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15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39
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它包括用螺栓固定、对称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两个相同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为门型的结构,在每一个支架的内开裆的侧面对称设置固定有导轨,在所述的导轨上设置有滑块,在每一个滑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动轴承,在每一个滑动轴承内可转动地设置一根支撑轴,在每一个支撑轴向内的端部固定安装一个转盘,在每一个支架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在其中一个滑块的外侧固定安装一个马达支架,马达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轴通过连接器与所在部位的支撑轴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较好,翻转工件的效率较高、且具有劳动强度较低的优点。

A Turning-over Device for Machining Large Steel Components

A turning-over device made of large steel components includes two identical brackets fixed and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the base by bolts. The bracket is a door-shaped structure. A fixed guide rail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inner crotch of each bracket, a slide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a sliding bearing is arrang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each slide block, and a sliding bearing is arrang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each slide block. A supporting shaft is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movable bearing, and a turntable is fixed at the end of each supporting axis. A worm wheel and worm reducer is fixed at the middle of the top of each support, and a motor bracket is fixed at the outer side of one of the sliders. A hydraulic motor is fixed on the motor bracket, and the hydraulic motor shaft is supported by the connector and its position. The supporting shaft is connected and fixed, an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universality, high efficiency of turning over workpiece and low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翻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场馆、火车站房等大跨度钢结构工程以及超高层钢结构领域的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代超大跨度、超高层钢结构越来越多,结构杆件截面边长≥1.5m的大型箱型、日字型、目字型构件以及外廓尺寸为矩形的大型复杂钢桁架的构件越来越多,在此类钢结构构件加工过程中,构件的组装、焊接、无损检测、涂装等多道工序均需对构件进行多次翻身操作。传统的构件翻身方法,是在构件上焊接多块耳板,通过钢丝绳将耳板与吊钩相连,利用耳板与构件的偏心角度,吊起构件后使构件处于倾斜状态,利用构件自重,而达到翻身的目的。此翻身方法对于小型构件加工较为适用,操作比较灵活,但对于大型构件翻身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型钢构件由于其自重大、翻身耳板与构件之间需全熔透焊接也可以承受其翻身荷载,这对构件母材内部质量影响较大;2、大型钢构件由于其截面大,采用传统的耳板翻身时,由于其重心不易控制,易造成构件与胎架剧烈碰撞,使构件主体变形及损伤,同时也会对构件牛腿及其他辅件定位尺寸造成偏差,影响构件外观尺寸质量;3、大型钢构件翻身时,仅由钢丝绳对其起到牵引作用,在其过大的自重影响下,构件会由于惯性产生翻身操作过快,对钢丝绳及吊钩的冲击作用较大,如操作不当极宜对钢丝绳及吊钩造成损伤或破坏,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4、对于复杂的构件,其组装、焊接等工序需进行多次翻身,其翻身次数的增加将使构件加工效率降低,且安全风险增加;5、构件翻身完成后,需对多块耳板进行割除,割除耳板时如离构件较远,将增加过多的打磨时间,降低加工效率;如离构件较近,易割伤构件母材,对构件造成永久缺陷。为此,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号201110087422.3,授权公告号CN102162302B,名称为《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公开了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陷的技术,但是,该技术中的构件翻身主要依赖于圆盘主体,而圆盘主体的主要尺寸是由具体的钢结构相关尺寸决定的,所以,存在通用性较差的缺陷,此外,该技术中还存在劳动效率较低以及劳动强度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克服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满足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的需要。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大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它包括底座(1),用螺栓(3)固定、对称地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个相同的支架(2),所述的支架(2)为门型的结构,在每一个支架(2)的内开裆的侧面对称设置固定有导轨(4),在所述的导轨(4)上设置有滑块(5),所述的滑块(5)具有沿导轨(4)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自由度,而无其它方向的自由度,在每一个滑块(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动轴承(6),在每一个滑动轴承(6)内可转动地设置一根支撑轴(7),在每一个支撑轴(7)向内的端部固定安装一个转盘(8),在每一个支架(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11)蜗轮的轴心线与支架(2)的对称轴线重合,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11)的蜗轮中心制有贯通的通孔,在该所述的通孔内固定设置有丝杠螺母,在该丝杠螺母内、以螺纹配合的方式设置有丝杠(13),所述的丝杠(13)下端具有法兰(17),在法兰(17)上部丝杠(13)的外圆上套接安装有平面轴承(10),所述的平面轴承(10)的外圆套接在轴承壳(9)内,所述的轴承壳(9)固定安装在所在位置的滑块(5)的上平面上,在其中一个滑块(5)的外侧固定安装一个马达支架(14),所述的马达支架(14)上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15),液压马达(15)轴通过连接器(16)与所在部位的支撑轴(7)连接固定,在每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的输入轴上连接一个电机(12),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钢结构件,两个支架(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待加工的钢结构件放置在两个支架(2)中间的底座(1)上面,需要翻身时,调节两个支架(2)靠近钢结构件的两端,通过工艺手段使钢结构件的两端与所在端的转盘(8)固定,此时,同时开动两个电机(12),使滑块(5)同时上升,使钢结构件的最低点处脱离底座(2),此时在开动液压马达(15),从而可以带动整个工件翻转,由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以及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较好,翻转工件的效率较高、且具有劳动强度较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中所示:1是底座、2是支架、3是螺栓、4是导轨、5是滑块、6是滑动轴承、7是支撑轴、8是转盘、9是轴承壳、10是平面轴承、11是蜗轮蜗杆减速器、12是电机、13是丝杠、14是马达支架、15是液压马达、16是连接器、17是法兰。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它包括底座(1),用螺栓(3)固定、对称地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个相同的支架(2),所述的支架(2)为门型的结构,在每一个支架(2)的内开裆的侧面对称设置固定有导轨(4),在所述的导轨(4)上设置有滑块(5),所述的滑块(5)具有沿导轨(4)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自由度,而无其它方向的自由度,在每一个滑块(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动轴承(6),在每一个滑动轴承(6)内可转动地设置一根支撑轴(7),在每一个支撑轴(7)向内的端部固定安装一个转盘(8),在每一个支架(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11)蜗轮的轴心线与支架(2)的对称轴线重合,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器(11)的蜗轮中心制有贯通的通孔,在该所述的通孔内固定设置有丝杠螺母,在该丝杠螺母内、以螺纹配合的方式设置有丝杠(13),所述的丝杠(13)下端具有法兰(17),在法兰(17)上部丝杠(13)的外圆上套接安装有平面轴承(10),所述的平面轴承(10)的外圆套接在轴承壳(9)内,所述的轴承壳(9)固定安装在所在位置的滑块(5)的上平面上,在其中一个滑块(5)的外侧固定安装一个马达支架(14),所述的马达支架(14)上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15),液压马达(15)轴通过连接器(16)与所在部位的支撑轴(7)连接固定,在每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的输入轴上连接一个电机(12),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钢结构件,两个支架(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它包括底座(1),用螺栓(3)固定、对称地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个相同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为门型的结构,在每一个支架(2)的内开裆的侧面对称设置固定有导轨(4),在所述的导轨(4)上设置有滑块(5),在每一个滑块(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动轴承(6),在每一个滑动轴承(6)内可转动地设置一根支撑轴(7),在每一个支撑轴(7)向内的端部固定安装一个转盘(8),在每一个支架(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在其中一个滑块(5)的外侧固定安装一个马达支架(14),所述的马达支架(14)上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15),液压马达(15)轴通过连接器(16)与所在部位的支撑轴(7)连接固定,在每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的输入轴上连接一个电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它包括底座(1),用螺栓(3)固定、对称地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个相同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为门型的结构,在每一个支架(2)的内开裆的侧面对称设置固定有导轨(4),在所述的导轨(4)上设置有滑块(5),在每一个滑块(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动轴承(6),在每一个滑动轴承(6)内可转动地设置一根支撑轴(7),在每一个支撑轴(7)向内的端部固定安装一个转盘(8),在每一个支架(2)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在其中一个滑块(5)的外侧固定安装一个马达支架(14),所述的马达支架(14)上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15),液压马达(15)轴通过连接器(16)与所在部位的支撑轴(7)连接固定,在每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11)的输入轴上连接一个电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运新张海云薛红燕李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玖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