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88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一种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滑轨上的轧机罩,在轧机罩上安装有铜管冷却套筒和轧机冷却进水筒,在铜管冷却套筒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和第三冷却水管,在轧机冷却进水筒上连接有第四冷却水管,在轧机罩上还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和第四冷却水管均搭接在支撑杆上;在轧机罩侧面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拖链,拖链是由左链条、右链条以及链板构成,在左链条和右链条之间形成链槽,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和第四冷却水管穿过支撑杆后铺设在链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冷却水管能够与轧机罩一起集中同步动作,可靠性较好,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Sliding mechanism for rolling mill cove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invention introduces a rolling mill cover opening and closing slid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rolling mill cover mounted on the slide rail, a copper tube cooling sleeve and a rolling mill cooling water intake cylinder are installed on the rolling mill cover, a first cooling water pipe, a second cooling water pipe and a third cooling water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on the copper tube cooling sleeve, a fourth cooling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on the rolling mill cooling water intake cylinder, and a branch is also installed on the rolling mill cover. The first cooling water pipe, the second cooling water pipe, the third cooling water pipe and the fourth cooling water pipe are all overlapp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and a tow chain is also laid on the ground of the side face of the rolling mill cover. The tow chain is composed of a left chain, a right chain and a chain plate. A chain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left chain and the right chain. The first cooling water pipe, the second cooling water pipe, the third cooling water pipe and the third cooling water pipe. The fourth cooling water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support rod and is laid in the chain groove.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cooling water pipe to concentrate synchronous action together with the rolling mill cover,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作铜管的轧机设备,具体为一种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属于铜管加工

技术介绍
在高精度铜管的生产过程中,是用轧管机来将铜料预制成铜管坯料,然后再进行后续的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中,在轧管机工作时,需要其在一定范围内滑动,这样才方便调节每次冷却的位置。但是,由于在轧管机上连接有多根冷却水管,而冷却水管是直接放线在地面上与水泵相连,因此在每次需要改变轧管机的位置时,都只能先将连接的冷却水管拆卸下来,然后控制轧管机滑动到预定的位置,再将冷却水管连接安装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显然,这种结构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且每次都要停工来调节,严重影响了生产进程,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轧管机在调节冷却位置时,不得不先拆卸冷却水管的问题,而介绍一种不需拆卸冷却水管,可联动生产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滑轨上的轧机罩,其特征在于,在轧机罩上安装有铜管冷却套筒和轧机冷却进水筒,在铜管冷却套筒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和第三冷却水管,在轧机冷却进水筒上连接有第四冷却水管,在所述轧机罩上还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和第四冷却水管均搭接在支撑杆上;在轧机罩侧面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拖链,所述拖链沿滑轨延伸方向铺设,所述拖链是由左链条、右链条以及连接在左链条和右链条之间的链板构成,在左链条和右链条之间形成链槽,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和第四冷却水管穿过支撑杆后铺设在链槽内;在拖链上横向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将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和第四冷却水管限位于链槽内,所述拖链在轧机罩滑动时带动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和第四冷却水管卷曲并沿轧机罩滑动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了拖链的结构来控制和带动冷却水管,使得冷却水管能够与拖链在受力时同步的产生渐变的弯曲效果,从而避免了因冷却水管散乱而造成的必须拆卸后才能调节位置的问题,使得冷却水管与轧机罩能够同步动作,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优化地,在支撑杆前端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高度大于第一冷却水管直径的2倍。这里对支撑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设置挡杆可以避免在滑动时冷却水管滑出支撑杆外掉落,有利于提升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优化地,在轧机罩的侧面还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垂直于滑轨。这里推杆的作用在于对于冷却水管的移动起到辅助的效果,它可以从后面推动冷却水管前移,还可以达到梳理冷却水管的目的。优化地,所述推杆的长度为1-1.5m。这里通过对推杆长度的精确设定,达到精确控制冷却水管移动的目的,并且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优化地,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小于铜管冷却套筒长度的2/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支撑杆长度的限定,目的是达到控制冷却水管能够被逐渐的向下收拢,最终相对整齐的排列在链槽内,而逐渐收拢的效果相对于突然收紧,更能保护冷却水管不被损坏,有利于延长冷却水管的使用寿命。优化地,在所述拖链上均匀分布有至少八根限位杆,相临限位杆之间的间距为0.8-1.2m。这里对限位杆的间距进行控制后,既能保障对于冷却水管的限位准确,还有利于控制拖链的整体重量,避免造成拖链重量太大而滑动滞后。优化地,所述的推杆位于支撑杆的下方,所述推杆与支撑杆的高度差值小于推杆与支撑杆的水平位移差值。本专利技术通过精确的设计并结合创新的结构,考虑到推杆与支撑杆之间的比例以及受力问题,既要保证冷却水管的正常有序滑动,同时还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冷却水管缠绕在一起而拉断,因而设计了高精度比例的推杆和支撑杆的位置,这样才能保障最稳定的工作状态。优化地,所述拖链卷曲时的竖直高度小于支撑杆的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首先采用了拖链组件来带动冷却水管滑动,使得冷却水管能够与轧机罩一起集中同步动作,因此解决了每次调节都需要分别拆卸各根冷却水管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2、可靠性较好,由于通过拖链组件一方面能够将冷却水管集中起来,使得现场更加整齐,另一方面解决了冷却水管在拖拽过程中容易磨损的问题,有利于保障冷却水管的可靠工作,防止了漏水问题的发生。3、由于不需轧机停机,因此提升了设备的有效运行时间,有利于提高产量,同时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使得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也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轨,2—轧机罩,3—铜管冷却套筒,4—轧机冷却进水筒,51—第一冷却水管,52—第二冷却水管,53—第三冷却水管,54—第四冷却水管,6—支撑杆,7—拖链,71—左链条,72—右链条,73—链板,74—链槽,8—限位杆,9—挡杆,10—推杆,11—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滑轨1上的轧机罩2,在轧机罩2上安装有铜管冷却套筒3和轧机冷却进水筒4,在铜管冷却套筒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和第三冷却水管53,在轧机冷却进水筒4上连接有第四冷却水管54。在所述轧机罩2上还安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撑杆6连接在轧机罩2的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均搭接在支撑杆6上;在支撑杆6前端设有挡杆9,所述挡杆9的高度大于第一冷却水管51直径的2倍。在轧机罩2侧面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拖链7,所述拖链7沿滑轨1延伸方向铺设,所述拖链7是由左链条71、右链条72以及连接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的链板73构成,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形成链槽74,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穿过支撑杆6后铺设在链槽74内;在拖链7上横向设置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将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限位于链槽74内,所述拖链7在轧机罩2滑动时带动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卷曲并沿轧机罩2滑动方向移动。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中,在轧机罩2的侧面还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垂直于滑轨1。所述推杆10的长度可以为1m、1.1m、1.2m、1.3m、1.4m或1.5m。所述支撑杆6的长度小于铜管冷却套筒3长度的2/3,在所述拖链7上均匀分布有至少八根限位杆8,相临限位杆8之间的间距可以为0.8m、0.85m、0.9m、0.98m、1.1m、1.15m或1.2m,所述的推杆10位于支撑杆6的下方,所述推杆10与支撑杆6的高度差值小于推杆10与支撑杆6的水平位移差值,为了进一步的防止各个冷却水管混乱缠绕,所述拖链7卷曲时的竖直高度小于支撑杆6的高度。工作时,轧管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当需要滑动轧机罩2调节冷却水位置时,无需将各个冷却水管拆卸,只需直接控制轧机罩2滑动,由铜管冷却套筒3和轧机冷却进水筒4分别带动对应的冷却水管移动;当冷却水管移动时,会同步的牵引拖链7卷曲,而拖链7在卷曲时,反过来又对冷却水管进行了限位处理,使得冷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滑轨(1)上的轧机罩(2),其特征在于,在轧机罩(2)上安装有铜管冷却套筒(3)和轧机冷却进水筒(4),在铜管冷却套筒(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和第三冷却水管(53),在轧机冷却进水筒(4)上连接有第四冷却水管(54),在所述轧机罩(2)上还安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均搭接在支撑杆(6)上;在轧机罩(2)侧面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拖链(7),所述拖链(7)沿滑轨(1)延伸方向铺设,所述拖链(7)是由左链条(71)、右链条(72)以及连接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的链板(73)构成,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形成链槽(74),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穿过支撑杆(6)后铺设在链槽(74)内;在拖链(7)上横向设置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将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限位于链槽(74)内,所述拖链(7)在轧机罩(2)滑动时带动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卷曲并沿轧机罩(2)滑动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轧机罩开合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滑轨(1)上的轧机罩(2),其特征在于,在轧机罩(2)上安装有铜管冷却套筒(3)和轧机冷却进水筒(4),在铜管冷却套筒(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和第三冷却水管(53),在轧机冷却进水筒(4)上连接有第四冷却水管(54),在所述轧机罩(2)上还安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均搭接在支撑杆(6)上;在轧机罩(2)侧面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拖链(7),所述拖链(7)沿滑轨(1)延伸方向铺设,所述拖链(7)是由左链条(71)、右链条(72)以及连接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的链板(73)构成,在左链条(71)和右链条(72)之间形成链槽(74),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穿过支撑杆(6)后铺设在链槽(74)内;在拖链(7)上横向设置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将第一冷却水管(51)、第二冷却水管(52)、第三冷却水管(53)和第四冷却水管(54)限位于链槽(74)内,所述拖链(7)在轧机罩(2)滑动时带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安朱正斌罗海潮张德志石龙李玉林张海平刘好奇沈学强周杰谢泳李君铭常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