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82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包括注塑机构、成型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成型机构包括下导轨,下导轨上滑动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顶部设有下模,下导轨上方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顶部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下方通过竖直的导杆连接有上模,且导杆穿过安装板后通过固定有螺母,导杆外套设有复位弹簧,安装板与上模顶面间均布有气囊;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成型腔,且上模顶部设有注塑口;上模底面四角均布有定位凸块,下模顶部设有定位口;注塑机构设置在定位口上方,取料机构包括上导轨,上导轨固定在成型机构一侧,上导轨上滑动有取料机械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很高,能够快速的进行上模和下模的分合操作以及工件取出操作,有效提高产量。

An Automa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injection machine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n injection mechanism, a forming mechanism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form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ower guide rail, a movable support sliding on the lower guide rail, a lower die on the top of the movable support, a mounting support bracket above the lower guide rail, a mounting plate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mounting support, an upper die connected under the mounting plate through a vertical guide rod, and a guide rod.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plate, nuts are fixed, the guide rod j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reset spring, and air bags are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die is matched with the lower die to form a forming cavity,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die is equipped with injection moulding ports; positioning bumps are distribu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and positioning ports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the injection moulding mechanism is located above the positioning ports, and the material tak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upper guide rail, and the upper guide rail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forming mechanism, a feeding manipulator slides on the upper guide rail.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can quickly perform the splitting opera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and the removal operation of the workpiec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具内腔,塑料材料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成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是目前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注塑成型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现有的注塑机模具主要是通过上模和下模配合密封形成成型腔,之后通过上模的注塑孔注入高温熔融状态下的塑料材料,之后在成型腔内冷却成型,成型后卸下上模,然后人工或机械手取出工件。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上模和下模需要频繁的分合操作,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限制了产量;另外由于需要在上模全部取出后,才能方便的取出工件,导致整个生产线效率不高;另外,目前成型后的取料操作还十分依赖人工进行,效率不高,由于注塑后工件仍有余温,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注塑机生产线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该注塑机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能够快速的进行上模和下模的分合操作以及工件取出操作,有效提高产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包括注塑机构、成型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导轨,所述下导轨上滑动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通过第一滑动电机驱动滑动,所述移动支架顶部设有下模,所述下导轨上方设有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通过竖直的导杆连接有上模,且导杆穿过安装板后通过螺纹结构固定有螺母,所述导杆外套设有将所述上模往上拉的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板与上模顶面间均布有气囊,且气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充放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配合形成成型腔,且上模顶部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底面四角均布有定位凸块,所述下模顶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定位口;所述注塑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口上方用于注塑,所述取料机构包括上导轨,所述上导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成型机构一侧,且上导轨上通过第二滑动电机驱动滑动有取料机械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气囊的充放气,在下模到达指定位置准备开始注塑时,驱动电机控制气囊充气,使得上模压紧下模形成成型腔,保证密封,开始注塑成型;成型后,驱动电机控制气囊放气,在气囊和复位弹簧作用下将上模拉起,完成脱模操作;相比于现有的液压控制,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实现快速频繁的分模和合模操作,大大提交了整体的生产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下导轨,并且下模通过移动支架沿下导轨滑动,无需等上模彻底卸下后才能取料;上模通过气囊提起后,即可快速通过第一滑动电机驱动下模移动至取料处,快速取料并且能够形成生产线,效率很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3、本技术通过设置上导轨,当下模移动至取料机械手处,取料机械手取料并通过在上导轨滑动取料,自动化程度较高,整体生产效率高。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气囊上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顶面的气囊下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板和上模间。进一步的,所述上模顶部与所述安装板间对称设有一对气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模间对称设置有一对导杆。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下导轨上用于检测所述下模位置并传送信息给所述控制器,且第一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上模下方,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取料机械手取料起点的下方;所述控制器接受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信息后,控制第一滑动电机、第二滑动电机、驱动电机以及取料机械手。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通过控制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首先第一滑动电机驱动下模沿下导轨移动,直至到达上模下方,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下模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滑动电机停止,并控制驱动电机为气囊充气;上模压紧下模,开始注塑操作;注塑完成后,控制器定时控制驱动电机为气囊放气,第一滑动电机驱动下模移动至取料处,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下模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取料机械手取料,之后控制第二滑动电机驱动取料机械手滑动移料;自动化程度很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注塑机构;2、成型机构;201、下导轨;202、移动支架;203、下模;2031、定位口;204、安装支架;205、安装板;206、导杆;207、上模;2071、注塑口;2072、定位凸块;208、螺母;209、复位弹簧;210、气囊;211、气囊上固定板;212、气囊下固定板;3、取料机构;301、固定支架;302、上导轨;303、取料机械手;4、第一光电传感器;5、第二光电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构、成型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导轨,所述下导轨上滑动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通过第一滑动电机驱动滑动,所述移动支架顶部设有下模,所述下导轨上方设有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通过竖直的导杆连接有上模,且导杆穿过安装板后通过螺纹结构固定有螺母,所述导杆外套设有将所述上模往上拉的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板与上模顶面间均布有气囊,且气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充放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配合形成成型腔,且上模顶部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底面四角均布有定位凸块,所述下模顶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定位口;所述注塑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口上方用于注塑,所述取料机构包括上导轨,所述上导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成型机构一侧,且上导轨上通过第二滑动电机驱动滑动有取料机械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构、成型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导轨,所述下导轨上滑动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通过第一滑动电机驱动滑动,所述移动支架顶部设有下模,所述下导轨上方设有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通过竖直的导杆连接有上模,且导杆穿过安装板后通过螺纹结构固定有螺母,所述导杆外套设有将所述上模往上拉的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板与上模顶面间均布有气囊,且气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充放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配合形成成型腔,且上模顶部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底面四角均布有定位凸块,所述下模顶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的定位口;所述注塑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口上方用于注塑,所述取料机构包括上导轨,所述上导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成型机构一侧,且上导轨上通过第二滑动电机驱动滑动有取料机械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注塑机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泉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匠诚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