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皮带轮及其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53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皮带轮,包括同轴的大轮毂和小轮毂,以及设置在大小轮毂中心部位的中心轴,在所述大轮毂、小轮毂与中心轴之间设置相互间隔的三个支撑臂,在所述大轮毂和小轮毂上分别设置了皮带槽,在所述大轮毂的侧壁分别设置三条减重通槽,所述减重通槽贯穿大轮毂壁,每个所述减重通槽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三条减重通槽相互间隔1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使用了该减震皮带轮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皮带轮进行结构改型,将一些不必要的部分去除,达到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Shock absorber pulley and its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ck absorption belt pulley, which comprises a coaxial large hub and a small hub, as well as a central axis located at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arge hub and the small hub. Three support arm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large hub, the small hub and the central axis. Belt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arge hub and the small hub, and three weight reduction through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s of the large hub. The weight reduction groove runs through the large hub wall, each of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wo supporting arms, and the three weight reduction grooves are 120 degrees apart from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n engine using the shock absorption belt pulley. The utility model removes some unnecessary parts by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the belt pulley, so as to reduce weight and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皮带轮及其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皮带轮
,涉及一种减震皮带轮及其发动机。
技术介绍
减震皮带轮为国内机械式内燃机前端轮系必不可少的驱动组成部分,普遍结构为大小两轮相结合,大轮连接驱动皮带,小轮连接发电机皮带。现有的减震皮带轮采用四个支撑臂支撑,偏重,旋转时轮毂带来的离心拉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皮带轮及其发动机,通过对皮带轮进行结构改型,将一些不必要的部分去除,达到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减震皮带轮,包括同轴的大轮毂和小轮毂,以及设置在大小轮毂中心部位的中心轴,在所述大轮毂、小轮毂与中心轴之间设置相互间隔的三个支撑臂,在所述大轮毂和小轮毂上分别设置了皮带槽,在所述大轮毂的侧壁分别设置三条减重通槽,所述减重通槽贯穿大轮毂壁,每个所述减重通槽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三条减重通槽相互间隔120°。进一步地,所述皮带槽为方形齿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其使用了如前所述的减震皮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减震皮带轮及其发动机,轮毂采用三个支撑臂,使得减震皮带轮的轮毂重量相对较轻,减少对曲轴所施加的负荷,有效地增加动力传输,减少消耗。为应对三个支撑臂所带来的轮毂断裂风险,在大轮毂上设置减重通槽用于减轻大轮的重量,减重通槽的长度在夹角120°的两个支撑臂之间,保证支撑臂与轮部连接部分的受重比例高于减重通槽部分,以此减少皮带抖动程度,同时也降低了旋转时轮毂带来的离心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减震皮带轮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M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减震皮带轮及其发动机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同轴的大轮毂1和小轮毂2,以及设置在大小轮毂中心部位的中心轴3。在所述大轮毂1、小轮毂2与中心轴3之间设置相互间隔的三个支撑臂4。在所述大轮毂1和小轮毂2上分别设置了皮带槽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槽5为方形齿槽。采用方形齿槽增加皮带与齿槽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减少抖动。在所述大轮毂1的侧壁分别设置三条减重通槽6。所述减重通槽6贯穿大轮毂壁。每个所述减重通槽6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臂4之间,三条减重通槽6相互间隔120°。设置三条减重通槽6用于减轻减震皮带轮的重量,减少大轮毂旋转时的离心拉力,平衡减震皮带轮。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发动机,其使用了如前所述的减震皮带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皮带轮,包括同轴的大轮毂和小轮毂,以及设置在大小轮毂中心部位的中心轴,在所述大轮毂、小轮毂与中心轴之间设置相互间隔的三个支撑臂,在所述大轮毂和小轮毂上分别设置了皮带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轮毂的侧壁分别设置三条减重通槽,所述减重通槽贯穿大轮毂壁,每个所述减重通槽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三条减重通槽相互间隔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皮带轮,包括同轴的大轮毂和小轮毂,以及设置在大小轮毂中心部位的中心轴,在所述大轮毂、小轮毂与中心轴之间设置相互间隔的三个支撑臂,在所述大轮毂和小轮毂上分别设置了皮带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轮毂的侧壁分别设置三条减重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玉汪宇施永生郑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麦山新能源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