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盘及该制动盘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699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制动盘及该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以简单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并提供轻量化的制动盘。将(a)第一部件(30)与(b)第二部件(32)经由形成于第一部件的外周部和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并向对方侧突出的突出部(40、46)接合来制造具有分别供摩擦部件滑动接触且彼此背对的一对滑动接触面的制动盘,其中,第一部件呈圆盘状、并具有向轴毂安装的安装部(12)和位于该安装部的外周侧且形成有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一方的外周部(34),第二部件呈环板状、并形成有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另一方。通过由比较薄的材料成形第一部件、第二部件,来实现制动盘的轻量化。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能够通过摩擦焊接进行接合。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rake disc and brake disc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ke disc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brake disc, and provides a lightweight brake disc by a simpl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first part (30) and the second part (32) are joined by at least one of the peripheral parts and the second part (32) formed in the first part and projecting protrusions (40, 46) on the opposite side to produce a pair of sliding contact surfaces for sliding contact of the friction parts an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in which the first part is disc-shaped and has a mounting part (12) and a position mounted to the axle hub. On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mounting part, a peripheral part (34) with one side of a pair of sliding contact surfaces is formed. The second part is in the shape of a ring plate and the other side of a pair of sliding contact surfaces is formed. The lightweight of the brake disc is realized by form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with thinner materials.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can be joined by friction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盘及该制动盘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用制动器装置的制动盘及该制动盘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制动器装置,一般使用盘式制动器,该盘式制动器例如构成为包括: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也有时称为“盘形转子”);作为摩擦部件的制动块;及保持该制动块并且将该制动块按压于制动盘的制动钳。为了响应轻量化的迫切期望等,例如对下述专利文献所记载那样的制动盘进行研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308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069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任一个制动盘均成为将在保持车轮的轴毂上安装的安装部(由于成为帽形状,所以有时称为“帽部”)与位于该安装部的外周并按压摩擦部件的滑动部紧固那样的构造。对于这样的构造的制动盘,认为构成的零件数多,而且紧固作业麻烦,在实用性方面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课题在于提供实用性高的制动盘。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具有分别供摩擦部件滑动接触且彼此背对的一对滑动接触面,并安装于轴毂,上述制动盘通过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经由突出部接合而成,其中,上述第一部件呈圆盘状、并具有向轴毂安装的安装部和位于该安装部的外周侧且形成有上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一个滑动接触面的外周部,上述第二部件呈环板状、并形成有上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另一个滑动接触面,上述突出部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和上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并向对方侧突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的制造方法中,该制动盘具有分别供摩擦部件滑动接触且彼此背对的一对滑动接触面,并安装于轴毂,该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锻造步骤,通过锻造来成形为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呈圆盘状、并具有向轴毂安装的安装部和位于该安装部的外周侧且形成有上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一个滑动接触面的外周部;第二锻造步骤,通过锻造来成形为第二部件,该第二部件呈环板状,并形成有上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另一个滑动接触面;及接合步骤,将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接合,在上述第一锻造步骤和上述第二锻造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中,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和上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向对方侧突出的突出部,在上述接合步骤中,经由上述突出部而将上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能够成为将比较薄的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接合而成的构造,因此实现充分的轻量化。另外,以经由上述突出部而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的方式形成有滑动部,因此也能够满足对于想要比较厚这样的滑动部的要求。并且,与如上述那样对几个部件进行紧固的构造的制动盘不同,能够减少零件数。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能够不经由铸造、紧固之类的工序而简便地制造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以下,有时称为“本制动盘”)的材料未特别限定。一般为铸铁制,但考虑到防锈,例如优选采用不锈钢制。另外,不锈钢与碳素钢比较而强度高,因此通过使用不锈钢,能够使上述第一部件、上述第二部件进一步变薄,从而进一步实现轻量化。优选上述第一部件是上述安装部与上述外周部一体化而成的部件,且由一个材料成形。在考虑到本制动盘向轴毂的安装的情况下,优选安装部相对于外周部而向该制动盘的轴线方向(以下,有时仅称为“轴线方向”)偏移。在该情况下,第一部件以具有所谓的帽形的形状的方式成形即可。突出部是若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形成有滑动接触面的板状的部分称为“板状部”则从第一部件的板状部向第二部件沿轴线方向突出的部分及从第二部件的板状部向第一部件沿轴线方向突出的部分,并能够认为是具有用于在这些板状部之间设置间隔的功能(以下,有时称为“隔离件功能”)的部分。突出部可以仅设于第一部件或者仅设于第二部件,也可以设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双方。若鉴于隔离件功能,则优选突出部在板状部的全周上形成,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圆环状的突起(遍及一圆周地连续的突起)构成,也可以通过隔开间隔而配置在一圆周上的多个突起构成。另外,滑动接触面在该制动盘的径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因此在作为突出部而采用圆环状的突起的情况下,优选配置直径彼此不同的多个突起,在采用隔开间隔而配置在圆周上的多个突起的情况下,优选分别配置在直径彼此不同的多个圆周上。“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经由突出部而接合”意味着在突出部处接合。具体而言,例如意味着:使设置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方的突出部的突出端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另一方的板状部接合、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双方设置有突出部的情况下将各个突出部的突出端彼此接合等。在通过焊接等加热熔敷进行接合的情况下,若考虑由该加热熔敷引起的对板状部的热影响(例如热变形),则由于接合位置从双方的板状部离开的理由,优选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彼此相对的位置形成突出部,将这些突出部的突出端彼此接合。接合在强度方面优选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没有边界而一体化,其含义为优选采用焊接、扩散接合等。在通过焊接进行接合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闪光对焊、螺柱焊接等电焊(电阻焊),但在考虑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形状为圆板状、接合部的强度的可靠性等的情况下,优选通过摩擦焊接来进行。摩擦焊接例如通过以下那样的工序来进行即可。首先,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同轴相对配置,在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中的一方的突出部和另一方的板状部接触、或者使形成于两部件的突出部彼此接触的状态下,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以高速相对旋转。通过由该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热,使接触的部分软化或者使极少的一部分熔融。在接触的部分软化或熔融的时刻,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旋转停止并且将它们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推压而使软化或熔融的部分固化即可。例如,当在板状部的全周上形成了突出部的情况下等,在突出部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各自的板状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制动盘由于制动时的发热而温度变得相当高,因此优选将上述空间内的空气高效地向外部放出。因此,优选在突出部的全周上设置在径向上贯通的散热孔。散热孔也可以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后贯穿设置,另外,例如在由圆环状的突起构成突出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突起的突出端的全周上且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切口,在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后,使这些切口成为散热孔。并且,在通过在一圆周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突起来构成突出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上述多个突起的彼此邻接的突起的间隙成为散热孔。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的制造方法而言,第一部件、第二部件比较薄,因此不是通过铸造成形,而是分别通过锻造而成形。在考虑到成形精度的情况下,优选通过使用了模具的冲锻而成形。根据冲锻,能够从圆形的板状的坯料容易且迅速地使第一部件、第二部件成形。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突出部,因此在通过锻造而成形的情况下,预测到设置有突出部的部分成为比坯料厚的部分。因此,在考虑到锻造时的坯料的塑性流动的情况下,锻造优选为热锻造。此外,由于刚才说明的理由,优选通过摩擦焊接来进行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接合。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制动盘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制动盘安装于车辆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制动盘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彼此接合而成为实施例的制动盘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一部件的后视图及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二部件的后视图及剖视图。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盘,具有分别供摩擦部件滑动接触且彼此背对的一对滑动接触面,并安装于轴毂,所述制动盘通过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经由突出部接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呈圆盘状、并具有向所述轴毂安装的安装部和位于该安装部的外周侧且形成有所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一个滑动接触面的外周部,所述第二部件呈环板状、并形成有所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另一个滑动接触面,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并向对方侧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4 JP 2017-2261101.一种制动盘,具有分别供摩擦部件滑动接触且彼此背对的一对滑动接触面,并安装于轴毂,所述制动盘通过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经由突出部接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呈圆盘状、并具有向所述轴毂安装的安装部和位于该安装部的外周侧且形成有所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一个滑动接触面的外周部,所述第二部件呈环板状、并形成有所述一对滑动接触面中的另一个滑动接触面,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部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并向对方侧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中,所述突出部包括同心配置且直径彼此不同的圆环状的多个突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盘,其中,在所述突出部的全周上设置有多个沿该制动盘的径向贯通的散热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是通过摩擦焊接进行接合的。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