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48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光通信器件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旋转台上方的滑动件,所述旋转台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夹紧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夹紧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供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尾纤绕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光通信器件的尾纤施加横向、轴向拉力,以及扭力,从而对光通信器件的尾纤进行拉力及扭力测试,无需多台测试设备,测试效率更高;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Tail Fiber Te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erformance testing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provides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tail fiber te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upporting member fixed on the base, a rotating table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d a sliding member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member and above the rotating table. The side of the rotating table is provided for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clamped vertically, and the sliding part is used for winding the tail fiber of t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xert transverse, axial tension and torsion on the tail fibers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s, thereby testing the tail fibers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tension and torsion, without multiple testing equipment, and has higher testing efficiency; moreover, the tes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器件性能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光通信器件在通信领域中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光通信器件的光口通常会耦合一段尾纤,使得光通信器件的光能最大功率地传输至光纤中。在光通信器件性能测试中,需要对光通信器件尾纤进行拉力及扭力测试,具体地,对尾纤施加轴向、横向的拉力,以及扭力使得光通信器件尾纤或使尾纤耦合处受力,并测试此时光通信器件发射或接受的光功率,与未对尾纤施力时的光功率进行对比,需满足1db以内的光功率差值。现有的测试装置大多只能对尾纤施加轴向的拉力,或只能对尾纤施加横向的拉力,或只能对尾纤施加扭力,即在同一测试装置中无法对尾纤施加轴向、横向的拉力以及扭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同一测试装置无法对尾纤施加轴向、横向的拉力以及扭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旋转台上方的滑动件,所述旋转台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夹紧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夹紧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供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尾纤绕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撑件上下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呈扁平状,所述旋转台的侧面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夹紧件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沿水平方向布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撑件上下移动的调节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且可相对所述调节板上下移动的弯角件,所述滑动件竖直固定于所述弯角件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支撑件对应的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槽对应的固定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对调节孔,所述弯角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调节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法兰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法兰座上的螺杆轴承,所述螺杆轴承还与所述旋转台的底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沿其周向开设有呈U型的滑槽,所述尾纤绕设于所述滑槽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旋转台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紧固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台向外延伸设置有凸起,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凸起转动的固定柱。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通过设置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件、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旋转台,以及设置于支撑件上且位于旋转台上方的滑动件,其中,在旋转台的侧面设置有夹紧件,该夹紧件用于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夹紧光通信器件,滑动件用于供光通信器件的尾纤绕设,进而可实现对光通信器件的尾纤施加横向、轴向拉力,以及扭力,从而对光通信器件的尾纤进行拉力及扭力测试,无需多台测试设备,测试效率更高;另外,本技术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的俯视图。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底座;2-支撑件;21-第一固定孔;22-第二固定孔;23-限位台阶;3-旋转台;31-第一连接孔;32-第二连接孔;33-第三连接孔;34-水平面;35-竖直面;4-滑动件;41-滑槽;5-夹紧件;6-调节板;61-第一侧板;62-第二侧板;63-中间板;631-第一调节槽;632-第二调节槽;7-弯角件;8-法兰座;9-螺杆轴承;10-光通信器件;11-脚垫;12-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其包括底座1、支撑件2、旋转台3和滑动件4。其中,支撑件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旋转台3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滑动件4设置于支撑件2上且位于旋转台3的上方,该滑动件4用于供光通信器件10的尾纤绕设,在旋转台3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夹紧光通信器件10的夹紧件5。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对光通信器件10的尾纤施加横向、轴向拉力,以及扭力,从而对光通信器件10的尾纤进行拉力及扭力测试,无需多台测试设备,测试效率更高;同时,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具体地,当需要对尾纤施加横向拉力时,通过夹紧件5将光通信器件10沿水平方向夹紧于旋转台3上,尾纤向上延伸至滑动件4并绕设在滑动件4上,并在尾纤的末端施加作用力;当需要对尾纤施加轴向拉力时,通过夹紧件5将光通信器件10沿竖直方向夹紧于旋转台3上,尾纤向上延伸至滑动件4并绕设在滑动件4上,并在尾纤的末端施加作用力;当需要对尾纤施加扭力时,通过夹紧件5将光通信器件10沿竖直方向夹紧于旋转台3上,尾纤向上延伸至滑动件4并绕设在滑动件4上,并在尾纤的末端施加作用力,转动旋转台3使尾纤扭动。可选地,在尾纤的末端施加的作用力可以是在尾纤末端挂设的砝码。可以理解的是,当对尾纤施加横向拉力、轴向拉力或扭力一段时间后,即可测试尾纤被施加作用力之后的光通信器件10的光功率,并与尾纤被施加作用力之前的光通信器件10的光功率对比,如果两者的差值在1dm的差值范围内,则光通信器件10通过对应的测试。可选地,底座1为板状结构,支撑件2为杆状结构,并通过支撑座和多个螺钉固定于底座1上。在具体应用中,支撑件2套设于支撑座内且与支撑座紧密配合,支撑座通过多个螺钉固定于底座1上,进而实现支撑件2固定于底座1上。其中,通常采用三个螺钉将支撑座固定于底座1上,三个螺钉呈正三角型布置,以便于将支撑座牢固地固定于底座1上。在一实施例中,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旋转台上方的滑动件,所述旋转台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夹紧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夹紧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供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尾纤绕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旋转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旋转台上方的滑动件,所述旋转台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夹紧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夹紧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供所述光通信器件的尾纤绕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撑件上下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呈扁平状,所述旋转台的侧面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夹紧件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沿水平方向布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通信器件尾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且可相对所述支撑件上下移动的调节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且可相对所述调节板上下移动的弯角件,所述滑动件竖直固定于所述弯角件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志郑业勇庄礼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