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038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该装置由反渗透膜增加渗透水的压力。该泵具有用来分离渗透腔室及盐水腔室的隔膜。渗透腔室具有一个与反渗透膜的渗透出口相连结的入口,及与用来收集经由膜所产生的渗透水的桶槽相连结的出口。盐水腔室具有一个与膜的盐水出口相连结的入口,及与排水管相连结的出口。操作时,盐水经由膜流进泵的盐水腔室。盐水的流动使隔膜移动,并将泵的渗透水推进至贮存槽中。当隔膜到达行程位置,阀将打开并允许盐水腔室内的盐水经盐水出口流进排水管。渗透水压力较排水管压力大,故渗透水移动隔膜使的回到入口位置,其中阀关,盐水再度充满盐水腔室,以重覆前述过程。

An Intelligent and High Efficiency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and efficient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device, which increases the pressure of osmosis water by th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The pump has a diaphragm for separating the osmotic chamber and the saline chamber. The osmosis chamber has an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osmosis outlet of th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and an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bucket trough used to collect the osmosis water generated by the membrane. The brine chamber has an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brine outlet of the membrane and an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pipe. During operation, brine is flowed through the membrane into the brine chamber of the pump. The flow of brine moves the diaphragm and pushes the pump's osmotic water into the storage tank. When the diaphragm reaches the travel position, the valve will open and allow brine in the brine chamber to flow into the drain pipe through the brine outlet. The osmotic water pressu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rain pipe, so the osmotic water moves the diaphragm to return to the entrance position, where the valve closes and the brine fills the brine chamber again to repeat the abov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装置,特别是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
技术介绍
反渗透水质净化系统可用来除去杂质。传统的反渗透膜具有连结至汇入水源的反渗透膜。典型的汇入水源为城市水源。该系统包含有反渗透膜,其可将汇入水分离出杂质而成净化或渗透的水,且该杂质浓缩液称为盐水。然后贮存渗透水于贮存槽中,或使用其他收集净化水的方法,而盐水则连续注入排水管中。渗透膜有相当低的孔隙率,例如当水经过膜时,膜会产生明显的压降。若系统处在一个较低的城市水源,那么经过膜的渗透水的总压将太低而不致填满贮存槽。为此,许多RO系统包含有泵以增加汇入水的压力,并增加藉由RO膜所产生的总渗透水。传统的RO泵典型藉由插入城市电源的马达来传动。城市电源对终端使用者而言不直是可利用的,因此基于马达的系统并不可靠。此外,马达相当昂贵,将会增加统运转的成本。故需要一种非电力的泵,来增加由反渗透水过滤膜及过滤系统所产生的渗透水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该装置包括反渗透膜,其中反渗透膜包含流经盐水口的盐水及流经渗水口的盐水,该系统进一步包含排水管,该装置包含外壳和隔膜,所述的外壳且有与反渗透膜的渗透水口相连结的渗透入口、渗透出口、与反渗透膜的盐水口相连结的盐水入口、以及与该排水管相连结的盐水出口;所述的隔膜位于该外壳内且自包含渗透水的渗水腔室分离包含盐水的盐水腔室,其中盐水腔室具有盐水入口及出口的流体传递的功能,渗水腔室则具有渗透入口及出口的流体传递的功能:与盐水出口及隔膜相连结的泵阀,以致盐水充满盐水腔室以使该隔膜及泵渗透水自该渗水腔室移出,该隔膜的移动开启了该泵阀,使得该盐水腔室内的盐水流经该盐水出口至该排水管,此容许渗透水流入该渗水腔室且移动该隔膜,接连而至的隔膜移动关闭了该泵阀,并重复所有行程。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膜藉由连接组件与泵阀相连结。作为进一步改进,连接组件包含有可移动泵阀至打开及关闭位置的弹簧。作为进一步改进,连接组件包含有一个与隔膜及泵阀相连结的杠杆,使在不移动泵阀情况下可移动隔膜。作为进一步改进,盐水出口的直径大于盐水入口的直径。作为进一步改进,弹簧所施加于打开泵阀的第一力量大于关闭泵阀所需的第二力量。作为进一步改进,更包含有与渗透入口相连结的第一单向阀,及与渗透出口相连结的第二单向阀。作为进一步改进,隔膜藉由连接组件与泵阀相连结。作为进一步改进,连接组件包含有可移动泵阀至打开及关闭位置的弹簧。作为进一步改进,连接组件包含有一个与隔膜及泵阀相连结的杠杆,使在不移动泵阀情况下可移动隔膜。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操作时,盐水经由膜流进泵的盐水腔室。盐水的流动使隔膜移动,并将泵的渗透水推进至贮存槽中。当隔膜到达行程位置,阀将打开并允许盐水腔室内的盐水经盐水出口流进排水管。渗透水压力较排水管压力大,故渗透水移动隔膜使的回到入口位置,其中阀关,盐水再度充满盐水腔室,以重覆前述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概图说明;图2是本技术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横截面视图,其显示在打开泵阀前的超中心的连结机构;图4是本技术的横截面视图,其显示弹簧组件闩住阀,固定在阀打开的位置;图5是本技术的横截面视图,其显示泵充满了渗透水;图6是本技术的横截面视图,其显示关闭阀前的连接机构;图7是本技术的横截面截图,其显示弹簧组件闩住阀,固定在阀关闭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该装置包含有与汇入水源24相连结的反渗透膜22。典型的汇入水源为城市水源。渗透膜22将汇入水分离出杂质,而生成渗透水及盐水。典型的渗透水贮存在桶槽28中。桶槽28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容器、一个充满积蓄的加压囊或使用其他收集渗透水的方法。典型的桶槽28具有一个桶栓以允许使用者移出所收集的渗透水。膜22有相当低的孔隙率,将会产生明显的压降。欲增加渗透水的压力,渗透泵30将与过滤器22及桶槽28相连结。渗透泵30具有一个与膜22的盐水出口34相连结的盐水入口32,及具有与排水管相连结的盐水出口36。虽然描述了排水管,但据了解出口34可能绕回膜22的入口或反渗透统的另外单元而不使用排水管。泵30也具有与膜22的渗透出口40相连结的渗透入口38,及具有与桶槽28相连结的渗透出口42。渗透泵30藉由来自膜22的盐水压力传动,以增加被供给至桶槽28的渗透水的压力。膜22的盐水出口34较佳是借节流阀29而与泵30的盐水入口32相连结。节流阀29可明显降低流进泵30的盐水流速。如另一个具体实施例,节流阀是并入泵30中的盐水入口32。如图2至图7所示,渗透泵30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泵30较佳具有一个与边端部件46组装的缸体44,该边端部件是以螺丝旋入外壳48。缸体44也包含有内腔室50及52。腔室50包含盐水口32及36。同样地,外壳48也包含有出入口38及42。配件53插入出入口,与外壳48及腔室50相连结。还有易挠曲的橡皮管附着在配件54上,以将泵30和膜22、以及桶槽28和排水管相连结。泵30具有内部易挠曲的隔膜54,其可用来分离渗水腔室56及盐水腔室58。渗透腔室56内的水的出入,藉由分别位于渗透口38及42的单向阀60及62来控制。在盐水腔室58内有阀的连接组件64。而与盐水出口36相关连的阀66将被连接组件64移动。隔膜54及外壳48两者的较佳构成材料,应为当水被泵抽经腔室56时不致污染渗透水的材料。隔膜54也应完全地将连结组件64与渗透腔室56密封住,故组装成分不会污染渗透水。很重要的是,经密封的腔室56将避免经由泵而污染水。另外,因为泵30藉由盐水来传动,本技术的泵30将不致因传统水泵中常发现的油、润滑油或其他物质而污染渗透水。连结组件64包含有连结臂68,使之由栓72成枢轴式地连接至活塞70。活塞70附着至隔膜54上使得隔膜54和活塞70能起移动。连结臂68也藉由栓74成枢轴式地连接至缸体44,且藉由弹簧组件78连接至杠杆76。杠杆76连结至阀66且藉由栓80成枢轴式地连接至缸体44。弹簧组件78包含有被84和86元件固着的压缩弹簧82,其成枢轴式地连接至臂68及杠杆76上。弹簧82能够在如图2的压缩位置及如图3的伸长位置之间移动。杠杆76的末端具有隙缝,可接受阀66的颈部份88。隙缝大于颈88的直径,所以杠杆76的末端可沿阀66而滑动。杠杆76的末端被90及92的阀凸缘固定。阀66也具有使的可在腔室52的沟槽96内滑动的柄94,其允许阀66可在打开及关闭位置间移动。阀66于操作开始是在图2的关闭位置。弹簧82在伸长位置并施加杠杆76一个力量使的保持阀66于关闭位置。关闭阀66可允许盐水流入盐水腔室58中。在渗透腔室56内盐水压力大于渗透水压力,所以由盐水施加于隔膜54的总力将使活塞70移动至外壳48上。隔膜54的移动会减少渗透腔室56的体积,并在腔室56内将渗透水推至出口42而进入桶槽28中。单向阀60的功能避免渗透水被泵抽回至膜22上。当活塞70移向外壳48且泵抽水离开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该装置包括反渗透膜,其中反渗透膜包含流经盐水口的盐水及流经渗水口的盐水,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含排水管,该装置包含外壳和隔膜,所述的外壳且有与反渗透膜的渗透水口相连结的渗透入口、渗透出口、与反渗透膜的盐水口相连结的盐水入口、以及与该排水管相连结的盐水出口;所述的隔膜位于该外壳内且自包含渗透水的渗水腔室分离包含盐水的盐水腔室,其中盐水腔室具有盐水入口及出口的流体传递的功能,渗水腔室则具有渗透入口及出口的流体传递的功能:与盐水出口及隔膜相连结的泵阀,以致盐水充满盐水腔室以使该隔膜及泵渗透水自该渗水腔室移出,该隔膜的移动开启了该泵阀,使得该盐水腔室内的盐水流经该盐水出口至该排水管,此容许渗透水流入该渗水腔室且移动该隔膜,接连而至的隔膜移动关闭了该泵阀,并重复所有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该装置包括反渗透膜,其中反渗透膜包含流经盐水口的盐水及流经渗水口的盐水,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含排水管,该装置包含外壳和隔膜,所述的外壳且有与反渗透膜的渗透水口相连结的渗透入口、渗透出口、与反渗透膜的盐水口相连结的盐水入口、以及与该排水管相连结的盐水出口;所述的隔膜位于该外壳内且自包含渗透水的渗水腔室分离包含盐水的盐水腔室,其中盐水腔室具有盐水入口及出口的流体传递的功能,渗水腔室则具有渗透入口及出口的流体传递的功能:与盐水出口及隔膜相连结的泵阀,以致盐水充满盐水腔室以使该隔膜及泵渗透水自该渗水腔室移出,该隔膜的移动开启了该泵阀,使得该盐水腔室内的盐水流经该盐水出口至该排水管,此容许渗透水流入该渗水腔室且移动该隔膜,接连而至的隔膜移动关闭了该泵阀,并重复所有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膜藉由连接组件与泵阀相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高效反渗透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郭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鹏凯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