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05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吸能机构,支撑板远离吸能机构的一侧设有防撞板,防撞板与支撑板之间中间位置设有榫卯减震机构,防撞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受力板,榫卯减震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的底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加强板,加强板顶端的一侧设有定位套,加强板的上方设有与壳体相配合的锁位板,锁位板与加强板之间设有若干支撑弹性柱,锁位板的内部设有斜纹槽,斜纹槽的内部穿插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斜纹杆,斜纹杆远离斜纹槽的一端设有减震板,减震板内部的一侧设有减震槽。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板、防撞板、吸能机构和受力板,进而使设备更加灵活、更加实用。

A Structurally Stable Anti-Collision Beam with High Strengt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collision beam with high strength and stabl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n energy absorption mechanism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an anti-collision plate on one side far from the energy absorption mechanism, a mortise and tenon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on the middle position between the anti-collision plate and the support plate, a force plate matching with the anti-collision plate on one side far from the support plate, and a mortise and tenon shock absorp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a shell and a shell.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ck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reinforcing plate matching with it, the top side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positioning sleeve, the top side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locking plate matching with the shell, a number of supporting elastic column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locking plate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the inside of the lock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twill groove, the inside of the twill groove is inserted with a twill rod matching with it, and the end of the twill rod is equip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ock absorb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groove. Beneficial effect: Through support plate, anti-collision plate, energy absorption mechanism and force plate, the equipment is more flexibl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
技术介绍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防撞梁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现在汽车上使用的防撞梁大都只能保证低速撞击下起到一定缓冲效果。根据专利号CN207433454U,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装置,能够缓冲瞬时冲击力,延长冲击的持续时间,吸收更多碰撞产生的能量,减少车身受损的程度,减小车内乘员受伤的概率,但是没有很好的缓冲能力很循环卸力方式,使设备虽然可以缓冲冲击力,但是结构容易产生破坏,对过于强的冲击力,强度和稳定性不太足够。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吸能机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吸能机构的一侧设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中间位置设有榫卯减震机构,所述防撞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受力板,所述榫卯减震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顶端的一侧设有定位套,所述加强板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锁位板,所述锁位板与所述加强板之间设有若干支撑弹性柱,所述锁位板的内部设有斜纹槽,所述斜纹槽的内部穿插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斜纹杆,所述斜纹杆远离所述斜纹槽的一端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内部的一侧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部穿插设有与所述定位套相配合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锁位板相配合的卸力槽。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称设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远离所述防撞板的一侧设有减震套,所述减震套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减震杆相配合的减震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锁位板与所述减震板的一侧分别均设有加强固定块,两组所述加强固定块之间设有可曲杆,所述可曲杆之间设有防崩断固定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吸能机构包括吸能柱,所述吸能柱的一端设有固定挡板,所述吸能柱远离所述固定挡板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吸能柱的内部设有泄能槽,所述泄能槽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相配合的强力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板与所述防撞板之间设有若干气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均设有与所述吸能机构相配合的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板与所述锁位板之间设有匀力棉垫。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防撞板的一侧设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板、防撞板、吸能机构和受力板,从而使设备更衣更好的进行物理卸力,让设备的防撞性和减震能力更加强劲,通过设置榫卯减震机构、加强板、壳体、锁位板和减震板,从而使设备在受到冲击后可以循环受力,并且让设备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不收损坏,让设备更加防撞不会轻易崩坏的同时更容易使冲击力进行物理散力,进而使设备更加灵活、更加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的吸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的榫卯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吸能机构;3、防撞板;4、榫卯减震机构;5、受力板;6、壳体;7、加强板;8、定位套;9、锁位板;10、支撑弹性柱;11、斜纹槽;12、斜纹杆;13、减震板;14、减震槽;15、定位板;16、卸力槽;17、减震杆;18、减震套;19、减震弹簧;20、加强固定块;21、可曲杆;22、防崩断固定块;23、吸能柱;24、固定挡板;25、安装板;26、泄能槽;27、强力弹簧;28、气囊;29、限位板;30、匀力棉垫;31、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吸能机构2,所述支撑板1远离所述吸能机构2的一侧设有防撞板3,所述防撞板3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中间位置设有榫卯减震机构4,所述防撞板3远离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受力板5,所述榫卯减震机构4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内部的底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顶端的一侧设有定位套8,所述加强板7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壳体6相配合的锁位板9,所述锁位板9与所述加强板7之间设有若干支撑弹性柱10,所述锁位板9的内部设有斜纹槽11,所述斜纹槽11的内部穿插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斜纹杆12,所述斜纹杆12远离所述斜纹槽11的一端设有减震板13,所述减震板13内部的一侧设有减震槽14,所述减震槽14的内部穿插设有与所述定位套8相配合的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锁位板9相配合的卸力槽16。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1、防撞板3、吸能机构2和受力板5,从而使设备更衣更好的进行物理卸力,让设备的防撞性和减震能力更加强劲,通过设置榫卯减震机构4、加强板7、壳体6、锁位板9和减震板13,从而使设备在受到冲击后可以循环受力,并且让设备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不收损坏,让设备更加防撞不会轻易崩坏的同时更容易使冲击力进行物理散力,进而使设备更加灵活、更加实用。实施例二:如图1-3所示,所述防撞板3靠近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对称设有减震杆17,所述减震杆17远离所述防撞板3的一侧设有减震套18,所述减震套18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减震杆17相配合的减震弹簧19,所述锁位板9与所述减震板13的一侧分别均设有加强固定块20,两组所述加强固定块20之间设有可曲杆21,所述可曲杆21之间设有防崩断固定块22连接,所述吸能机构2包括吸能柱23,所述吸能柱23的一端设有固定挡板24,所述吸能柱23远离所述固定挡板24的一端设有安装板25,所述吸能柱23的内部设有泄能槽26,所述泄能槽26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板1相配合的强力弹簧27。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受到冲击力卸力时,减震杆17通过减震弹簧19进行缓冲卸力,同时固定设备避免设备出现错位而产生剪切力,支撑板1通过泄能槽26的强力弹簧27支撑设备正常的强度同时,在受力强力冲击时,强力弹簧27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达到卸力的作用。实施例三:如图1-3所示,所述受力板5与所述防撞板3之间设有若干气囊28,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均设有与所述吸能机构2相配合的限位板29,,所述减震板13与所述锁位板9之间设有匀力棉垫30,所述支撑板1远离所述防撞板3的一侧设有加强筋31。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吸能机构(2),所述支撑板(1)远离所述吸能机构(2)的一侧设有防撞板(3),所述防撞板(3)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中间位置设有榫卯减震机构(4),所述防撞板(3)远离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受力板(5),所述榫卯减震机构(4)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内部的底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顶端的一侧设有定位套(8),所述加强板(7)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壳体(6)相配合的锁位板(9),所述锁位板(9)与所述加强板(7)之间设有若干支撑弹性柱(10),所述锁位板(9)的内部设有斜纹槽(11),所述斜纹槽(11)的内部穿插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斜纹杆(12),所述斜纹杆(12)远离所述斜纹槽(11)的一端设有减震板(13),所述减震板(13)内部的一侧设有减震槽(14),所述减震槽(14)的内部穿插设有与所述定位套(8)相配合的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锁位板(9)相配合的卸力槽(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吸能机构(2),所述支撑板(1)远离所述吸能机构(2)的一侧设有防撞板(3),所述防撞板(3)与所述支撑板(1)之间中间位置设有榫卯减震机构(4),所述防撞板(3)远离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受力板(5),所述榫卯减震机构(4)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内部的底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顶端的一侧设有定位套(8),所述加强板(7)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壳体(6)相配合的锁位板(9),所述锁位板(9)与所述加强板(7)之间设有若干支撑弹性柱(10),所述锁位板(9)的内部设有斜纹槽(11),所述斜纹槽(11)的内部穿插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斜纹杆(12),所述斜纹杆(12)远离所述斜纹槽(11)的一端设有减震板(13),所述减震板(13)内部的一侧设有减震槽(14),所述减震槽(14)的内部穿插设有与所述定位套(8)相配合的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锁位板(9)相配合的卸力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3)靠近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对称设有减震杆(17),所述减震杆(17)远离所述防撞板(3)的一侧设有减震套(18),所述减震套(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知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彤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