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48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包括底盘、防护罩、开口、箱体、通风孔、主体、冷却管、水泵、加强板、电机、扇叶、环形板、缓冲垫、固定板、螺杆、连接板、弹簧和托板。该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弹簧的设计有利于防护罩起到缓冲作用,并通过托板的转动减轻防护罩的震动频率,提高了防护罩的保护能力,有利于保护主体,避免主体发生晃动而造成主体的损坏,提高了主体的使用寿命;通过箱体底端开设通风孔,有利于外界空气进入防护罩内部,有利于起到降温作用,避免了主体因高温工作而造成主体的损坏,且有利于冷却管的温度降低,有效提高冷却管的冷却效果。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Protective Top Cover and Chassi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a protective upper cover and a chassis, including a chassis, a protective cover, an opening, a box body, a ventilation hole, a main body, a cooling pipe, a water pump, a reinforcing plate, a motor, a fan blade, an annular plate, a cushion pad, a fixing plate, a screw, a connecting plate, a spring and a pallet.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chassis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design of the spr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cushioning effect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reduc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bracket, and the protective ability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improved.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in body, avoiding the damage of the main body caused by the swaying of the main body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ain body. The opening of ventilation holes at the end is conducive to the entry of external air into the protective shield, to the cooling effect, to avoid the damage of the main body ca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work, and to the cooling pipe temperature reduction, an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cool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为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属于汽车防护罩应用

技术介绍
发动机保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是防止泥土包裹发动机,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通过一系列设计达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避免出行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汽车抛锚,保护发动机仓清洁,防止路面水和泥进入发动机仓,用于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碾压后卷起的沙石硬物敲击发动机,短时间内不会对发动机产生的影响,但时间长了,对发动机还是有影响的,防止凹凸不平路面及硬物对发动机的刮碰。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防护罩用于保护发动机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塑料、树脂和钢质等材料进行保护发动机,但是,对于发动机防护罩与底盘的连接来说,由于通常大多防护罩与底盘进行焊接固定,汽车行驶时容易发生晃动,可能造成发动机的损坏,不利于发动机的持续工作;且发动机工作时热量散发可能过慢而造成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底盘顶端的防护罩、缓冲机构和散热机构,其中所述防护罩底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防护罩、固定板、螺杆、连接板、弹簧和托板,所述防护罩底端与箱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罩侧壁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螺杆贯穿连接,且所述固定板底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通过弹簧与底盘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内侧壁与托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箱体、冷却管、水泵、加强板、电机和扇叶,所述箱体侧壁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箱体内部底端与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顶端分别与电机以及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扇叶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两端与冷却管连通,且所述冷却管缠绕有主体,所述箱体与底盘贯穿连接,所述底盘顶端与环形板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环形板内部的底盘顶端与缓冲垫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都呈L形,且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分别与防护罩的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分别贯穿固定板和防护罩,且所述螺杆分别与固定板以及防护罩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缠绕至主体的外表面,所述冷却管贯穿防护罩的底端并延伸至箱体内部,且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与水泵连通并形成回路。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中部与环形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托板呈折叠状,且所述托板的底端接触有防护罩的底端。优选的,所述箱体与底盘的内部滑动连接,且所述底盘顶端的缓冲垫与箱体套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弹簧的设计有利于防护罩起到缓冲作用,并通过托板的转动减轻防护罩的震动频率,提高了防护罩的保护能力,有利于保护主体,避免主体发生晃动而造成主体的损坏,提高了主体的使用寿命。2.该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通过箱体底端开设通风孔,有利于外界空气进入防护罩内部,有利于起到降温作用,避免了主体因高温工作而造成主体的损坏,且有利于冷却管的温度降低,有效提高冷却管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防护罩,3、开口,4、箱体,5、通风孔,6、主体,7、冷却管,8、水泵,9、加强板,10、电机,11、扇叶,12、环形板,13、缓冲垫,14、固定板,15、螺杆,16、连接板,17、弹簧,18、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底盘1顶端的防护罩2、缓冲机构和散热机构,其中所述防护罩2底端开设有开口3,用于空气的流通;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防护罩2、固定板14、螺杆15、连接板16、弹簧17和托板18,所述防护罩2底端与箱体4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罩2侧壁与固定板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4与螺杆15贯穿连接,用于固定板14与防护罩2之间的固定,且所述固定板14底端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6底端通过弹簧17与底盘1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16内侧壁与托板18的端部转动连接,用于降低震动;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箱体4、冷却管7、水泵8、加强板9、电机10和扇叶11,所述箱体4侧壁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箱体4内部底端与加强板9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9顶端分别与电机10以及水泵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扇叶11固定连接,用于主体6的散热,所述水泵8两端与冷却管7连通,且所述冷却管7缠绕有主体6,所述箱体4与底盘1贯穿连接,所述底盘1顶端与环形板1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环形板12内部的底盘1顶端与缓冲垫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14都呈L形,且两个所述固定板14的侧壁分别与防护罩2的两侧固定连接,便于固定板14的固定;所述螺杆15分别贯穿固定板14和防护罩2,且所述螺杆15分别与固定板14以及防护罩2螺纹连接,进一步加强固定板14与防护罩2之间的稳定性;所述冷却管7呈螺旋状缠绕至主体6的外表面,所述冷却管7贯穿防护罩2的底端并延伸至箱体4内部,且所述冷却管7两端分别与水泵8连通并形成回路,便于主体6的散热;所述托板18的中部与环形板1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托板18呈折叠状,且所述托板18的底端接触有防护罩2的底端,避免防护罩2发生震动;所述箱体4与底盘1的内部滑动连接,且所述底盘1顶端的缓冲垫13与箱体4套接,便于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当使用时发生晃动时,使得防护罩2和箱体4分别在环形板12和底板1内部竖向移动,使得防护罩2两侧的固定板14和连接板16同时竖向移动,使得弹簧17压缩,进而起到缓冲作用,连接板16的移动带动托板18围绕环形板12的内部转动,使得托板18的底端转动后抵住防护罩2的底端,进而避免防护罩2发生晃动,起到减震的作用;箱体4侧壁开设的通风孔5位于底盘1底端,汽车行驶时使得外界空气通过通风孔5进入箱体4内部,进而使得冷却管7散热,有利于冷却管7对主体6进行散热,同时,通过电机10带动扇叶11转动,使得箱体4内部的空气通过开口3进入防护罩2内部,进而对主体6进行散热,提高了降温效果,避免主体6损坏。电机10可采用由淄博光大电机有限公司提供的NMRV系列涡轮减速电动机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盘(1)顶端的防护罩(2)、缓冲机构和散热机构,其中所述防护罩(2)底端开设有开口(3);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防护罩(2)、固定板(14)、螺杆(15)、连接板(16)、弹簧(17)和托板(18),所述防护罩(2)底端与箱体(4)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罩(2)侧壁与固定板(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4)与螺杆(15)贯穿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4)底端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6)底端通过弹簧(17)与底盘(1)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16)内侧壁与托板(18)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箱体(4)、冷却管(7)、水泵(8)、加强板(9)、电机(10)和扇叶(11),所述箱体(4)侧壁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箱体(4)内部底端与加强板(9)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9)顶端分别与电机(10)以及水泵(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扇叶(11)固定连接,所述水泵(8)两端与冷却管(7)连通,且所述冷却管(7)缠绕有主体(6),所述箱体(4)与底盘(1)贯穿连接,所述底盘(1)顶端与环形板(1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环形板(12)内部的底盘(1)顶端与缓冲垫(1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上罩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盘(1)顶端的防护罩(2)、缓冲机构和散热机构,其中所述防护罩(2)底端开设有开口(3);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防护罩(2)、固定板(14)、螺杆(15)、连接板(16)、弹簧(17)和托板(18),所述防护罩(2)底端与箱体(4)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罩(2)侧壁与固定板(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4)与螺杆(15)贯穿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4)底端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6)底端通过弹簧(17)与底盘(1)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16)内侧壁与托板(18)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箱体(4)、冷却管(7)、水泵(8)、加强板(9)、电机(10)和扇叶(11),所述箱体(4)侧壁开设有通风孔(5),所述箱体(4)内部底端与加强板(9)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9)顶端分别与电机(10)以及水泵(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扇叶(11)固定连接,所述水泵(8)两端与冷却管(7)连通,且所述冷却管(7)缠绕有主体(6),所述箱体(4)与底盘(1)贯穿连接,所述底盘(1)顶端与环形板(1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环形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金帆箱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