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492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其中,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用于设置在收获机尾部的发动机,包括:尾气后处理装置和尿素泵罐总成;尾气后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发动机的上端,并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尿素泵罐总成与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设置在发动机的后侧、左侧或右侧,尾气后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排气尾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的控制了尾气中NOX含量、PM及PN指标,使尾气排放达到更高排放标准,减少尾气排放空气污染,较好的利用了发动机的上方的空间,简化了布置难度,减少了整机震动对后处理装置的影响。

An Upper Tail Gas Post-processing System and Harves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pper tail gas post-processing system and a harvester, in which an upper tail gas post-processing system is used for an engine installed at the tail of the harvester, including a tail gas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a urea pump tank assembly; the tail gas post-processing devic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engin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port of the engine, and the urea pump tank assembly and the tail gas post-processing assembly. The exhaust tail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left or right side of the engine, and the exhaust tail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exhaust aftertreatment device.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ntent of NOX, PM and PN in the exhaust gas are better controlled, so that the exhaust gas can reach a higher emission standard, reduce the air pollution from exhaust gas, make better use of the space above the engine, simplify the layout difficulty and reduce the whole machine.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 on post-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装备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均采用国三排放标准,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逐步重视,2020年国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机将实施更高的排放标准,新的排放法规对尾气中NOX含量、PM及PN等参数都有更加严厉的限制标准;现阶段,国内配套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柴油机采用采用国三排放标准,其技术路线无法满足新的排放法规的要求;因此,需要新增发动机后处理系统进行尾气处理,以满足逐渐提高的排放标准;同时,对于尾部没有安装位置的而在发动机上方具有安装位置的收获机械而言,缺少对后处理装置的合理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收获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用于设置在收获机尾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后处理装置和尿素泵罐总成;尾气后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发动机的上端,并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尿素泵罐总成与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设置在发动机的后侧、左侧或右侧,尾气后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排气尾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尿素泵罐总成,为柴油发动机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提供所需的尿素的存储空间,实现了为尾气后处理装置中的SCR工艺提供持续稳定的催化剂的供应,有助于提升尾气处理效率,提高了将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氮气和水,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通过尾气后处理装置对发动机尾气的处理,实现了在农用收获机械上的尾气后处理,较好的控制了尾气中NOX含量、PM及PN指标,使尾气排放达到更高排放标准,减少尾气排放空气污染;通过将尿素泵罐总成设置在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后侧、左侧或右侧,减少了尿素的输送路径,同时减少了尾气后处理装置工作产生的热度对尿素泵罐总成的影响;通过将尾气后处理装置安装在发动机的上端,较好的利用了收获机发动机上方的空间,简化了布置难度,减少了整机震动对后处理装置的影响,提高了维护更换的便捷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且内部连通的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柴油氧化催化器与发动机的排气口可拆卸连接且连通,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与排气尾管可拆卸连接且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靠近发动机排气口的位置上设置柴油氧化催化器,有效的将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在铂、钯等具有催化活性的贵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转化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将经由柴油氧化催化器处理后的气体经由颗粒捕捉器处理,有效的去除了混杂在废气中的微粒排放物质,微粒排放物质主要是碳或碳化物的微小颗粒(尺寸小于4-20μm)所组成的,极大的减少了柴油机发动机产生废气中的固体烟灰颗粒;通过设置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实现了将经由第二腔室排出的混合气体中的氮氧化合物经过还原反应转化为氮气和水,实现了柴油发动机产生废气的有效脱硝,具有较高的脱除率,在合理的布置和温度范围内,可以达到80%-90%的脱除率,同时还产生较小的二次污染;经过三者的处理后,柴油发动机中的尾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以及有害气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中心线相同且排布成直线型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设置为直线型结构,安装简单便捷,加工制造容易,成本较低,极大的精简了机具横向长度,适用于高度较高或者机具宽度较宽的收获机。进一步,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和颗粒捕捉器连接且连通,另一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连通;柴油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呈直线排布,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并列设置在柴油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整体的一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连接管将颗粒捕捉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连通,增长了尾气处理路径,减少了因尾气进入柴油氧化催化器中过快导致的尾气处理洁净度差的现象;同时将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并列设置在柴油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连接体的一侧,减少了整个尾气后处理装置的长度结构尺寸,提高了固定连接强度,减少了长度过长导致的的弯曲失稳的现象。进一步,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连接管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排布成U字形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连接管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排布成U字形结构,减少了长度过长导致的弯曲失稳,同时,结构更加紧凑,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连接管起到增加尾气处理路径的作用外,还能够起到较好的固定支撑作用,增强了尾气后处理装置整体的强度。进一步,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连接管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排布成S字形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连接管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排布成S字形结构,减少了因增加连接管长度导致的弯曲失稳,S字形布置的结构在不改变整体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了连接管的长度,节省了安装空间,整体结构更紧凑,较好的利用了整机空间,简化了布置难度,同时,增加了尾气处理的路径,尾气处理的纯净度更高。进一步,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中心线垂直于柴油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的整体,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连接管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排布成L字形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连接管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排布成L字形结构,减少了因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与柴油氧化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之间距离过近产生的影响,散热性能,增长了其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包括减震连接件;减震连接件的一端与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在发动机上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尾气后处理装置和发动机上端之间设置有减震连接件,避免了发动机及整车的震动传动至后处理装置,减少了后处理装置中处理模块的不稳定性,减少了因震动产生的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内部松动,有助于延长尾气后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的频率。进一步,还包括尾气连接管和减震连接管,尾气连接管的一端和发动机的排气口可拆卸连接且连通,尾气连接管的另一端和减震连接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连通,减震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柴油氧化催化器连接且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尾气连接管和柴油氧化催化器之间设置有减震连接管,减少了发动机震动对柴油氧化催化器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上的其他部件的震动的影响,提高了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捕捉器、连接管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包覆在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外周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外周侧设置有防护罩,有效防止秸秆、树叶等杂物干扰尾气后处理装置的正常性能,减少了秸秆、树叶等易燃物接触高温的尾气后处理装置产生的火星及火花,防止尾气后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温度较高造成杂物附着引起失火或人员烫伤,起到较好的安全防护的作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收获机,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用于设置在收获机尾部的发动机(7),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后处理装置和尿素泵罐总成(4);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发动机(7)的上端,并与所述发动机(7)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尿素泵罐总成(4)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7)的后侧、左侧或右侧,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排气尾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用于设置在收获机尾部的发动机(7),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后处理装置和尿素泵罐总成(4);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发动机(7)的上端,并与所述发动机(7)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尿素泵罐总成(4)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7)的后侧、左侧或右侧,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排气尾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且内部连通的柴油氧化催化器(1)、颗粒捕捉器(2)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3);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1)与所述发动机(7)的排气口可拆卸连接且连通,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3)与所述排气尾管可拆卸连接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1)、所述颗粒捕捉器(2)和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3)排布成直线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置式尾气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颗粒捕捉器(2)连接且连通,另一端和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3)连通;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1)和颗粒捕捉器(2)呈直线排布,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3)并列设置在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1)和所述颗粒捕捉器(2)整体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杰孙立麟庞德亮张书坤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