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489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起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包括绝缘盖、B+螺栓、B+静环、平垫圈和弹簧垫圈,所述B+螺栓的头部的下表面与B+静环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B+静环竖直平面上设有通孔,所述B+螺栓的螺杆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内,所述B+螺栓的螺母与绝缘盖之间设有第二平垫圈和第二弹簧垫圈。通过本B+端子,能有效解决动环与M+静环与B+静环平面接触不良,损坏开关及电动机的问题,并且对绝缘盖起良好的保护作用,承受能力大幅提高。

A B+terminal for star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starter, in particular to a B+terminal for starter, including an insulating cover, B+bolt, B+stationary ring, flat washer and spring wash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head of the B+bolt contact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stationary ring plane; the vertical plane of the B+stationary ring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and the interference fit of the bolt of the B+bolt is connected in the through holes. + A second flat washer and a second spring washer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nut of the bolt and the insulation cover. Through the B + terminal, it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poor contact between the moving ring and the M + static ring and the B + static ring plane, damage the switch and motor, and play a good protective role on the insulation cover,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
本技术涉及汽车起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发动机的起动需要外力的支持,汽车启动机就是在扮演着这个角色。大体上说,启动机用三个部件来实现整个启动过程。直流串激电动机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将驱动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同时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启动机电路的通断则由一个电磁开关来控制。目前,汽车发动机的起动都是通过外力实现的,较常见的一种起动方式是通过汽车起动机进行起动。现有的汽车起动机包括:电枢、与电枢电连接的电磁开关,电磁开关内部电磁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磁场作用下移动,动铁芯通过拨叉驱动齿轮与汽车发动机的飞轮齿轮啮合,同时动铁芯的移动可使得动触头与连接于电池的静触头导通,电枢通电,电枢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从而将汽车发动机起动。可见,电磁开关是汽车起动机上的控制开关,是起动机三大部件之一,用来推出驱动齿轮,使其与飞轮齿环啮合,同时还具有开关的作用。当电磁开关的静触头与动触头闭合时,接通起动机主电路,使起动机的电枢旋转。因此电磁开关是汽车起动机的关键部件,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汽车起动机的性能。图1为现有的B+端子结构示意图,包括绝缘盖1、B+螺栓、B+静环2、鞍垫11、平垫圈3和弹簧垫圈4,该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B+螺栓的头部5的下表面与B+静环2平面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B+螺栓的头部5可以相对转动,且B+螺栓的螺杆6与B+静环2为间隙配合连接,B+静环2不能牢固的装配在壳体上,轻易转动易引起静环平面变化空间角度,使M+静环与B+静环2平面不在一个平面之内,造成动环与二者接触不良,一段时间后造成拉弧烧蚀,损坏开关及电动机。(2)B+螺栓的螺母7与绝缘盖1之间设有鞍垫11,不能对塑料材质的绝缘盖1起良好的保护效果。(3)该B+端子的结构承受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能有效解决动环与M+静环与B+静环平面接触不良,损坏开关及电动机的问题,并且对绝缘盖起良好的保护作用,承受能力大幅提高。本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包括绝缘盖、B+螺栓、B+静环、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B+螺栓的头部的下表面与B+静环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B+静环竖直平面上设有通孔,所述B+螺栓的螺杆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内,所述B+螺栓的螺母与绝缘盖之间设有第二平垫圈和第二弹簧垫圈。所述螺杆与B+静环过盈配合连接的区域,螺杆上设有直纹。所述B+螺栓的头部尺寸为12.8mm*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B+螺栓的头部的下表面与B+静环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B+螺栓的头部不可相对转动;B+螺栓的螺杆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由可相对转动变为不可相对转动。使得B+静环牢固的装配在壳体上,不易被轻易转动引起静环平面变化空间角度,使M+静环与B+静环平面不在一个平面之内,造成动环与二者接触不良,一段时间后造成拉弧烧蚀,损坏开关及电动机。鞍垫更改为第二平垫圈和第二弹簧垫圈,可增加B+端子轴向压紧张力,更好保护塑料材质的绝缘盖不变形。2、螺杆上设有直纹,使螺杆更好的与B+静环过盈配合连接。3、B+端子改进后,B+螺母拧紧力矩能够达到14N.m而不转动,承受能力大幅提高。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的B+端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详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B+螺栓的详细示意图;图中标记:1、绝缘盖,2、B+静环,3、平垫圈,4、弹簧垫圈,5、B+螺栓的头部,6、螺杆,7、螺母,8、第二平垫圈,9、第二弹簧垫圈,10、直纹,11、鞍垫。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作为本技术基本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包括绝缘盖1、B+螺栓、B+静环2、平垫圈3和弹簧垫圈4,所述B+螺栓的头部5的下表面与B+静环2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B+静环2竖直平面上设有通孔,所述B+螺栓的螺杆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内,使得B+静环2牢固的装配在壳体上,不易被轻易转动引起静环平面变化空间角度,使M+静环与B+静环2平面不在一个平面之内,造成动环与二者接触不良,一段时间后造成拉弧烧蚀,损坏开关及电动机。B+螺栓的螺母7与绝缘盖1之间设有第二平垫圈8和第二弹簧垫圈9,增加B+端子轴向压紧张力,更好保护塑料材质的绝缘盖1不变形。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包括绝缘盖1、B+螺栓、B+静环2、平垫圈3和弹簧垫圈4,所述B+螺栓的头部5的下表面与B+静环2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B+静环2竖直平面上设有通孔,所述B+螺栓的螺杆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内,螺杆6与B+静环2过盈配合连接的区域,螺杆6上设有直纹10。B+螺栓的螺母7与绝缘盖1之间设有第二平垫圈8和第二弹簧垫圈9,增加B+端子轴向压紧张力,更好保护塑料材质的绝缘盖1不变形。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3,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包括绝缘盖1、B+螺栓、B+静环2、平垫圈3和弹簧垫圈4,B+螺栓的头部5尺寸为12.8mm*15mm,使得B+螺栓的头部5的下表面与B+静环2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B+静环2竖直平面上设有通孔,所述B+螺栓的螺杆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内,螺杆6与B+静环2过盈配合连接的区域,螺杆6上设有直纹10。B+螺栓的螺母7与绝缘盖1之间设有第二平垫圈8和第二弹簧垫圈9,增加B+端子轴向压紧张力,更好保护塑料材质的绝缘盖1不变形。B+端子改进后,B+螺母7拧紧力矩能够达到14N.m而不转动,承受能力大幅提高。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文件后,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包括绝缘盖(1)、B+螺栓、B+静环(2)、平垫圈(3)和弹簧垫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B+螺栓的头部(5)的下表面与B+静环(2)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B+静环(2)竖直平面上设有通孔,所述B+螺栓的螺杆(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内,所述B+螺栓的螺母(7)与绝缘盖(1)之间设有第二平垫圈(8)和第二弹簧垫圈(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起动机的B+端子,包括绝缘盖(1)、B+螺栓、B+静环(2)、平垫圈(3)和弹簧垫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B+螺栓的头部(5)的下表面与B+静环(2)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B+静环(2)竖直平面上设有通孔,所述B+螺栓的螺杆(6)过盈配合连接在通孔内,所述B+螺栓的螺母(7)与绝缘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凤吴志永吴元章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东风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