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532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包括镶杆,所述镶杆的前端为与模具型腔配合连接的排气部,所述排气部包括靠近前端的第一配合段和远离前端的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排气间隙为单边0.0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气针结构简单,可方便地将排气针安装到模具上,经浇道进入模具型腔的金属液在压铸机压射缸的作用下充满模具型腔,同时将其内部的困气通过排气针上的排气槽排出,由此制成的产品内部气体残留少,提高了产品经T6热处理后的合格率。

An exhaust needle for squeeze cast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haust needle for squeeze cast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n insertion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insertion rod is an exhaust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die cavity. The exhaust part comprises a first matching section near the front end and a second matching section far from the front end. A plurality of exhaust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second matching section, and the exhaust gap of the exhaust groove is 0.05 on a single side. Mm. The exhaust needl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easily install the exhaust needle on the die. The metal liquid entering the die cavity through the runner fills the die cavit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injection cylinder of the die casting mach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pped air inside the die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exhaust groove of the exhaust needle, so that the residual gas inside the product is less,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 after T6 heat treatmen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
技术介绍
挤压铸造过程中,要求模具型腔内气体必须完全排出,不然制品通过T6热处理之后,产品表面会出现汗粒一样的气泡鼓包。这些气泡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同时,内部的气泡还会影响产品的强度,出现气泡的产品都会被判定为不合格品。一般来说,模具上会通过设计溢流浇道,排气道来进行排气。但是有些地方,受限于模具的结构,无法开溢流浇道或者排气道,就很容易产生困气,造成气体残留在产品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以将模具局部困气排出模具型腔,改善产品的气体残留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包括镶杆,所述镶杆的前端为与模具型腔配合连接的排气部,所述排气部包括靠近前端的第一配合段和远离前端的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排气间隙为单边0.05mm。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部与模具型腔采用H7/g6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镶杆采用SKD61模具钢制成,热处理至1000~1100HV。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槽的数量为4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段的直径比第二配合段的直径小0.1mm。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排气针结构简单,可方便地将排气针安装到模具上,经浇道进入模具型腔的金属液在压铸机压射缸的作用下充满模具型腔,同时将其内部的困气通过排气针上的排气槽排出,由此制成的产品内部气体残留少,提高了产品经T6热处理后的合格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包括镶杆1,所述镶杆1的前端为与模具型腔配合连接的排气部,所述排气部与模具型腔之间采用H7/g6间隙配合,所述排气部包括靠近前端的第一配合段2和远离前端的第二配合段3,所述第一配合段2的直径比第二配合段3的直径小0.1mm,所述第一配合段2和第二配合段3的长度均为10.00mm±5mm,所述第二配合段3的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4个排气槽4,所述排气槽4的排气间隙为单边0.05mm,有利于排气。为了便于在所述第二配合段3的周壁上加工排气槽4,可用磨床在所述第二配合段3的周壁上间隔打磨出4个平面,待排气针安装到模具上时,各平面与模具型腔之间形成的间隙即为排气槽4。为了利于排气,所述镶杆1的后端设有避空部,避空部的形状、大小根据与之配合的模具形状而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镶杆1采用SKD61模具钢制成,热处理至1000~1100HV。具体地,先将所述镶杆1真空淬火回火,保证其硬度在44~48HRC,之后进行表面氮化处理,保证其硬度在1000~1100HV,这样值得的镶杆1的硬度高、韧性好、耐热平衡性好,使用寿命长。本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可方便地将排气针安装到模具上,所述第一配合段2和第二配合段3与模具型腔配合连接。浇入到压室内的金属液在压铸机压射缸的作用下,经浇道进入模具型腔,金属液充满模具型腔的同时将其内部的困气依次通过排气针上的所述第一配合段2和各个排气槽4均匀排出,由于所述第一配合段2的直径比第二配合段3的直径小0.1mm,因此所述第二配合段3与模具型腔之间配合得更紧密,所述第一配合段2和第二配合段3形成台阶,当金属液充满模具型腔时,金属液只能进入到所述第一配合段2与模具型腔形成的空隙,而无法穿过所述第二配合段3从而排出至模具中,避免了金属液堵塞模具的情况发生,由此制成的产品内部气体残留少,提高了产品经T6热处理后的合格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镶杆(1),所述镶杆(1)的前端为与模具型腔配合连接的排气部,所述排气部包括靠近前端的第一配合段(2)和远离前端的第二配合段(3),所述第二配合段(3)的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排气槽(4),所述排气槽(4)的排气间隙为单边0.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镶杆(1),所述镶杆(1)的前端为与模具型腔配合连接的排气部,所述排气部包括靠近前端的第一配合段(2)和远离前端的第二配合段(3),所述第二配合段(3)的周壁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排气槽(4),所述排气槽(4)的排气间隙为单边0.0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挤压铸造模具的排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与模具型腔采用H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望红裴连进小出悟王剑黄毅舒樱凌筱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邦液态模锻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