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918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S10:提供玻璃基板,并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切割;S20:对完成切割后的玻璃基板进行洗磨;S30:对完成洗磨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半钢化应力为25MPa~45MPa;S40:对完成半钢化处理的玻璃基板进行镀膜;S50:对完成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全钢化应力为90MPa~120MPa。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化方法中,先对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之后再在完成半钢化处理后的玻璃基板上镀膜,最后再将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这样可以确保钢化后的膜层结构稳定,如此可以选择非可钢膜系进行镀膜,实现钢化镀膜玻璃颜色多样化的需求,满足客户的要求。

Toughening method of non-steel film glas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lass manufacturing metho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toughening method of non-steel film glass, including: S10: providing glass substrates and cutting the glass substrates; S20: grinding the glass substrates after cutting; S30: semi-toughening the glass substrates after finishing the grinding, and the semi-toughening stress is 25 MPa to 45 MPa; S40: finishing the glass substrates. Semi-toughened glass substrates are coated; S50: All-toughened glass substrates after coating are treated, and the total toughening stress is 90 MPa to 120 MPa. In the toughen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glass substrate is semi-toughened first, then coated on the glass substrate after semi-toughening treatment, and then all-toughened on the glass substrate after semi-toughening treat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film structure after toughening, so that the non-steel film system can be selected for coating, and the need for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olor of the tempered glass coating can be realized. To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的制作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非可钢膜系玻璃由于不能钢化生产,大大局限了实际应用,不能满足客户质量和产品多样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可钢膜系玻璃不能钢化生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S10:提供玻璃基板,并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切割;S20:对完成切割后的玻璃基板进行洗磨;S30:对完成洗磨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半钢化应力为25MPa~45MPa;S40:对完成半钢化处理的玻璃基板进行镀膜;S50:对完成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全钢化应力为90MPa~120MPa。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30中,利用滚筒将所述玻璃基板先传送到钢化炉内的预热炉室进行预热,再传送到钢化炉内的加热炉室进行加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温度为450℃~510℃,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温度为620℃~670℃。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5mm~10mm,在所述步骤S30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时间为30s/mm~40s/mm,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时间为25s/mm~35s/mm。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50中,利用滚筒将所述玻璃基板先传送到钢化炉内的预热炉室进行预热,再传送到钢化炉内的加热炉室进行加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温度为450℃~510℃,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温度为640℃~700℃。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5mm~10mm,在所述步骤S50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时间为30s/mm~40s/mm,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时间为60s/mm~100s/mm。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40中,对完成半钢化处理的玻璃基板进行非可钢膜系或可钢膜系镀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化方法中,先对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且设定半钢化应力为25MPa~45MPa,之后再在完成半钢化处理后的玻璃基板上镀膜,最后再将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且设定全钢化应力为90MPa~120MPa,这样可以确保钢化后的膜层结构稳定,如此可以选择非可钢膜系进行镀膜,实现钢化镀膜玻璃颜色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可以确保膜层性能参数稳定,满足客户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S10:提供玻璃基板,并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切割;S20:对完成切割后的玻璃基板进行洗磨;S30:对完成洗磨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半钢化应力为25MPa~45MPa;S40:对完成半钢化处理的玻璃基板进行镀膜;S50:对完成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全钢化应力为90MPa~120MPa。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中,先对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且设定半钢化应力为25MPa~45MPa,之后再在完成半钢化处理后的玻璃基板上镀膜,最后再将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且设定全钢化应力为90MPa~120MPa,这样可以确保钢化后的膜层结构稳定,如此可以选择非可钢膜系进行镀膜,实现钢化镀膜玻璃颜色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可以确保膜层性能参数稳定,满足客户的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的所述步骤S30中,利用滚筒将所述玻璃基板先传送到钢化炉内的预热炉室进行预热,再传送到钢化炉内的加热炉室进行加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温度为450℃~510℃,例如,预热温度可以为450℃、460℃、470℃、480℃、490℃、500℃或者510℃。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温度为620℃~670℃,例如,加热温度可以为620℃、630℃、640℃、650℃、660℃或者670℃。在该实施例中,对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的加热之前先进行预热,这样可以有利于确保玻璃基板在加热时不会出现爆裂等的问题,并且,将预热温度控制在450℃~510℃范围内,以使得其比较接近加热温度,防止加热时因为温度瞬间升至过高而造成玻璃基板质量出现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的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5mm~10mm,例如,玻璃基板的厚度可以为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0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时间为30s/mm~40s/mm,例如,预热时间可以为30s/mm、35s/mm或者40s/mm。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时间为25s/mm~35s/mm,例如,加热时间可以为25s/mm、30s/mm或者35s/mm。这样可以确保适合对厚度为5mm~10mm范围内的玻璃基板进行高质量的半钢化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的所述步骤S50中,利用滚筒将所述玻璃基板先传送到钢化炉内的预热炉室进行预热,再传送到钢化炉内的加热炉室进行加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温度为450℃~510℃,例如,预热温度可以为450℃、460℃、470℃、480℃、490℃、500℃或者510℃。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温度为640℃~700℃。,例如,加热温度可以为6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提供玻璃基板,并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切割;S20:对完成切割后的玻璃基板进行洗磨;S30:对完成洗磨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半钢化应力为25MPa~45MPa;S40:对完成半钢化处理的玻璃基板进行镀膜;S50:对完成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全钢化应力为90MPa~120M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提供玻璃基板,并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切割;S20:对完成切割后的玻璃基板进行洗磨;S30:对完成洗磨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半钢化处理,半钢化应力为25MPa~45MPa;S40:对完成半钢化处理的玻璃基板进行镀膜;S50:对完成镀膜后的玻璃基板进行全钢化处理,全钢化应力为90MPa~120M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0中,利用滚筒将所述玻璃基板先传送到钢化炉内的预热炉室进行预热,再传送到钢化炉内的加热炉室进行加热,所述预热炉室内的预热温度为450℃~510℃,所述加热炉室内的加热温度为620℃~6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可钢膜系玻璃的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5mm~10mm,在所述步骤S30中,所述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清世胡岳华梁善刚曾东彭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