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05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中隔体和设于中隔体后端的水平舵,对称设于中隔体上侧和下侧且与壳体前端贯通的两个进水道,设于壳体后端且前端与进水道后端连通的出水道,设于出水道中的螺旋桨,设于出水道中且位于螺旋桨后侧的转向急停舵。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使用时置于水下潜航器下部,通过水平舵调整水下潜航器上下方向;通过调整转向急停舵能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航行时螺旋桨和舵不会挂住渔网、水草等,且不会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好。

An Underwater Vehicle Propeller with Built-in Rud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nderwater navigation propeller with built-in rudd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middle separator in the shell and a horizontal rudder at the back end of the middle separator, two intake channel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middle separato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ll, an outlet channel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nd of the intake channel, a propeller in the outlet channel, and a horizontal rudder in the back end of the middle separator. Turn to a sudden stop behind the propeller. The underwater built-in rudder propeller is plac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underwater vehicle when it is used,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of the underwater vehicle are adjusted by the horizontal rudder, and the sudden stopping or reversing of the underwater vehicle and the navigation direction can be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steering rudder. The propeller and rudder of the underwater built-in rudder propeller will not hang fishing nets, water plants, etc. while navigating, and will not collide with reefs and other rocks, so the safety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
本技术涉及潜航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813053.4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潜航器,包括潜航器本体,至少一个尾部推进器,及连接于潜航器本体尾部的尾翼,尾翼包括插装于潜航器本体尾部的水平翼板,以及固定于水平翼板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导流罩;该水下潜航器存在航行时连接于潜航器本体尾部的尾部推进器(螺旋桨)及尾翼(舵)易挂住渔网、水草等,且易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航行时螺旋桨和舵不会挂住渔网、水草等,且不会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好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水下潜航器存在航行时连接于潜航器本体尾部的尾部推进器(螺旋桨)及尾翼(舵)易挂住渔网、水草等,且易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航行时螺旋桨和舵不会挂住渔网、水草等,且不会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好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中隔体和设于中隔体后端的水平舵,对称设于中隔体上侧和下侧且与壳体前端贯通的两个进水道,设于壳体后端且前端与进水道后端连通的出水道,设于出水道中的螺旋桨,设于出水道中且位于螺旋桨后侧的转向急停舵。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使用时置于水下潜航器下部,通过水平舵调整水下潜航器上下方向;通过调整转向急停舵能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航行时螺旋桨和舵不会挂住渔网、水草等,且不会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平舵包括:设于中隔体后端且两端分别与壳体铰接的水平轴,前端与水平轴连接的水平舵板,设于壳体中的电机,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水平轴一端连接的联轴器;或水平舵驱动装置为设于壳体中且一端与水平轴一端连接的水平舵扳杆。水平舵结构简单实用。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急停舵包括:两端分别与壳体铰接的竖向铰接轴,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竖向铰接轴铰接的弧形舵板,两个设于壳体中且一端与两个转向急停舵板一一对应连接的转向急停扳杆,两个一一对应设于出水道相对两侧边的容置凹陷;转向急停舵不使用时,弧形舵板的凸端一一对应位于容置凹陷中。转向急停舵能快捷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急停舵还包括:两个套设于竖向铰接轴上且与弧形舵板一一对应的复位扭转弹簧,设于出水道后侧且两端分别与壳体后端连接的弧形舵板限位杆。复位扭转弹簧利于转向急停舵不使用时,弧形舵板的凸端转动复位到容置凹陷中;弧形舵板限位杆限止弧形舵板转动超过出水道的中位。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舵板的形状为球面切面;球面切面上两条大圆弧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α为50度至70度。弧形舵板的形状为球面切面,球面切面上两条大圆弧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α为50度至70度,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道的截面积大于出水道的截面积;进水道前端的截面积大于进水道后端的截面积。利于水快速流入进水道,保证航行时螺旋桨处充满水提高航行动力。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两个横向并列设置的推进装置的壳体;推进装置包括:设于壳体中的中隔体和设于中隔体后端的水平舵,对称设于中隔体上侧和下侧且与壳体前端贯通的两个进水道,设于壳体后端且前端与进水道后端连通的出水道,设于出水道中的螺旋桨,设于出水道中且位于螺旋桨后侧的转向急停舵。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使用时置于水下潜航器下部,通过水平舵调整水下潜航器上下方向,通过调整两个螺旋桨的转速差实现调整水下潜航器航行方向;通过调整转向急停舵能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航行时螺旋桨和舵不会挂住渔网、水草等,且不会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平舵包括:设于中隔体后端且两端分别与壳体铰接的水平轴,前端与水平轴连接的水平舵板,设于壳体中的电机,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水平轴一端连接的联轴器;或水平舵驱动装置为设于壳体中且一端与水平轴一端连接的水平舵扳杆。水平舵结构简单实用。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急停舵包括:两端分别与壳体铰接的竖向铰接轴,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竖向铰接轴铰接的弧形舵板,两个设于壳体中且一端与两个转向急停舵板一一对应连接的转向急停扳杆,两个一一对应设于出水道相对两侧边的容置凹陷;转向急停舵不使用时,弧形舵板的凸端一一对应位于容置凹陷中。转向急停舵能快捷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舵板的形状为球面切面;球面切面上两条大圆弧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α为50度至70度。弧形舵板的形状为球面切面,球面切面上两条大圆弧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α为50度至70度,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道的截面积大于出水道的截面积;进水道前端的截面积大于进水道后端的截面积。利于水快速流入进水道,保证航行时螺旋桨处充满水提高航行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航行时螺旋桨和舵不会挂住渔网、水草等,且不会与礁石等碰撞,安全性较好。水平舵结构简单实用。转向急停舵能快捷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复位扭转弹簧利于转向急停舵不使用时,弧形舵板的凸端转动复位到容置凹陷中;弧形舵板限位杆限止弧形舵板转动超过出水道的中位。弧形舵板的形状为球面切面,球面切面上两条大圆弧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α为50度至70度,实现水下潜航器的急停或倒车及调整航行方向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中:A是急停倒车舵急停倒车的状态图,B和C分别是急停倒车舵用于右转或左转的状态图;图4中:D是分舵板的结构示意图,E是D的左视图,F是D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中:壳体1、中隔体2、进水道3、出水道4、螺旋桨5、水平轴6、水平舵板7、电机8、联轴器9、竖向铰接轴10、弧形舵板11、转向急停扳杆12、容置凹陷13、弧形舵板限位杆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中的中隔体2和设于中隔体2后端的水平舵,对称设于中隔体2上侧和下侧且与壳体1前端贯通的两个进水道3,设于壳体1后端且前端与进水道3后端连通的出水道4,设于出水道4中的螺旋桨5,设于出水道4中且位于螺旋桨5后侧的转向急停舵。所述的水平舵包括:设于中隔体2后端且两端分别与壳体1通过轴承铰接的水平轴6,前端与水平轴6焊接的水平舵板7,设于壳体1中的电机8,分别与电机8的输出轴和水平轴6一端键连接的联轴器9。所述的转向急停舵包括:两端分别与壳体1通过轴承铰接的竖向铰接轴10,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竖向铰接轴10通过轴承铰接的弧形舵板11,两个设于壳体1中且一端与两个转向急停舵板上端一一对应螺接的转向急停扳杆12,两个一一对应设于出水道4相对两侧边的容置凹陷13;转向急停舵不使用时,弧形舵板11的凸端一一对应位于容置凹陷13中。所述的转向急停舵还包括:两个套设于竖向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还包括:设于壳体中的中隔体和设于中隔体后端的水平舵,对称设于中隔体上侧和下侧且与壳体前端贯通的两个进水道,设于壳体后端且前端与进水道后端连通的出水道,设于出水道中的螺旋桨,设于出水道中且位于螺旋桨后侧的转向急停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还包括:设于壳体中的中隔体和设于中隔体后端的水平舵,对称设于中隔体上侧和下侧且与壳体前端贯通的两个进水道,设于壳体后端且前端与进水道后端连通的出水道,设于出水道中的螺旋桨,设于出水道中且位于螺旋桨后侧的转向急停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舵包括:设于中隔体后端且两端分别与壳体铰接的水平轴,前端与水平轴连接的水平舵板,设于壳体中的电机,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水平轴一端连接的联轴器;或水平舵驱动装置为设于壳体中且一端与水平轴一端连接的水平舵扳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急停舵包括:两端分别与壳体铰接的竖向铰接轴,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竖向铰接轴铰接的弧形舵板,两个设于壳体中且一端与两个转向急停舵板一一对应连接的转向急停扳杆,两个一一对应设于出水道相对两侧边的容置凹陷;转向急停舵不使用时,弧形舵板的凸端一一对应位于容置凹陷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急停舵还包括:两个套设于竖向铰接轴上且与弧形舵板一一对应的复位扭转弹簧,设于出水道后侧且两端分别与壳体后端连接的弧形舵板限位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内置舵航行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弧形舵板的形状为球面切面;球面切面上两条大圆弧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α为50度至70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汉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