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0312 阅读:5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及电子产品,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为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热源固定区域;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内部形成有环形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具有高传热密度、高传热速率及均温性良好的特性,使热源所散发出的热量快速的扩散传递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上,从而可避免热量过度集中于各个热源附近的部位,而造成各局部高温情形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及电子产品
本技术属于相变抑制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及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同时伴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功率密度逐渐增大,单一电子电路中多个热源的布置,则会难以避免地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令该热量直接扩散,则会造成热源附近产生热量堆积,致使局部位置的温度过高;针对此种情形,较常见的解决方式是利用一导热率较佳的快速导热元件(例如:热管)以其局部接触于该热源,且该快速导热元件另结合一散热组件(例如:散热片,风扇),利用该快速导热元件将热源的热量传输至远程,并由该散热组件加以散热,如此,虽可减缓热量过度集中,但由于该热源的热量仍会持续地以辐射方式发散,从而难以避免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及电子产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采用传统散热方式散热而存在的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为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热源固定区域;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内部形成有环形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管路通过吹胀工艺形成。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依次叠置,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材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板材通过辊压工艺复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板材包括凸起区域,所述凸起区域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热超导管路位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且所述热超导管路分布的区域与所述凸起区域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超导管路包括若干个第一槽道、第二槽道及连接通孔;所述第一槽道位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所述第二槽道位于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所述连接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板材,且将相邻的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板材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相对应的凸起结构。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所述第一槽道及相邻两所述第二槽道均相隔离,且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二槽道交错平行分布;所述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之间,且将相邻的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横截面的形状均为梯形,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纵截面的形状均为环形。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槽道的横向尺寸与所述第二槽道的横向尺寸相同。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的外表面均设有防腐层。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二者中至少一者为包括至少两种材料层的复合板材。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合板材为包括铜材料层与铝材料层的铜铝复合板材、包括不锈钢材料层与铝材料层的不锈钢铝复合板材、包括铁材料层与铝材料层的铁铝复合板材或包括铝合金材料层与铝材料层的铝合金铝复合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中的所述铝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板材相接触。作为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合板材为通过辊压工艺形成的复合板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至少一个热源及如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所述热源固定于所述热源固定区域内。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及电子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具有高传热密度、高传热速率及均温性良好的特性,使热源所散发出的热量快速的扩散传递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上,从而可避免热量过度集中于各个热源附近的部位,而造成各局部高温情形的发生;同时,在不增加散热装置尺寸重量的前提下,利用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代替传统的导热器件,拥有更大的传热面积和传热效果;所述热超导管路设置为环形,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可以朝任意方向传热,散热性能不受重力及摆放角度等因素的影响。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中第一板材及第三板材二者中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两种材料层的复合板材,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中对应于热超导管路部分的强度大幅提高,抗拉强度>4MPa;在保证足够的强度的前提下,所述相变抑制散热板的总厚度≤1mm,可应用于精密元件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所述相变抑制散热板的外表面为铜层,可以直接进行钎焊或锡焊,便于操作,质量稳定,解决了相变抑制散热板与器件间的焊接问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中的相变抑制散热板的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中具有对应于第一槽道的石墨线路图案的第一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中具有连接通孔的第二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11第一板材111、131第一材料层112、132第二材料层12第二板材13第三板材14热超导管路141第一槽道142第二槽道143连接通孔144对应于第一槽道的石墨线路图案15灌装口16凸起结构17非管路部分18热源固定区域19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至图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1,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1为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1的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1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热源固定区域18;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及电子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为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热源固定区域;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内部形成有环形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为复合板式结构;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的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热源固定区域;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内部形成有环形热超导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为封闭管路,所述热超导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管路通过吹胀工艺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依次叠置,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材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板材通过辊压工艺复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板材包括凸起区域,所述凸起区域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热超导管路位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且所述热超导管路分布的区域与所述凸起区域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超导管路包括若干个第一槽道、第二槽道及连接通孔;所述第一槽道位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所述第二槽道位于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所述连接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板材,且将相邻的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板材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槽道及所述第二槽道相对应的凸起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热超导管路相变抑制散热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槽道及相邻两所述第二槽道均相隔离,且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二槽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居强杨俊强叶汉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