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55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座,所述上模板外部附近位置设置有冲孔凸模、下模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模,所述上模板、下模板的靠内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倒角冲头和下倒角冲头,所述上倒角冲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主体、第一收缩部、上倒角冲体,所述第一收缩部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下倒角冲头从下至上包括下主体、第二收缩部、下倒角冲体,所述第二收缩部的外径从下到上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厚料产品,先行冲孔,冲孔后增加正反倒角,倒角后再攻牙,就避免了孔内毛刺带出不良性状,改善了产品质量。

Improvement of the die structure of a thick material product before tapp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processing die structure for thick material products before tapping,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base, an upper template, a lower template and a lower die base. A punch punch is arranged near the outer position of the upper template, and a concave die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lower template.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lower tem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upper chamfer punch and a lower chamfer punch at the inner position, and the upper chamfer punch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chamfer positio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first contraction part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lower chamfer punch includes the lower main body, the second contraction part and the lower chamfer punch from bottom to top.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second contraction part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bottom to top. The utility model aims at thick material products, first punching, then add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mfers after punching, and then attacking teeth after chamfering, thus avoiding the bad characteristics brought by burrs in the hole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一些产品冲孔后,还需要进行攻牙的操作。传统的操作方式是先冲孔、再攻牙,最后倒角。然而,这种操作在3mm以下的薄料产品而言问题不大,而对于厚度3mm以上的“厚料产品”(相对于冲压工艺而言),会使最终产品孔内带出毛刺等不良性状。究其原因,由于厚料产品所冲孔在轴向范围较长,由于材料的延展性,容易产生毛边、毛刺等。3mm为厚料只是针对钢材,对于不同的材料,引起显著毛边变化的临界厚度不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改进此种产品的冲压、攻牙和倒角的工艺,并针对性地,开发一种对厚料产品在攻牙前进行改进的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座,以及连接模具各部件的紧固件和辅助件,用于厚料产品的攻牙前的冲孔和倒角的改进加工,所述上模板外部附近位置设置有冲孔凸模、下模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模,所述上模板、下模板的靠内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倒角冲头和下倒角冲头,所述上倒角冲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主体、第一收缩部、上倒角冲体,所述第一收缩部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第一收缩部上部直径与上主体的相等、下部直径与上倒角冲体的相等,所述下倒角冲头从下至上包括下主体、第二收缩部、下倒角冲体,所述第二收缩部的外径从下到上逐渐减小,第二收缩部下部直径与下主体的相等、上部直径与下倒角冲体的相等。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板、下模板的上倒角冲体和下倒角冲体的数量相等,且相对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收缩部、第二收缩部的收缩角度为45°。作为优选,所述下模板还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用于产品的预定位和定位,使之不动,以便倒角用。进一步,所述定位部包括至少2组,用于厚料产品倒角时的定位。作为优选,所述上倒角冲头、下倒角冲头对厚料产品的倒角大小在0.4-0.8mm。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去毛边。冲孔凸模和凹模的配合形成冲孔的机构,与上倒角冲头和下倒角冲头形成的倒角冲机构相互配合,形成紧凑的工艺流程操作结构;上倒角冲头和下倒角冲头操作简便,可一次性冲上下倒角或者分别冲;定位部的设置使产品预定位,使之不动,便于操作。本技术改变了现有的常规操作,针对厚料产品,先行冲孔,冲孔后增加正反倒角,倒角后再攻牙,就避免了孔内毛刺带出不良性状,改善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9.6mm厚的产品示例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倒角冲头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倒角冲头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上模板,3-下模板,4-下模座,51-冲孔凸模,52-凹模,61-上倒角冲头,611-上主体,612-第一收缩部,613-上倒角冲体,62-下倒角冲头,621-下主体,622-第二收缩部,623-下倒角冲体,7-定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如图1~4,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1、上模板2、下模板3、下模座4,以及连接模具各部件的紧固件和辅助件,用于厚料产品的攻牙前的冲孔和倒角的改进加工,在本例中使用9.6mm厚的产品,所述上模板2外部附近位置设置有冲孔凸模51、下模板3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模52,所述上模板2、下模板3的靠内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倒角冲头61和下倒角冲头62,所述下模板3还设置有定位部7,所述定位部7包括至少2组,用于厚料产品倒角时的定位;所述上倒角冲头6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主体611、第一收缩部612、上倒角冲体613,所述第一收缩部612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上主体611、上倒角冲体613均为圆柱形,第一收缩部612上部直径与上主体611的相等、下部直径与上倒角冲体613的相等,所述下倒角冲头62从下至上包括下主体621、第二收缩部622、下倒角冲体623,所述第二收缩部622的外径从下到上逐渐减小,下主体621、下倒角冲体623均为圆柱形,第二收缩部622下部直径与下主体621的相等、上部直径与下倒角冲体623的相等;所述上倒角冲头61、下倒角冲头62对厚料产品的倒角大小在0.4-0.8mm;所述上模板2、下模板3的上倒角冲体613和下倒角冲体623的数量相等,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缩部612、第二收缩部622的收缩角度为45°。基本操作:第一步,冲孔,冲孔时将内孔冲在产品公差要求的上限;第二步,用上倒角冲体613和下倒角冲体623同时增加一步正反倒角,倒角时孔内需做孔径定位及限位;倒角大小约为0.4-0.8mm;第三步,倒角后再攻牙,由于金属延展性,带出的毛刺不良向外缘倒角处延展,牙内不良被带出,就避免了孔内毛刺不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座,以及连接模具各部件的紧固件和辅助件,用于厚料产品的攻牙前的冲孔和倒角的改进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外部附近位置设置有冲孔凸模、下模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模,所述上模板、下模板的靠内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倒角冲头和下倒角冲头,所述上倒角冲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主体、第一收缩部、上倒角冲体,所述第一收缩部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第一收缩部上部直径与上主体的相等、下部直径与上倒角冲体的相等,所述下倒角冲头从下至上包括下主体、第二收缩部、下倒角冲体,所述第二收缩部的外径从下到上逐渐减小,第二收缩部下部直径与下主体的相等、上部直径与下倒角冲体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料产品的攻牙前改进加工模具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座,以及连接模具各部件的紧固件和辅助件,用于厚料产品的攻牙前的冲孔和倒角的改进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外部附近位置设置有冲孔凸模、下模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模,所述上模板、下模板的靠内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上倒角冲头和下倒角冲头,所述上倒角冲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主体、第一收缩部、上倒角冲体,所述第一收缩部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第一收缩部上部直径与上主体的相等、下部直径与上倒角冲体的相等,所述下倒角冲头从下至上包括下主体、第二收缩部、下倒角冲体,所述第二收缩部的外径从下到上逐渐减小,第二收缩部下部直径与下主体的相等、上部直径与下倒角冲体的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晨晨林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崴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