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6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将鼓状芯部与板状芯部间粘合部分的粘合强度确保为既定值以上并且可抑制电感的降低的构造的线圈部件。线圈部件具备:鼓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卷芯部和在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板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下侧主面;以及线材,其卷绕于卷芯部,凸缘部具有:内侧端面,其朝向卷芯部侧并且对卷芯部的端部进行定位;外侧端面,其朝向与卷芯部侧相反一侧亦即外侧;底面,其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以及顶面,其在与底面相反一侧,底面和顶面将内侧端面与外侧端面连结,且板状芯部的下侧主面经由粘合剂固定于顶面,在顶面设置有隆起部,该隆起部的顶点位于比外侧端面更接近上述内侧端面一侧的位置。

Coil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il component with a structure that ensures th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bonding part between the drum core and the plate core to be above the set value and can suppress the reduction of inductance. The coil components are: drum core, which is composed of magnetic materials, has a coil core and a flange set at the end of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coil core; a plate core, which is composed of magnetic materials, has a lower main surface; and a wire, which is wound around the coil core, and the flange part has: an inner end face, which faces the coil core side. And positioning the end of the roll core part; the outer end face,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side of the roll core, that is, the outer side; the bottom face,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base plate side when it is installed; and the top face,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bottom side, connects the inner end face with the outer end face, and the lower main face of the plate core is bonded by bonding. The agent is fixed on the top surface, and a protuberan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The vertex of the protuberance is located closer to the side of the medial end surface than the lateral en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部件
本公开一种线圈部件,特别是涉及具备鼓状芯部和板状芯部的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有日本特许第579660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图14是基于专利文献1的图2的(a)而制成的,图示出线圈部件的鼓状芯部1的一个凸缘部2和板状芯部3。鼓状芯部1具有:卷绕有线材的卷芯部、和分别设置于卷芯部的各端部的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图14中,图示出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中的一个凸缘部2。凸缘部2具有:朝向卷芯部侧并且对卷芯部的各端部进行定位的内侧端面(未图示);朝向与卷芯部侧相反一侧亦即外侧的外侧端面4;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底面5;以及位于与底面5相反一侧的顶面6,该底面5和顶面6将内侧端面与外侧端面4连结。板状芯部3具有: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下侧主面7和上侧主面8。板状芯部3的下侧主面7借助粘合剂9固定于上述顶面6。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尽管为少量的粘合剂9也能够在鼓状芯部1与板状芯部3之间获得较高的粘合强度的构造。若对图示的凸缘部2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在凸缘部2的顶面6中,将处于最高处的平坦面10形成于中央部11,而且形成从平坦面10朝向各端部进一步变低那样的倾斜面12、13。分别由平面形成上述平坦面10、及倾斜面12、13。在专利文献1中,凸缘部2的顶面6与板状芯部3的下侧主面7在顶面6的中央部11的平坦面10处未借助粘合剂9而直接接触,并且上述凸缘部2的顶面6与板状芯部3的下侧主面7隔着从顶面6的端部朝向顶面6的中央部逐渐变窄的间隙对置,且在上述间隙配置有粘合剂9。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能够在上述间隙的顶面6的平坦面10的附近的中央部侧引起毛细现象,因此能够通过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粘合剂9来对凸缘部2与板状芯部3之间做填充。因此,在鼓状芯部1与板状芯部3之间,能够通过比较少的粘合剂9而获得比较高的粘合强度。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96603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的情况下,凸缘部2的顶面6与板状芯部3的下侧主面7在顶面6的中央部11的平坦面10处直接接触,因此该处不存在粘合剂9。这意味着粘合面积减少。而且,不可否认这样的粘合面积减少将导致凸缘部2的顶面6与板状芯部3的下侧主面7之间的粘合强度降低。特别是,若线圈部件小型化,例如若小型化至平面尺寸为0.4mm×0.2mm或者0.2mm×0.1mm这样的不足1mm的程度,则粘合面积减少对粘合强度的降低带来深刻的影响。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中,为了提高凸缘部2的顶面6与板状芯部3的下侧主面7之间的粘合强度,可考虑缩小顶面6的中央部11的平坦面10的面积,取而代之,扩大能存在粘合剂9的倾斜面12、13处的面积。但是,若采用该方法,则会导致以下那样的问题。在上述那样的线圈部件中,鼓状芯部1和板状芯部3例如由铁氧体那样的磁性材料构成。因此,板状芯部3与鼓状芯部1一起起作用而构成闭合磁路。在该闭合磁路中,板状芯部3与鼓状芯部1之间的间隙成为引起磁阻的原因。如前述那样,若扩大倾斜面12、13的面积,则磁阻增加,作为其结果是,导致线圈部件的电感降低。由于这种情况,不易兼顾粘合强度的确保和电感的确保。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将鼓状芯部与板状芯部间的粘合部分的粘合强度确保为既定值以上、并且可抑制电感降低的构造的线圈部件。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圈部件具备:鼓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卷芯部、和在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板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下侧主面;以及线材,其卷绕于卷芯部。上述凸缘部具有:内侧端面,其朝向卷芯部侧亦即内侧,并且对卷芯部的端部进行定位;外侧端面,其朝向与内侧这侧相反一侧亦即外侧;底面,其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以及顶面,其在与底面相反一侧,底面和顶面将内侧端面与外侧端面连结起来。板状芯部的下侧主面经由粘合剂固定于顶面。在顶面设置有隆起部,该隆起部的顶点位于比上述外侧端面更接近上述内侧端面一侧的位置。上述隆起部的顶点位于更接近内侧端面一侧的位置,因此在由鼓状芯部和板状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路径更短的部分处,上述隆起部能够减少磁阻。另外,在将鼓状芯部和板状芯部粘合时,不需要使凸缘部的顶面与板状芯部的下侧主面直接接触,因此能够较大地确保粘合面积。另外,在上述线圈部件中,优选顶面在顶点处最接近下侧主面。根据该结构,在由鼓状芯部和板状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路径更短的部分处,能够实现稳定的磁路。另外,在上述线圈部件中,优选:在比上述顶点靠上述外侧端面侧,从内侧端面侧朝向外侧端面侧,顶面与下侧主面之间的间隔变大。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粘合剂顺利地导入凸缘部的顶面与板状芯部的下侧主面之间。另外,在上述线圈部件中,优选粘合剂在还包括隆起部在内的顶面与下侧主面对置的区域的实质上整个区域范围存在。根据该结构,能够不依赖毛细现象,就能将粘合剂导入凸缘部与板状芯部之间,并且能够更可靠地扩大凸缘部与板状芯部之间的粘合面积。作为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提高凸缘部与板状芯部之间的粘合强度。另外,在上述线圈部件中,优选在顶面还设置有第二隆起部,该第二隆起部的顶点位于与上述顶点不同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板状芯部相对于上述顶面而言被从两点支承的状态,因此能够稳定地保证板状芯部相对于鼓状芯部的姿势。另外,在上述线圈部件中,优选:鼓状芯部具有:在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与上述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处设置的第二凸缘部,在第二凸缘部的朝向与上述顶面同侧的第二顶面设置有第三隆起部,该第三隆起部的顶点位于比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的面更接近内侧的面这一侧的位置,从上述轴线方向观察,第三隆起部的顶点处于第一隆起部的顶点与第二隆起部的顶点之间。更优选:从上述轴线方向观察,第三隆起部的顶点位于第二顶面的中央部。根据该结构,板状芯部的姿势更稳定,凸缘部与板状芯部之间的磁阻稳定,因此能够抑制线圈部件的电感的不一致。另外,根据上述线圈部件,针对沿着上述轴线方向的长度,板状芯部也可以比鼓状芯部短。根据该结构,即使板状芯部相对于鼓状芯部产生一些错位,也能够在安装状态下通过鼓状芯部的外形来识别线圈部件的外形,因此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正确地捕捉线圈部件的安装位置。根据该专利技术,在由鼓状芯部和板状芯部形成的磁路中的路径更短的部分,能够减少磁阻。另外,能够大范围确保粘合面积。因此,将鼓状芯部与板状芯部的粘合强度确保为既定值以上,并且可抑制电感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该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2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21所具备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4是将图2所示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左视图。图5是将该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6是将该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7是将图6所示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左视图。图8是将该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9是将图8所示的鼓状芯部23和板状芯部38以组合状态示出的左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鼓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卷芯部、和在所述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板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下侧主面;以及线材,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所述凸缘部具有:内侧端面,其朝向所述卷芯部侧亦即内侧,并且对所述卷芯部的端部进行定位;外侧端面,其朝向与所述内侧相反一侧亦即外侧;底面,其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以及顶面,其在与所述底面相反一侧,所述底面和顶面将所述内侧端面与所述外侧端面连结,所述板状芯部的所述下侧主面经由粘合剂而固定于所述顶面,在所述顶面设置有隆起部,该隆起部的顶点位于比所述外侧端面更接近所述内侧端面一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18 JP 2017-222336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鼓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卷芯部、和在所述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板状芯部,其由磁性材料构成,具有下侧主面;以及线材,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所述凸缘部具有:内侧端面,其朝向所述卷芯部侧亦即内侧,并且对所述卷芯部的端部进行定位;外侧端面,其朝向与所述内侧相反一侧亦即外侧;底面,其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以及顶面,其在与所述底面相反一侧,所述底面和顶面将所述内侧端面与所述外侧端面连结,所述板状芯部的所述下侧主面经由粘合剂而固定于所述顶面,在所述顶面设置有隆起部,该隆起部的顶点位于比所述外侧端面更接近所述内侧端面一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在所述顶点处最接近所述下侧主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顶点靠所述外侧端面侧,从所述内侧端面侧朝向所述外侧端面侧,所述顶面与所述下侧主面之间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十岚启雄五十岚勇治桥本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