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49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一连接外壳,所述第一磁芯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磁芯,并且第二磁芯与第一磁芯采用粘贴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磁芯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缠绕连接在第一磁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外壳连接在底座的前侧,所述第二连接外壳的前侧粘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外壳上贯穿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的外侧均均匀缠绕有绝缘胶布。该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组装过程较为方便,可以自行组装节约成本,且可以方便的安装连接该装置,并且密封性强,从而抗氧化和绝缘功性能较强。

A choke coil with antioxidant function and easy instal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oke coil with antioxidant function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magnetic core and a first connecting shell.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agnetic cor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magnetic core, and the second magnetic co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agnetic core by sticking connection. The upper and left sides of the first magnetic core are fixed to connect finite blocks, the first coil and the first magnetic core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wo coils are wound and connect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rst magnetic core, the first connecting case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side of the base, the second connecting case is pasted and connected with connecting rods, the first connecting case is connected with bolts,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cas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case is evenly wound with insulating tape. The choke coil has anti-oxidation function and is easy to install. The assembly process is more convenient. It can be self-assembled to save cost. It can also be conveniently install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evice, and has strong sealing property, so it has strong anti-oxidation a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
本技术涉及扼流线圈相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
技术介绍
扼流线圈是一个以铁氧体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它由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形成一个四端器件,要对于共模信号呈现出大电感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差模信号呈现出很小的漏电感几乎不起作用,扼流线圈使用在平衡线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信号如雷电干扰,而对线路正常传输的差模信号无影响,扼流线圈结构简单,且对电器具有保护功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市面上一般的扼流线圈,组装过程较为复杂,自行组装较为困难,且不能方便的安装连接该装置,并且密封性弱,抗氧化和绝缘功性能较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面上一般的扼流线圈,组装过程较为复杂,自行组装较为困难,且不能方便的安装连接该装置,并且密封性弱,抗氧化和绝缘功性能较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一连接外壳,所述第一磁芯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磁芯,且第二磁芯的下方粘贴连接在底座上,并且第二磁芯与第一磁芯采用粘贴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磁芯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左边的限位块上贯穿连接有第一线圈,并且右边的限位块上贯穿连接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缠绕连接在第一磁芯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下方前后两端均均连接在预留槽中,并且预留槽在底座的前后两侧均有开设,所述第一连接外壳连接在底座的前侧,且第一连接外壳的后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外壳,所述第二连接外壳的前侧粘贴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连接在第一连接外壳上,所述第一连接外壳上贯穿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后侧贯穿连接在第二连接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的外侧均均匀缠绕有绝缘胶布,所述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预留有第二预留孔,且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的下方均开设有第一预留孔,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下方从上往下均依次贯穿连接在第一预留孔和上方的第三预留孔上,所述第三预留孔在连接片的上下两侧均有开设。优选的,所述底座与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均紧密贴合,且预留槽关于底座竖直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有4个。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关于第二磁芯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且限位块呈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第一磁芯上的缠绕方向相反,且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均与预留槽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外壳上均匀分布有连接杆,且第二连接外壳通过连接杆在第一连接外壳上构成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预留孔关于第二连接外壳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二预留孔的表面呈螺纹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组装过程较为方便,可以自行组装节约成本,且可以方便的安装连接该装置,并且密封性强,从而抗氧化和绝缘功性能较强;1、设置有限位块、连接杆和第二预留孔,限位块起到定位的作用,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可以方便的缠绕在第一磁芯上,第一连接外壳通过连接杆可以方便的与第二连接外壳定位卡槽连接,通过转动第二预留孔即可将第二连接外壳与第一连接外壳相连接,并将底座卡槽连接在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之间,从而完成该装置的组装,组装过程较为简单,消费者可以自行组装,节约购买成本;2、设置有连接片、第三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连接片上预留有第三预留孔,电线和线圈可以贯穿第三预留孔缠绕在自身上,即可方便的将电线与线圈相连接,第一连接外壳和第二连接外壳上均预留有第二预留孔,则可以方便的将螺钉贯穿第二预留孔后与第二预留孔和连接装置螺纹连接,则可以方便的将该装置安装在连接装置上;3、设置有螺栓、绝缘胶布、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通过螺栓紧密连接,且第二连接外壳和第一连接外壳的外侧均匀缠绕有绝缘胶布,均起到绝缘和密封的作用,从而防止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直接与外界接触,从而的增加该装置的抗氧化和绝缘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连接外壳、连接杆和第二连接外壳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磁芯;2、第二磁芯;3、底座;4、限位块;5、第一线圈;6、第二线圈;7、预留槽;8、第一预留孔;9、第一连接外壳;10、连接杆;11、第二连接外壳;12、螺栓;13、第二预留孔;14、绝缘胶布;15、连接片;16、第三预留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包括第一磁芯1、第二磁芯2、底座3、限位块4、第一线圈5、第二线圈6、预留槽7、第一预留孔8、第一连接外壳9、连接杆10、第二连接外壳11、螺栓12、第二预留孔13、绝缘胶布14、连接片15和第三预留孔16,第一磁芯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磁芯2,且第二磁芯2的下方粘贴连接在底座3上,并且第二磁芯2与第一磁芯1采用粘贴连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一磁芯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且左边的限位块4上贯穿连接有第一线圈5,并且右边的限位块4上贯穿连接有第二线圈6,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分别缠绕连接在第一磁芯1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的下方前后两端均均连接在预留槽7中,并且预留槽7在底座3的前后两侧均有开设,第一连接外壳9连接在底座3的前侧,且第一连接外壳9的后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外壳11,第二连接外壳11的前侧粘贴连接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贯穿连接在第一连接外壳9上,第一连接外壳9上贯穿连接有螺栓12,且螺栓12的后侧贯穿连接在第二连接外壳11的内部,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外侧均均匀缠绕有绝缘胶布14,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预留有第二预留孔13,且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下方均开设有第一预留孔8,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的下方从上往下均依次贯穿连接在第一预留孔8和上方的第三预留孔16上,第三预留孔16在连接片15的上下两侧均有开设。如图1和图2中底座3与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均紧密贴合,且预留槽7关于底座3竖直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有4个,则可以增加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内部装置的稳定性;如图1中限位块4关于第二磁芯2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且限位块4呈环形结构,可以方便的将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上方固定在第一磁芯1上,从而使安装过程较为简单,如图1中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在第一磁芯1上的缠绕方向相反,且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均与预留槽7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包括第一磁芯(1)和第一连接外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磁芯(2),且第二磁芯(2)的下方粘贴连接在底座(3)上,并且第二磁芯(2)与第一磁芯(1)采用粘贴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磁芯(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且左边的限位块(4)上贯穿连接有第一线圈(5),并且右边的限位块(4)上贯穿连接有第二线圈(6),所述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分别缠绕连接在第一磁芯(1)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的下方前后两端均连接在预留槽(7)中,并且预留槽(7)在底座(3)的前后两侧均有开设,所述第一连接外壳(9)连接在底座(3)的前侧,且第一连接外壳(9)的后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外壳(11),所述第二连接外壳(11)的前侧粘贴连接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贯穿连接在第一连接外壳(9)上,所述第一连接外壳(9)上贯穿连接有螺栓(12),且螺栓(12)的后侧贯穿连接在第二连接外壳(11)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外侧均均匀缠绕有绝缘胶布(14),所述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预留有第二预留孔(13),且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下方均开设有第一预留孔(8),所述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的下方从上往下均依次贯穿连接在第一预留孔(8)和上方的第三预留孔(16)上,所述第三预留孔(16)在连接片(15)的上下两侧均有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方便安装的扼流线圈,包括第一磁芯(1)和第一连接外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二磁芯(2),且第二磁芯(2)的下方粘贴连接在底座(3)上,并且第二磁芯(2)与第一磁芯(1)采用粘贴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磁芯(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且左边的限位块(4)上贯穿连接有第一线圈(5),并且右边的限位块(4)上贯穿连接有第二线圈(6),所述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分别缠绕连接在第一磁芯(1)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线圈(5)和第二线圈(6)的下方前后两端均连接在预留槽(7)中,并且预留槽(7)在底座(3)的前后两侧均有开设,所述第一连接外壳(9)连接在底座(3)的前侧,且第一连接外壳(9)的后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外壳(11),所述第二连接外壳(11)的前侧粘贴连接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贯穿连接在第一连接外壳(9)上,所述第一连接外壳(9)上贯穿连接有螺栓(12),且螺栓(12)的后侧贯穿连接在第二连接外壳(11)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外侧均均匀缠绕有绝缘胶布(14),所述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预留有第二预留孔(13),且第二连接外壳(11)和第一连接外壳(9)的下方均开设有第一预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树添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神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