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48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起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包括连杆和拨叉,连杆为一个整体件,下部为第一直杆;拨叉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第二直杆,下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二弧形叉部;第一直杆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第二直杆上部设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通孔,第一直杆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二直杆固定连接;第二弧形叉部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多个拨叉孔和一个滑块;滑块上设有与拨叉孔相对应的销孔,销孔内设有内螺纹;滑块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弧形叉部固定连接。通过本拨叉总成,能有效解决部件之间不牢固而发生错位的现象,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应用于各型起动机,大大增强了拨叉的适用性。

A Kind of Shift Fork Assembly for Star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starter, in particular to a fork assembly for starter,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nd a fork, the connecting rod is an integral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is the first straight rod; the fork is an integral part, the upper part is the second straight rod, and the lower part is the second arc fork with left-right symmetry;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straight rod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positioning hole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straight rod.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ing holes, and the first straight rod is fixed to the second straight rod through the first pin shaf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econd arc for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multiple fork holes and a slider; the slider is provided with pin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k holes, and the pin hole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hreads; the slider is fixed to the second arc fork through the second pin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unstable parts and misalignment, and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types of starters, greatly enhanc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hifting f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起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起动机的拨叉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的起动都是通过外力实现的,较常见的一种起动方式是通过汽车起动机进行起动。现有的汽车起动机包括:电枢、与电枢电连接的电磁开关,电磁开关内部电磁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磁场作用下移动,动铁芯通过拨叉驱动齿轮与汽车发动机的飞轮齿轮啮合,同时动铁芯的移动可使得动触头与连接于电池的静触头导通,电枢通电,电枢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从而将汽车发动机起动。拨叉是起动机的一个部件,而拨叉的装配对起动机的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有的起动机拨叉在结构上还存在以下缺点:1、拨叉的重量重且强度小,2、拨叉中弧形拔杆的长度不能调节,不能适用于不同的起动机。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授权公告为CN204140253U,授权公开日为2015年02月04日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汽车起动机拨叉,采用塑料材质加工而成,包括连杆,安装于连杆上端的安装位,安装于连杆中部的销轴,一体式成型于连杆底部的弧形拔杆座,安装于弧形拔杆座两端的两个弧形拔杆,安装于每个弧形拔杆下端部的滚轮,安装于每个弧形拔杆内侧的加强筋,以及还包括设于弧形拔杆与弧形拔杆座之间用于调节弧形拔杆长度的调节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调节装置设于拔杆与弧形拔杆座之间,于调节弧形拔杆长度,通过调节螺钉使弧形拔杆安装在弧形拔杆座的不同位置内,实现了弧形拔杆长度的调节,由于弧形拔杆通过螺钉与弧形拔杆座固定,不是一体结构,会导致拨叉的强度小,虽然在每个弧形拔杆内侧设有加强筋,但是加强筋设置的位置不适宜,弧形拔杆容易与弧形拔杆座发生错位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起动机的拨叉总成,能有效解决部件之间不牢固而发生错位的现象,并且本技术能应用于各型起动机,大大增强了拨叉的适用性。本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包括连杆和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一弧形叉部,下部为第一直杆;所述拨叉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第二直杆,下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二弧形叉部;所述第一直杆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直杆上部设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直杆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二直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叉部左右两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拨叉孔,第二弧形叉部左右两边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滑块,滑块上设有与拨叉孔相对应的销孔,销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弧形叉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二销轴一端与滑块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和拨叉孔,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叉部左右两边各设置两个拨叉孔。所述第一直杆的外径大于第二直杆的外径,第二直杆伸入第一直杆内部。所述第一直杆的外径小于第二直杆的外径,第一直杆伸入第二直杆内部。所述拨叉总成采用塑料材质加工而成。所述第二弧形叉部的内侧顶部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二弧形叉部的内侧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为硬质橡皮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连杆和拨叉都是一个整体件,在工作时与原有焊接效果相同,且比焊接牢固,不会有第二弧形叉部焊接不牢固而错位现象;第一直杆的下部设有多个定位孔,通过销轴与第二直杆固定,通过选择定位孔,能调节第一弧形叉部和第二弧形叉部之间的间距,第二弧形叉部下端设有多个拨叉孔,能调节滑块位置,进而调节滑块与单向器之间的距离,使本技术应用于各型起动机,大大增强了拨叉的适用性。2、在保证拨叉结构简单、尽量缩小拨叉体积的情况下,设置两个拨叉孔,便于根据起动机类型调节滑块与单向器之间的距离。3、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外径不同,灵活的将两者连接,并且合理调整拨叉总成的总长度。4、拨叉总成采用塑料材质加工而成,有效降低拨叉总成的重量。5、在第二弧形叉部的内侧顶部设有加强筋,可以加强拨叉总成的强度。6、第二弧形叉部的内侧设有保护板,保护板与单向器硬性接触,可以对拨叉进行很好的保护。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连杆,2、拨叉,3、第一弧形叉部,4、第一直杆,5、第二直杆,6、第二弧形叉部,7、定位孔,8、第一销轴,9、拨叉孔,10、滑块,11、第二销轴,12、螺母,13、加强筋,14、保护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作为本技术基本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包括连杆1和拨叉2,所述连杆1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一弧形叉部3,下部为第一直杆4;所述拨叉2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第二直杆5,下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二弧形叉部6;所述第一直杆4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7,所述第二直杆5上部设有与定位孔7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直杆4通过第一销轴8与第二直杆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拨叉孔9,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滑块10,滑块10上设有与拨叉孔9相对应的销孔,销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10通过第二销轴11与第二弧形叉部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11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二销轴11一端与滑块10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和拨叉孔9,与螺母12螺纹连接。连杆1和拨叉2都是一个整体件,在工作时与原有焊接效果相同,且比焊接牢固,不会有第二弧形叉部6焊接不牢固而错位现象;第一直杆4的下部设有多个定位孔7,通过销轴与第二直杆5固定,通过选择定位孔7,能调节第一弧形叉部3和第二弧形叉部6之间的间距,第二弧形叉部6下端设有多个拨叉孔9,能调节滑块10位置,进而调节滑块10与单向器之间的距离,使本技术应用于各型起动机,大大增强了拨叉2的适用性。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包括连杆1和拨叉2,所述连杆1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一弧形叉部3,下部为第一直杆4;所述拨叉2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第二直杆5,下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二弧形叉部6;所述第一直杆4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7,所述第二直杆5上部设有与定位孔7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直杆4通过第一销轴8与第二直杆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拨叉孔9,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滑块10,滑块10上设有与拨叉孔9相对应的销孔,销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10通过第二销轴11与第二弧形叉部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11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二销轴11一端与滑块10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和拨叉孔9,与螺母12螺纹连接。所述定位孔7有3个,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各设置两个拨叉孔9。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包括连杆1和拨叉2,所述连杆1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一弧形叉部3,下部为第一直杆4;所述拨叉2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第二直杆5,下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二弧形叉部6;所述第一直杆4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7,所述第二直杆5上部设有与定位孔7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直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包括连杆(1)和拨叉(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一弧形叉部(3),下部为第一直杆(4);所述拨叉(2)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第二直杆(5),下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二弧形叉部(6);所述第一直杆(4)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7),所述第二直杆(5)上部设有与定位孔(7)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直杆(4)通过第一销轴(8)与第二直杆(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拨叉孔(9),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滑块(10),滑块(10)上设有与拨叉孔(9)相对应的销孔,销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10)通过第二销轴(11)与第二弧形叉部(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11)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二销轴(11)一端与滑块(10)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和拨叉孔(9),与螺母(12)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起动机的拨叉总成,包括连杆(1)和拨叉(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一弧形叉部(3),下部为第一直杆(4);所述拨叉(2)为一个整体件,上部为第二直杆(5),下部为左右对称的第二弧形叉部(6);所述第一直杆(4)的下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7),所述第二直杆(5)上部设有与定位孔(7)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直杆(4)通过第一销轴(8)与第二直杆(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多个拨叉孔(9),第二弧形叉部(6)左右两边的内侧分别设有相对的滑块(10),滑块(10)上设有与拨叉孔(9)相对应的销孔,销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10)通过第二销轴(11)与第二弧形叉部(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11)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第二销轴(11)一端与滑块(10)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销孔和拨叉孔(9),与螺母(12)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凤吴志永吴元章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东风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