孔和所述导水部之间。这样的结构,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分别位于导水部的内部和外部,从而,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被导水部隔离开来,避免二者之间发生串水现象。可选地,所述导水部内设置有形成所述第一流道一部分的第一过水通道,所述阀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通道内的第一阀开关。这样的结构,当滤芯组件从滤芯座分离后,第一阀开关便自锁,避免第一流道内的水从滤芯组件中流出。可选地,所述导水部与所述通孔之间具有形成所述第二流道一部分的第二过水通道,所述阀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水通道外端部的第四阀开关。这样的结构,提供了另外一种避免第二流道内的水流出的方式,当滤芯组件从滤芯座分离后,第四阀开关便自锁,避免第二流道内的水从滤芯组件中流出。可选地,所述端封还包括围设在所述导水部外侧的围筋,所述围筋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围筋朝向所述反渗透滤芯方向延伸并包围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外侧壁上,所述围筋和所述导水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道一部分的第二过水间隙。在通过第四阀开关避免第二流道内的水流出的方式下,采用围筋结构将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隔离开来,避免了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之间的串水。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头与所述第三过水端之间具有第三过水间隙,所述第二安装头上设置有形成所述第三流道一部分的第三过水通道,所述第三过水通道通过所述第三过水间隙与所述第三过水端连通,所述阀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过水通道内的第三阀开关。这样的结构,提供了一种避免第三流道内的水流出的方式,当第二安装头安装到对应的安装座后,在安装座作用下,第三阀开关开启第三流道,当第二安装头从对应的安装座分离后,第三阀开关自锁以关闭第三流道,避免第三流道内的水流出。可选地,所述中心管具有凸出所述第三过水端且与所述第一过水端隔开的延伸段,所述第三过水通道的朝向所述第三过水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延伸段嵌设在所述固定槽内使得所述第二安装头与所述第三过水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三过水间隙。这样的结构,充分利用了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通过固定槽和中心管的配合形成了第三过水间隙,并且很好地限定了反渗透滤芯的轴向位置,而且,这样的结构简化了第二安装座的结构,使得第二安装座更容易装配。可选地,所述中心管的朝向所述第三过水端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安装头的朝向所述第三过水端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与所述第三过水端抵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头与所述第三过水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三过水间隙。这样的结构,通过设置导流筋,不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与滤芯座装配的第一安装头,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头,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缠绕在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过水端、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所述第一安装头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二安装头上设置有第三过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过水端、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彼此隔离开的端封,所述端封上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过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过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通过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过水端连通,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三过水口与所述第三过水端且穿过第二安装头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开闭相应流道的阀开关,以使得相应流道在不制水状态下自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与滤芯座装配的第一安装头,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头,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和缠绕在所述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过水端、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所述第一安装头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二安装头上设置有第三过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过水端、第二过水端和第三过水端彼此隔离开的端封,所述端封上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过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过水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通过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过水端连通,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三过水口与所述第三过水端且穿过第二安装头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开闭相应流道的阀开关,以使得相应流道在不制水状态下自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上的挡水部,所述挡水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所述挡水部上设置有形成所述第二流道一部分的过水孔,所述阀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水孔内的第二阀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包括挡水壁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水壁外围的围筋,所述围筋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围筋朝向所述反渗透滤芯方向延伸并包围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外侧壁上,所述过水孔形成在所述挡水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头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端封包括与所述中心管密封连接且伸入所述通孔内的导水部,所述第一过水口形成在所述导水部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胡祥建马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