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22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左侧刚连接有安全屋,所述安全门的右侧螺钉安装有脚架,所述安全屋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顶部护板,所述安全屋的右侧内壁上螺钉安装有背架,所述背架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颈架,所述背架的下方安装有腰架,所述安全屋下方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底部空间内置放有气囊,该建筑施工升降机,通过设置的安全屋,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全身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高处坠落带来的冲击力,起到了极强的缓冲作用。

A Construction Li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vator, which includes a lift, the left side of the elevator is just connected with a safety house, the right side screw of the safety door is installed with a scaffold,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afety house is installed with a top guard plate, the right side screw of the safety house is installed with a back fram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ck frame is opened. There are threaded holes, the threads on the threaded holes are connected with a neck rack,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ck rack is installed with a waist rack, the right inner wall under the safe house is fixed with a seat plate, and the bottom space of the seat plate is built with an air bag. The construction elevator can protect the whole body of the staff to a certain extent through the safety house, and can maximize the protection effect. It reduces the impact of falling from high altitude and plays a very strong cushioning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
技术介绍
升降机,升降作业平台是一种多功能升降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轨式、曲臂式,剪叉式、链条式、装卸平台等。已知中国公开专利公开号为CN207090721U的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机箱和位于升降机机箱下方的第一缓冲板,第一缓冲板上开设有圆环型腔室,且圆环型腔室的内部放置有圆形型腔室侧壁滑动连接的固定圆环,固定圆环的底部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底端固定在圆环型腔室底部内壁上的第一压缩弹簧,升降机机箱的底部焊接有第二缓冲板,且第二缓冲板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圆型放置槽,圆型放置槽的内部等间距放置有多个底端固定在第一缓冲板顶部的第二压缩弹簧,本技术在升降机机箱的底部加装了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可以对地面所给的反作用力进行多级缓冲,避免了升降机机箱因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而发生损坏。但是上述升降机在使用时,其缓冲结构也仅仅只能起到保护升降机的作用,一旦升降机在高空中作业出现问题或者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升降机无法被控制,直接从高处坠落,其缓冲结构无法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从高空坠落十分容易导致颈部和腰部受伤,且颈部或腰部受伤引起的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具备在一定程度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等优点,解决了一旦出现升降机损坏或失去控制的情况,无法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的问题,并且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高空坠落对工作人员带来的损害。(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左侧刚连接有安全屋,所述安全屋的左侧铰接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与安全屋之间安装有锁扣,所述安全门的右侧螺钉安装有脚架,所述脚架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垂直对称的脚槽,所述脚槽的内壁上粘贴有一圈海绵垫,所述脚槽的底部设置有与脚架底部端连接的脚带,所述安全屋的内腔开设有空腔,所述安全屋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顶部护板,所述安全屋的右侧内壁上螺钉安装有背架,所述背架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头枕,所述背架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颈架,所述颈架的两侧开设有气囊槽,所述气囊槽的内腔中粘接有颈气囊,所述背架的下方安装有腰架,该腰架包括硬腰带和软腰带,所述背架的下方开设有腰带槽,所述腰带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硬腰带,所述腰带槽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架设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上缠绕软腰带,所述软腰带和硬腰带远离腰带槽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软腰带和硬腰带的连接处贯穿有腰带扣,所述腰带扣的固定扣缝制在硬腰带的外表面上,所述腰带扣的一端贯穿固定扣并连接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位于硬腰带的内部,且第二滚筒与软腰带相互缠绕,所述安全屋下方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柱,所述座板的底部空间内置放有气囊。优选的,所述安全屋的底部与升降机左侧的下方之间架设并相互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横板、立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右侧与升降机相焊接,所述底板的左侧与立板相焊接,所述立板的顶部与横板的左侧相焊接,所述横板的右侧与安全屋相焊接。优选的,所述头枕与顶部护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大小略大于人头部的大小,且间隙的形状与人头部的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座板为软板,且座板的正面和背部也与安全屋的内壁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顶部护板为弹力海绵板,所述背架为软架。(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施工升降机,通过设置的安全屋,工作人员在进入到升降机内时,可以将货物放置在升降机内,然后自身进入到安全屋内,因而可以避免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没有足够时间进入到安全屋,并且通过安全屋内设置的背架、顶部护板、座板气囊和脚架,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全身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高处坠落带来的冲击力,起到了极强的缓冲作用。2、该建筑施工升降机,通过通过颈架和软腰带以及硬腰带的设计,能够对工作人员的颈部和腰部起到固定的作用,并且颈架采用的气囊和腰架的腰带扣,能够使工作人员的颈部和腰部紧密与颈架和腰架连接,从而避免出现因为高处坠落,导致的颈部或腰部折断的情况,从而能够降低全身瘫痪情况的发生几率,并且工作人员的头部通过头枕和顶部护板之间的空隙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工作人员的头部乱动,起到保护工作人员头部的作用,通过脚架内的海绵垫、脚槽和脚带,工作人员在使用脚架时,能够将膝盖或者足部放置在其内,放入膝盖时,工作人员可将足部放置在脚柱上,从而起到保护膝盖或足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透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脚架右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背架以及颈架和软腰带以及硬腰带的左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背架左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腰带扣侧面示意图。图中:1、升降机;2、头枕;3、背架;31、颈架;32、颈气囊;33、气囊槽;34、腰带扣;341、固定扣;342、第二滚筒;35、软腰带;36、硬腰带;37、螺纹孔;38、腰带槽;39、第一滚筒;4、座板;5、加强筋;6、底板;7、立板;8、横板;9、气囊;10、脚柱;11、脚架;111、海绵垫;112、脚槽;113、脚带;12、安全门;13、空腔;14、顶部护板;15、安全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1,升降机1的左侧刚连接有安全屋15,安全屋15的左侧铰接有安全门12,安全门12与安全屋15之间安装有锁扣,安全门12的右侧螺钉安装有脚架11,脚架11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垂直对称的脚槽112,脚槽112的内壁上粘贴有一圈海绵垫111,脚槽112的底部设置有与脚架11底部端连接的脚带113,安全屋15的内腔开设有空腔13,安全屋15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顶部护板14,安全屋15的右侧内壁上螺钉安装有背架3,背架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头枕2,背架3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37,螺纹孔37上螺纹连接有颈架31,颈架31的两侧开设有气囊槽33,气囊槽33的内腔中粘接有颈气囊32,背架3的下方安装有腰架,该腰架包括硬腰带36和软腰带35,背架3的下方开设有腰带槽38,腰带槽38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硬腰带36,腰带槽38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架设有第一滚筒39,第一滚筒39上缠绕软腰带35,软腰带35和硬腰带36远离腰带槽38的一端相互连接,软腰带35和硬腰带36的连接处贯穿有腰带扣34,腰带扣34的固定扣341缝制在硬腰带36的外表面上,腰带扣34的一端贯穿固定扣341并连接有第二滚筒342,第二滚筒342位于硬腰带36的内部,且第二滚筒342与软腰带35相互缠绕,安全屋15下方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座板4,座板4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柱10,座板4的底部空间内置放有气囊9。安全屋15的底部与升降机1左侧的下方之间架设并相互连接有加强筋5,加强筋5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1)的左侧刚连接有安全屋(15),所述安全屋(15)的左侧铰接有安全门(12),所述安全门(12)与安全屋(15)之间安装有锁扣,所述安全门(12)的右侧螺钉安装有脚架(11),所述脚架(11)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垂直对称的脚槽(112),所述脚槽(112)的内壁上粘贴有一圈海绵垫(111),所述脚槽(112)的底部设置有与脚架(11)底部端连接的脚带(113),所述安全屋(15)的内腔开设有空腔(13),所述安全屋(15)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顶部护板(14),所述安全屋(15)的右侧内壁上螺钉安装有背架(3),所述背架(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头枕(2),所述背架(3)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37),所述螺纹孔(37)上螺纹连接有颈架(31),所述颈架(31)的两侧开设有气囊槽(33),所述气囊槽(33)的内腔中粘接有颈气囊(32),所述背架(3)的下方安装有腰架,该腰架包括硬腰带(36)和软腰带(35),所述背架(3)的下方开设有腰带槽(38),所述腰带槽(38)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硬腰带(36),所述腰带槽(38)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架设有第一滚筒(39),所述第一滚筒(39)上缠绕软腰带(35),所述软腰带(35)和硬腰带(36)远离腰带槽(38)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软腰带(35)和硬腰带(36)的连接处贯穿有腰带扣(34),所述腰带扣(34)的固定扣(341)缝制在硬腰带(36)的外表面上,所述腰带扣(34)的一端贯穿固定扣(341)并连接有第二滚筒(342),所述第二滚筒(342)位于硬腰带(36)的内部,且第二滚筒(342)与软腰带(35)相互缠绕,所述安全屋(15)下方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座板(4),所述座板(4)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柱(10),所述座板(4)的底部空间内置放有气囊(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1)的左侧刚连接有安全屋(15),所述安全屋(15)的左侧铰接有安全门(12),所述安全门(12)与安全屋(15)之间安装有锁扣,所述安全门(12)的右侧螺钉安装有脚架(11),所述脚架(11)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垂直对称的脚槽(112),所述脚槽(112)的内壁上粘贴有一圈海绵垫(111),所述脚槽(112)的底部设置有与脚架(11)底部端连接的脚带(113),所述安全屋(15)的内腔开设有空腔(13),所述安全屋(15)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顶部护板(14),所述安全屋(15)的右侧内壁上螺钉安装有背架(3),所述背架(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头枕(2),所述背架(3)的上方开设有螺纹孔(37),所述螺纹孔(37)上螺纹连接有颈架(31),所述颈架(31)的两侧开设有气囊槽(33),所述气囊槽(33)的内腔中粘接有颈气囊(32),所述背架(3)的下方安装有腰架,该腰架包括硬腰带(36)和软腰带(35),所述背架(3)的下方开设有腰带槽(38),所述腰带槽(38)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硬腰带(36),所述腰带槽(38)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架设有第一滚筒(39),所述第一滚筒(39)上缠绕软腰带(35),所述软腰带(35)和硬腰带(36)远离腰带槽(38)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软腰带(35)和硬腰带(36)的连接处贯穿有腰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全南建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