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套安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117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套安装治具,所述治具包括气缸、支架、治具固定板、治具上板、治具下板和治具底板,支架顶部设有气缸固定板,支架上部设有调压阀及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支架中部设有连接安全块和小气缸的安全条,调压阀通过气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一侧连接,第一电磁阀另一侧通过气管和气管接头与气缸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侧通过气管与小气缸连接,支架下部设有电源开关及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电源开关分别与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连接,第一按压开关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按压开关连接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快速将胶套安装到产品,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且治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 Kind of Rubber Sheath Installation and Treatment 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ubber sleeve installation fixtur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a bracket, a fixture fixing plate, a fixture upper plate, a fixture lower plate and a fixture bottom plate. A cylinder fix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a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a first solenoid valve and a second solenoid valve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a safety strip connecting a safety block and a small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upport, and the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is separat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olenoid through the Trac The solenoid valve and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are connected on one side.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solenoid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trachea and the trachea join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mall cylinder through the trachea. The lower part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witch, a first pressing switch and a second pressing switch. The power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ressing switch and the second pressing switch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pressing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install the rubber sleeve into the product by replacing the manual work with a machine, thereby improving the safe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fixtur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套安装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治置,尤其是一种胶套安装治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胶套安装工艺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的,人工操作的缺点在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胶套安装只能单个操作,单个安装时所产生的力气不均,极宜造成各胶套套进产品上,所安装的长短不一,有损产品质量,故传统的胶套安装工艺已不能满足高产品质量、高安全效率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搞高安全效率生产及提高产品质量的胶套安装冶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套安装治具,包括:气缸、支架、治具固定板、治具上板、治具下板和治具底板,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所述治具上板与治具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治具下板由弹性固定销固定在治具底板上,治具固定板通过推杆与气缸活动连接,治具固定板上设有导柱与气缸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架上部设有调压阀及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支架中部设有连接安全块和小气缸的安全条,所述安全条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小气缸与安全块活动连接,所述调压阀通过气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一侧连接,第一电磁阀另一侧通过气管和气管接头与气缸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侧通过气管与小气缸连接,所述支架下部设有电源开关及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按压开关连接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按压开关连接第二电磁阀。本技术通过电磁阀将气体输入气缸中,气缸将气能转换成动能,从而推动推杆,推杆向下运动,带动治具固定板和固定上板下压,使治具下板上产品向下运动,从而使胶套安装在产品上,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工操作的胶套安装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提高了生产效率;而治具下板底部的凹槽则全面接触产品表面,使产品均匀受力的下压,确保了胶套套在产品柱上的长短一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当治具工作时,气缸带动推杆使治具上板下压时,安全块在小气缸的带动下向外移动,从而使治具上板正常下压,当治具上板回位时,同时安全块在小气缸的带动下回位,置于治具上板和治具下板中,防止治具发生故障时,避免操作人员取放产品出现意外压伤手指事故。进一步的,所述调压阀上设有气压表,调压阀顶部上设有旋转钮,当气压表显示输入气压过多或过少时可调节旋转钮控制气压输入,有效节约外接气源。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间设有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与电源开关连接,用于控制产品下压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下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定位弹块,当胶套套在产品上后,推杆带动治具上板回位,产品在定位弹块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弹起,方便操作人品快速取出产品。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下板上至少设有一个胶套槽,所述胶套槽与胶套大小相匹配,用于放置及固定胶套,使胶套稳定的安装到产品上。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下板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用于治具工作时,治具上板与治具下板能完好的定位压合。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上板底面至少设有一个与治具下板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针。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上板底面至少设有一个产品凹槽,当治具工作时,治具上板向下压,治具上板底面的产品凹槽全面在贴合产品上表面,从而使产品均匀受力,确保胶套安装的长短一至性,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下板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固定销,当治具上板下压时,用于减轻治具下板由治具上板所带来的冲击力,有效保护治具寿命。本技术一种胶套安装治具有如下的增益效果:第一、降低劳动强度,由于传统的胶套安装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的,因此使得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非常之大,而所述装置通过外接气源带动气缸,气缸利用气能转化成动能使推杆带动治具固定底和治具上板下压,从而使治具下板上的产品向下运动,使胶套套在产品上,使用机械代替人工,直接降低了人工劳动的强度;第二、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传统人工操作,胶套安装速度慢,而一件产品上需要安装多个胶套,故不能一次性的将多个胶套安装在产品上,而所述治具通过治具下板上设置的胶套槽,一次可以安装至少一件产品上的所有胶套,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提高产品质量,所述治具通过治具上板设置的产品凹槽,全面贴合产品上表面,下压时产品受力均匀向下压,使产品上各胶套的安装长短一至,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第四、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快捷,所述装置所需零部件少,组装程序简单,只需连接外接电源和气源,控制按压开关就可操作此装置,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治具上板底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安全块活动示意图。如附图所示:1、气缸;2、支架;3、气缸固定板;4、治具固定板;5、治具上板;6、治具下板;7、治具底板;8、调压阀;8a、旋转钮;8b、气压表;9、第一电磁阀;10、导柱;11、第一按压开关;12、电源开关;13、小气缸;14、安全块;15、气管接头;16、气管;17、安全条;18、时间控制器;19、第二电磁阀;20、第二按压开关;21、定位弹块;22、胶套槽;23、定位孔;24、弹性固定销;25、推杆;31、产品凹槽;32、定位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一种胶套安装治具,包括:气缸1、支架2、治具固定板4、治具上板5、治具下板6和治具底板7,所述支架2顶部设有气缸固定板3,气缸固定板3与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固定在气缸固定板3上,所述治具上板5与治具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治具下板6由弹性固定销24固定在治具底板7上,治具固定板4通过推杆25与气缸1活动连接,治具固定板4上设有导柱10与气缸固定板3活动连接,所述支架2上部设有调压阀8及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9,所述支架2中部设有连接安全块14和小气缸13的安全条17,所述安全条17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小气缸13与安全块14活动连接,所述调压阀8通过气管16分别与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9一侧连接,第一电磁阀9另一侧通过气管16和气管接头15与气缸1连接,第二电磁阀19另一侧通过气管16与小气缸13连接,所述支架2下部设有电源开关12及第一按压开关11和第二按压开关20,所述电源开关12分别与第一按压开关11和第二按压开关20连接,所述第一按压11开关连接第一电磁阀9,所述第二按压开关20连接第二电磁阀19。本技术通过第一电磁阀9将气体输入气缸1中,气缸1将气能转换成动能,从而推动推杆25,推杆25向下运动,带动治具固定板4和固定上板5下压,使治具下板6上的产品向下运动,从而使胶套安装在产品上,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工操作的胶套安装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提高了生产效率;而治具上板5底部设置的产品凹槽31在下压时可全面接触产品表面,使产品均匀受力的下压,确保了胶套套在产品柱上的长短一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当治具工作时,气缸1带动推杆25使治具上板5下压时,安全块14在小气缸13的带动下向外移动,从而使治具上板5正常下压,当治具上板5回位时,同时安全块14在小气缸13的带动下回位,置于治具上板5和治具下板6中,避免治具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取放产品时出现意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套安装治具,所述治具包括气缸、支架、治具固定板、治具上板、治具下板和治具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所述治具上板与治具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治具下板由弹性固定销固定在治具底板上,治具固定板通过推杆与气缸活动连接,治具固定板上设有导柱与气缸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架上部设有调压阀及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支架中部设有连接安全块和小气缸的安全条,所述安全条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小气缸与安全块活动连接,所述调压阀通过气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一侧连接,第一电磁阀一侧通过气管和气管接头与气缸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侧通过气管与小气缸连接,所述支架下部设有电源开关及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连接,第一按压开关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按压开关连接第二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套安装治具,所述治具包括气缸、支架、治具固定板、治具上板、治具下板和治具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所述治具上板与治具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治具下板由弹性固定销固定在治具底板上,治具固定板通过推杆与气缸活动连接,治具固定板上设有导柱与气缸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架上部设有调压阀及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支架中部设有连接安全块和小气缸的安全条,所述安全条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小气缸与安全块活动连接,所述调压阀通过气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一侧连接,第一电磁阀一侧通过气管和气管接头与气缸连接,第二电磁阀另一侧通过气管与小气缸连接,所述支架下部设有电源开关及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第一按压开关和第二按压开关连接,第一按压开关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按压开关连接第二电磁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江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原汽车铭牌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