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279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反渗透元件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组,该反渗透膜组包括:进水隔网,所述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与进水隔网相联接;纯水导布,该纯水导布第一端面与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配合联接;第二反渗透膜片,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与纯水导布第二端面配合联接;上述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该元件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使用寿命。

A reverse osmosis el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verse osmosis elem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in which the reverse osmosis element comprises a central pipe, one end of the central pipe is an inlet end, and a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wall of the central pipe; at least on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group,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diaphragm, one end of the water inlet diaphragm is connected with the periphery wall of the central pipe; and the first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heet, the first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heet. The front face of the osmosis diaphragm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diaphragm; the first end face of the pure water conductive cloth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verse face of the first reverse osmosis diaphragm; the second reverse face of the second reverse osmosis diaphrag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face of the pure water conductive cloth; the aforementioned water inlet diaphragm, the first reverse osmosis diaphragm, the pure water conductive cloth and the second reverse osmosis diaphragm are wound around the central tube, and the second reverse osmosis diaphragm is Compon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反渗透净水机是目前在国内家用净水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的反渗透膜元件大多采用传统的卷制工艺,即将纯水导布,内嵌有浓水格网的反渗透膜袋叠加构成的反渗透膜组缠绕卷制在中心管上。该方法卷制形成的反渗透膜元件侧面一端为原水进水,原水在压力作用下经过膜片净化后,纯水从膜袋内部流经纯水导布汇集到带孔的中心管流出,没过滤的浓水从膜元件的另一个侧面流出。这种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方向和浓水排出的方向一致,但是膜元件内部流道宽,流程短,导致内部水流速度慢,膜表面容易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水中污染物易在膜表面沉积并污染,降低了膜元件的脱盐率和水通量,最终导致膜元件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渗透元件,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组,该反渗透膜组包括:进水隔网,所述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与进水隔网相联接;纯水导布,该纯水导布第一端面与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配合联接;第二反渗透膜片,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与纯水导布第二端面配合联接;上述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靠近中心管的竖向边及远离中心管的竖向边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带,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设置有第二防水胶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的一横向边设置有第五防水胶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导布一端面靠近中心管的竖向边及远离中心管的竖向边设置有第三防水胶带,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设置有第四防水胶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导布一端面的一横向边设置有第六防水胶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元件的制备方法,S1、将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S2、在进水隔网上方放置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朝向进水隔网,然后在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的靠近及远离中心管的两个竖向部打胶形成第一防水胶带;S3、在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上放置纯水导布;S4、在纯水导布上方放置第二反渗透膜片,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朝向纯水导布,在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打胶形成第二防水胶带;S5、将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S2中:在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的一横向边也打胶形成第五防水胶带,该第五防水胶带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防水胶带相联接。本专利技术再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元件的制备方法,S1、将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S2、在进水隔网上方放置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朝向进水隔网;S3、在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上放置纯水导布,在纯水导布一端面靠近中心管的竖向边及远离中心管的竖向边打胶形成第三防水胶带;S4、在纯水导布上方放置第二反渗透膜片,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朝向纯水导布,在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打胶形成第二防水胶带;S5、将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S3中:在纯水导布一端面的一横向边也打胶形成第六防水胶带,该第六防水胶带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三防水胶带相联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反渗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中心管集中进水,水量大,均匀分布流进膜片,压力损失小,水通量大;2、原水水流方向无死角,不易结垢;3、纯水流程短,阻力小,流速快,通量大;4、纯水直接从侧面大面积排出,无死角,易排空,不会有长时间停留的死水。出水更干净;5、纯水直接从侧面大面积排出,不会在内部兜气,膜片制水通量更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中心管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中心管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反渗透元件,包括:中心管10,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11,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12,也就是说,原水从中心管的一端口进水,然后从侧壁的出水口流出;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组,该反渗透膜组包括:进水隔网20,所述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这样便于后续工序的卷绕;第一反渗透膜片30,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与进水隔网相联接;纯水导布40,该纯水导布第一端面与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31配合联接;第二反渗透膜片50,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与纯水导布第二端面配合联接,反之,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正面51朝上,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上述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在卷绕的时候,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正面朝向中心管进行卷绕。也就是说:该反渗透元件可以两个或者更多反渗透膜组形成,每个反渗透膜组的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相联接后卷绕在中心管外周。为了使水流流向的限定,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靠近中心管的竖向边32及远离中心管的竖向边33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带61,这样可以使纯水从两个横向边流出,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52设置有第二防水胶带62,这样使浓水从远离中心管一侧的竖向部流出。本实施例还可以: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的一横向边34设置有第五防水胶带65,第五防水胶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防水胶带相连接,这样就可以使纯水只从一个横向边流出。上述实施例中反渗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可以如下:S1、将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S2、在进水隔网上方放置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朝向进水隔网,然后在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的靠近及远离中心管的两个竖向部打胶形成第一防水胶带;S3、在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上放置纯水导布;S4、在纯水导布上方放置第二反渗透膜片,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朝向纯水导布,在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打胶形成第二防水胶带;S5、将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S2中:在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的一横向边也打胶形成第五防水胶带,该第五防水胶带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防水胶带相联接。当然在最后可以卷绕一圈带孔的胶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反渗透元件,包括:中心管10,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11,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12,也就是说,原水从中心管的一端口进水,然后从侧壁的出水口流出;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组,该反渗透膜组包括:进水隔网20,所述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这样便于后续工序的卷绕;第一反渗透膜片30,该第一反渗透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组,该反渗透膜组包括:进水隔网,所述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与进水隔网相联接;纯水导布,该纯水导布第一端面与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配合联接;第二反渗透膜片,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与纯水导布第二端面配合联接;上述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组,该反渗透膜组包括:进水隔网,所述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与进水隔网相联接;纯水导布,该纯水导布第一端面与第一反渗透膜片的反面配合联接;第二反渗透膜片,该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与纯水导布第二端面配合联接;上述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靠近中心管的竖向边及远离中心管的竖向边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带,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设置有第二防水胶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反面的一横向边设置有第五防水胶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导布一端面靠近中心管的竖向边及远离中心管的竖向边设置有第三防水胶带,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设置有第四防水胶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渗透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导布一端面的一横向边设置有第六防水胶带。6.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反渗透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将进水隔网一端与中心管周壁相联接;S2、在进水隔网上方放置第一反渗透膜片,该第一反渗透膜片的正面朝向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阳杨绍炜刘荣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