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12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模装置,第一通孔和第一动力组件均设置在箱体内的底部上,螺杆穿过第一通孔旋转式的设置在第一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螺杆与齿条相互啮合,滑轮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滑轮滑动式的设置在导轨上,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二通孔均设在箱体内的上部,第二导轨设置在第二箱体的上部,行走小车滑动式的设在第二导轨上,丝杠与行走小车的底部的螺纹啮合连接,丝杠套装在第一齿轮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在第二通孔处啮合连接,第二齿轮旋转式的设置在第二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手摇丝杆分布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箱体上部,手摇丝杆的丝杠部穿过固定板与移动板螺纹连接,采用此种装置可以达到自动换模的目的。

An Automatic Mould Chan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die changing device, in whic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first power component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the screw rotates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power component, the screw and the rack mesh with each other, the pulle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the pulley slides on the guide rail, the second power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the second guide rail is set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box, and the walking trolley slides on the second guide rail. The screw is meshed with the screw at the bottom of the walking trolley. The screw is set on the first gear. The first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second gear at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second gear is rotat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power assembly, and the hand rocker screw is distribut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power assembly. On the fixing plate, the fix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screw part of the hand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plate threaded through the fixing plate. The purpose of automatic die changing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thi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压机的自动换模装置。
技术介绍
热压机是一种将两个预先上好助焊剂镀锡的零件加热到足以使焊锡熔化、流动的温度,固化后,在零件与焊锡之间形成一个永久的电气机械连接设备,在热压机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面临着换模时间长的问题,由于模具的温度较高,一般达到650°,因而在加工完成后一般要等到模具温度降到200°以内才可以实现换模的过程,而在上模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等到模具的温度达到650°,方可进行生产使用,如此以来,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而现急需一种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热压机的自动换模装置,所述自动换模装置包括第一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滑动装置和调节装置均设置在第一滑动装置上,所述第二滑动装置位于调节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滑动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导轨、齿条、滑轮、第一动力组件、螺杆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动力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部上,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滑轮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动装置包括第二动力组件、第二通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杠、行走小车、第二导轨和螺纹,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二通孔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行走小车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的底部,所述丝杠与所述螺纹啮合连接,所述丝杠套装在所述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二通孔处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移动板和多个手摇丝杆,所述手摇丝杆为偶数个,所述手摇丝杆等量的分布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箱体上部,所述手摇丝杆的丝杠部穿过固定板与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行走小车位于两所述移动板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为第一伺服电机。进一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动力连接有第一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的另一端与螺杆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为第二伺服电机。进一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动力连接有第二动力轴,所述第二动力轴连接有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与第二齿轮键连接。进一步,所述箱体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翻盖,所述翻盖与箱体卡扣式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动力轴旋转,进而带动螺杆旋转,旋转的螺杆啮合固定在地面上的齿条进而实现箱体在第一导轨上滑动,从而实现箱体往远离或者靠近热压机移动,行走小车与其下的丝杠构成丝杠螺母副机构从而实现行走小车的运动,进而实现行走小车上的模具上模和下模,手摇丝杆和移动板螺纹连接进而实现移动板的移动,进而实现调节模具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用于热压机的自动换模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用于热压机的自动换模装置的箱体下部立体图。图中:1自动换模装置;11第一滑动装置;12第二滑动装置;13调节装置;111箱体;112第一导轨;113齿条;114滑轮;115第一动力组件;116螺杆;1111第一通孔;1112第二通孔;121第一齿轮;122丝杠;123行走小车;124第二导轨;131固定板;132移动板;133手摇丝杆;1151第一动力轴1152第一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施方案:一种用于热压机的自动换模装置,所述自动换模装置1包括第一滑动装置11、第二滑动装置12和调节装置13,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和调节装置13均设置在第一滑动装置11上,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位于调节装置13之间;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1包括箱体111、第一导轨112、齿条113、滑轮114、第一动力组件115、螺杆116和第一通孔1111,所述第一通孔1111和第一动力组件115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11内的底部上,所述螺杆11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1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115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116与所述齿条113相互啮合,所述齿条113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旋转的螺杆116与齿条113啮合,进而实现箱体111在第一导轨112上滑动,所述滑轮114设置在所述箱体111的底部,所述滑轮114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2上,使得箱体111在第一导轨112上滑动更加的顺畅;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包括第二动力组件、第二通孔1112、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丝杠122、行走小车123、第二导轨124和螺纹,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二通孔1112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11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导轨124设置在所述箱体111的上部,所述行走小车123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124上,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23的底部,所述丝杠122与所述螺纹啮合连接,所述丝杠122套装在所述第一齿轮121上,所述第一齿轮121与所述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二通孔1112处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第二动力组件驱动第二齿轮旋转,旋转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121进而带动丝杠122转动,丝杠122与行走小车123构成丝杠螺母副机构从而驱动行走小车123在第二导轨124上滑动,模具设置在行走小车123上进而实现模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调节装置13包括两个固定板131、两个移动板132和多个手摇丝杆133,所述手摇丝杆133为偶数个,所述手摇丝杆133等量的分布在固定板131上,所述固定板131固定设置在箱体111上部,所述手摇丝杆133的丝杠部穿过固定板131与移动板132螺纹连接,所述行走小车123位于两所述移动板132之间;在上模前,需要不断的调节模具的位置使其达到适合的位置,不断的摇动手摇丝杆133进而推动移动板132,最终推动模具使其达到最佳位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115为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信号为:40CB010C-500000,第一伺服电机具有正转和反转的功能,进而可以实现箱体111的前后移动,第一伺服电机还具有当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其第一动力轴1151不会旋转,即当第一伺服电机不动时,外力无法推动箱体111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动力连接有第一动力轴1151,所述第一动力轴1151连接有第一联轴器1152,所述第一联轴器1152的另一端与螺杆116相互连接。采用第一联轴器1152起到保护第一伺服电机的第一动力轴1151的目的,进而延长第一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换模装置,所述自动换模装置(1)包括第一滑动装置(11)、第二滑动装置(12)和调节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和调节装置(13)均设置在第一滑动装置(11)上,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位于调节装置(13)之间;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1)包括箱体(111)、第一导轨(112)、齿条(113)、滑轮(114)、第一动力组件(115)、螺杆(116)和第一通孔(1111),所述第一通孔(1111)和第一动力组件(115)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11)内的底部上,所述螺杆(11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1)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115)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116)与所述齿条(113)相互啮合,所述滑轮(114)设置在所述箱体(111)的底部,所述滑轮(114)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2)上;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包括第二动力组件、第二通孔(1112)、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丝杠(122)、行走小车(123)、第二导轨(124)和螺纹,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二通孔(1112)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11)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导轨(124)设置在所述箱体(111)的上部,所述行走小车(123)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124)上,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23)的底部,所述丝杠(122)与所述螺纹啮合连接,所述丝杠(122)套装在所述第一齿轮(121)上,所述第一齿轮(121)与所述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二通孔(1112)处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所述调节装置(13)包括两个固定板(131)、两个移动板(132)和多个手摇丝杆(133),所述手摇丝杆(133)为偶数个,所述手摇丝杆(133)等量的分布在固定板(131)上,所述固定板(131)固定设置在箱体(111)上部,所述手摇丝杆(133)的丝杠部穿过固定板(131)与移动板(132)螺纹连接,所述行走小车(123)位于两所述移动板(13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模装置,所述自动换模装置(1)包括第一滑动装置(11)、第二滑动装置(12)和调节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和调节装置(13)均设置在第一滑动装置(11)上,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位于调节装置(13)之间;所述第一滑动装置(11)包括箱体(111)、第一导轨(112)、齿条(113)、滑轮(114)、第一动力组件(115)、螺杆(116)和第一通孔(1111),所述第一通孔(1111)和第一动力组件(115)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11)内的底部上,所述螺杆(11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1)旋转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组件(115)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116)与所述齿条(113)相互啮合,所述滑轮(114)设置在所述箱体(111)的底部,所述滑轮(114)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2)上;所述第二滑动装置(12)包括第二动力组件、第二通孔(1112)、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丝杠(122)、行走小车(123)、第二导轨(124)和螺纹,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二通孔(1112)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11)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导轨(124)设置在所述箱体(111)的上部,所述行走小车(123)滑动式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124)上,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23)的底部,所述丝杠(122)与所述螺纹啮合连接,所述丝杠(122)套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达姜东毓余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昌智能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