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26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CB板零件,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所述PCB板包括多个单体PCB板本体,相邻单体PCB板本体间通过接插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PCB板采用整体式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PCB板通过拼装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拼装符合具体面积要求的PCB板结构,避免整体式PCB板连接其他部件时具有未利用空间,减少PCB板空间的浪费。

A New PCB Boar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PCB board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PCB board structure. The PCB board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onomer PCB boards, and the adjacent monomer PCB boards ar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plugs.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integral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PCB board, and the PCB boar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by assembling method, so that the PCB board structure meeting the specific area requirements can be assembled according to needs, thus avoiding unused space when the integral PCB board connects other components, and reducing the waste of the space of the PCB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PCB板零件,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PCBA设计中,在一块PCB板上,电子元器件的布置常常是集中在某一区域,常规PCB板是一整块板,这就造成传统PCB板上有一些区域是不能被利用的,这就造成了PCB板上空间的浪费,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新型PCB板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拼装式的新型PCB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所述PCB板包括多个单体PCB板本体,相邻单体PCB板本体间通过接插件相连接。所述单体PCB板本体间设有用于相邻单体PCB板本体定位的定位部件,两个相邻所述单体PCB板本体组成单体PCB板本体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槽和定位条,所述定位槽设置在单体PCB板本体组中的其中一个单体PCB板本体上,在单体PCB板本体组中的另一个单体PCB板本体上设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定位槽相配合。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设置单体PCB本体的两侧,所述定位条数量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相同,并且每个第一定位槽或者第二定位槽对应有一个定位条。所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深度都小于单体PCB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一定位槽侧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定位齿条,所述定位条上设有与定位齿条相配合的反向定位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改变了传统PCB板采用整体式设计,本技术PCB板通过拼装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拼装符合具体面积要求的PCB板结构,避免整体式PCB板连接其他部件时具有未利用空间,减少PCB板空间的浪费。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有定位部件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后视图。图4为A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B区域的放大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PCB板,2单体PCB板本体,3接插件,4定位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中单体PCB板本体只是一个名称,各个单体PCB板本体可能尺寸是不同的,具体板件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PCB板1包括多个单体PCB板本体2,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通过接插件3相连接;本技术改变了传统PCB板1采用整体式设计,本技术PCB板1通过拼装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拼装符合具体面积要求的PCB板1结构,避免整体式PCB板1连接其他部件时具有未利用空间,减少PCB板1空间的浪费;同时本技术接插件3是一种常规部件,在百度百科中具有详细的表述,这里不再赘述,接插件3在本技术中也是充当连通两个单体PCB板本体2的作用。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单体PCB板本体2间设有用于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定位的定位部件4,两个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组成单体PCB板本体2组;定位部件4的设置,为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的连接起到一个一个初步定位的作用,通过与接插件3的配合,更好的实现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的连接,同时也减少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接插件3的晃动而影响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的连通;作为优化的结构,本技术中定位部件4包括定位槽42和定位条41,定位槽42设置在单体PCB板本体2组中的其中一个单体PCB板本体2上,在单体PCB板本体2组中的另一个单体PCB板本体2上设有定位条41,定位条41与定位槽42相配合;通过定位条41与定位槽42的配合,实现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的连接,实际操作中定位槽42与定位条41采用过盈配合,更好的实现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的连接定位。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定位槽42包括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间隔分布,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设置单体PCB本体的两侧,定位条41数量与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相同,并且每个第一定位槽421或者第二定位槽422对应有一个定位条41,这里以上的表述是针对一个单体PCB板本体2来说的,因为在时间操作中可能很多单体PCB板本体2上都设有定位槽42,为了避免混乱,以上的表述是指一个单体PCB板本体2,也就是在其中一个单体PCB板本体2上设有定位槽42,该单体PCB板本体2上定位槽42又分为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在该单体PCB板本体2上的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分别设置在该单体PCB板本体2相对的两侧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得两个定位条41分别与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相连接时,这两个定位条41可以对该单体PCB板本体2具有一定的挤压作用,因为从侧面看相当于两个定位条41是交叉设置的,可以更好地保证相邻单体PCB板本体2间连接更为稳定。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第一定位槽421和第二定位槽422深度都小于单体PCB本体的厚度,使得定位条41可以得到单体PCB板本体2的支撑,使得定位条41可以受到三个方向的支撑,减少定位条41活动方向。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第一定位槽421侧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定位齿条5,定位条41上设有与定位齿条5相配合的反向定位齿6;通过定位齿条5和反向定位齿6的配合,更好的实现相邻单体PCB本体间的定位,也使得相邻单体PCB本体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定位条41采用塑料制品制成,使得定位条41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更好的保证定位条41的安装效果。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多个单体PCB板本体,相邻单体PCB板本体间通过接插件相连接;所述单体PCB板本体间设有用于相邻单体PCB板本体定位的定位部件,两个相邻所述单体PCB板本体组成单体PCB板本体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槽和定位条,所述定位槽设置在单体PCB板本体组中的其中一个单体PCB板本体上,在单体PCB板本体组中的另一个单体PCB板本体上设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定位槽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多个单体PCB板本体,相邻单体PCB板本体间通过接插件相连接;所述单体PCB板本体间设有用于相邻单体PCB板本体定位的定位部件,两个相邻所述单体PCB板本体组成单体PCB板本体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槽和定位条,所述定位槽设置在单体PCB板本体组中的其中一个单体PCB板本体上,在单体PCB板本体组中的另一个单体PCB板本体上设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定位槽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CB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