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式层压机及联动层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55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心式层压机及联动层压机,所述夹心式层压机可以包括:独立上箱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顶部;独立加热板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底部;在所述独立上箱单元与所述独立加热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复合单元,所述独立上箱单元、复合单元和独立加热板单元上下对齐堆叠在一起,以在独立上箱单元的下表面和复合单元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复合单元的下表面和独立加热板单元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压腔室。

Sandwich laminator and linkage lamin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andwich laminator and a linkage laminator. The sandwich laminator can include: an independent upper box unit, which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laminator; an independent heating plate unit, which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laminator; and a composite unit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upper box unit and the independent heating plate unit. The ele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heating plate unit are aligned and stacked up and down to form a laminated chamber betwee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independent upper box uni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unit, and betwee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uni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dependent heating plat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心式层压机及联动层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心式层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能源的越来越紧张,各国争相发展新能源,其中太阳能就是新能源中的一种非常清洁的绿色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也已经在广泛应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在电池组件生产中,需要“层压机”进行真空压制,使电池组件各部分结合在一起。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层压机由原来的手动、半自动向着智能化发展,其工作效率也不断增加,体积也越来越大。因此,在生产和仓储期间会占用较多的厂房空间,也对主机厂的制造运输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生产投入越来越大。为此,层压机能否既保证足够的工作效率,又缩小尺寸是各主机厂研发的热点。因而,如何提供一种层压机,使其能够在保证足够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占用较少的空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背景部分中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少的层压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压机,其包括:独立上箱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顶部;独立加热板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底部;在所述独立上箱单元与所述独立加热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复合单元,所述独立上箱单元、复合单元和独立加热板单元上下对齐堆叠在一起,以在独立上箱单元的下表面和复合单元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复合单元的下表面和独立加热板单元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压腔室。优选地,所述复合单元为多个,多个复合单元堆叠在一起,以在两个相邻的复合单元之间形成层压腔室。优选地,所述复合单元包括:复合功能板,其具有板形形状并且在其下表面的四周处具有沿厚度方向向下突出的凸缘;硅胶板,其与所述凸缘固定连接,以覆盖所述复合功能板的下表面,从而在复合功能板与硅胶板之间形成上腔室。优选地,所述复合功能板包括:层压腔室抽真空通道,其形成在所述复合功能板内部,并且从复合功能板的上表面两侧通过孔与层压腔室连通,从所述复合功能板的侧面与层压腔室抽真空管路连通;上腔室抽真空通道,其形成在所述复合功能板内部,并且从复合功能板的下表面通过孔与上腔室连通,从所述复合功能板的侧面与上腔室抽真空管路连通并且由上腔室抽真空管路汇集在一起;导油通道,其形成在所述复合功能板内部,所述导油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复合功能板一侧的两端并且分别与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连通。优选地,所述硅胶板由硅胶板压条压紧至所述复合功能板,所述硅胶板压条与复合功能板通过螺栓连接,硅胶板压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热流体或者冷流体在复合功能板内部的导油通道中循环,以对复合功能板进行加热或冷却。优选地,所述复合功能板的下表面中央部分具有分布的风线槽,所述风线槽通过孔与上腔室抽真空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独立加热板单元包括形成在其内部的层压腔室抽真空通道和导油通道,所述独立加热板单元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强构件并且包覆有护板。优选地,所述独立上箱单元包括形成在其内部的上腔室抽真空通道和导油通道,所述独立上箱单元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强构件并且包覆有护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联动层压机,其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层压机,还包括抽真空设备、热油炉设备、冷水循环设备、入料设备和出料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上箱单元和加热板单元合二为一,作为一个复合单元放在多层工作单元的中间,复合单元的上表面充当原来的加热板部分,下表面充当原来的上箱部分,二者的功能集成在一块钢板上,极大地节约了空间和材料成本。此外,由于上箱单元和加热板单元结合在了一起,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能够使其工作时,层压效果更好,尤其对于双玻电池组件;另外,二者合一后使得多层叠加的夹心式层压机能够实现既节约空间,又保证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为了可以很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现在参考所附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形式,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复合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复合单元翻转180°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复合功能板与硅胶板组装结构的详细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复合功能板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复合功能板翻转180°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独立加热板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独立上箱单元的立体图;以及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联动层压机的立体图。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简化表示,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包括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可以包括:独立上箱单元1、独立加热板单元3以及复合单元2;所述独立上箱单元1设置在层压机的顶部;所述独立加热板单元3设置在层压机的底部;所述复合单元2设置在独立上箱单元1与独立加热板单元3之间,独立上箱单元1、复合单元2和独立加热板单元3上下对齐堆叠在一起,以在独立上箱单元1的下表面和复合单元2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复合单元2的下表面和独立加热板单元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压腔室。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包括一个独立上箱单元1、四个复合单元2和一个独立的独立加热板单元3。复合单元2的数量不限于4个,至少为1个,优选为3-10个,更优选为3-5个。这里,最下面的独立加热板单元3固定在层压机架体上(未显示),第二层为复合单元2,两者上下对齐堆叠在一起,并在中间形成工作腔室(即层压腔室);第三、四、五层重复堆叠复合单元2(可以增加或减少复合单元数量,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复合单元的数量);最上一层是独立上箱单元1。最终,相接触的单元之间形成层压腔室,本实施方式中是五个层压腔室,可以同时加工五组(具体组数根据单元数而定)电池组件(每组包括两个电池组件,但不限于两个)。优选地,复合单元2为多个,多个复合单元2重复堆叠在一起,以在两个相邻的复合单元2之间形成层压腔室。例如,在一个复合单元下表面与相邻的复合单元上表面之间,以及该相邻的复合单元下表面与第三个复合单元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压腔室。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复合单元2的下表面朝上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复合单元2的上表面朝上的立体图。参考图2和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层压机的复合单元2可以包括:复合功能板21和硅胶板22;所述复合功能板21具有板形形状并且在其下表面的四周处具有沿厚度方向向下突出的凸缘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压机,其包括:独立上箱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顶部;独立加热板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独立上箱单元与所述独立加热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复合单元,所述独立上箱单元、复合单元和独立加热板单元上下对齐堆叠在一起,以在独立上箱单元的下表面和复合单元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复合单元的下表面和独立加热板单元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压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压机,其包括:独立上箱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顶部;独立加热板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层压机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独立上箱单元与所述独立加热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复合单元,所述独立上箱单元、复合单元和独立加热板单元上下对齐堆叠在一起,以在独立上箱单元的下表面和复合单元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复合单元的下表面和独立加热板单元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压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单元为多个,多个复合单元堆叠在一起,以在两个相邻的复合单元之间形成层压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单元包括:复合功能板,其具有板形形状并且在其下表面的四周处具有沿厚度方向向下突出的凸缘;硅胶板,其与所述凸缘固定连接,以覆盖所述复合功能板的下表面,从而在复合功能板与硅胶板之间形成上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功能板包括:层压腔室抽真空通道,其形成在所述复合功能板内部,并且从复合功能板的上表面两侧通过孔与层压腔室连通,从所述复合功能板的侧面与层压腔室抽真空管路连通;上腔室抽真空通道,其形成在所述复合功能板内部,并且从复合功能板的下表面通过孔与上腔室连通,从所述复合功能板的侧面与上腔室抽真空管路连通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智吴学耕齐利江包智鑫惠英龙徐慧升刘馨禧李若鹏刘艳婷崔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羿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