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67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1:15
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包括机架、管材进料牵引机构、管材顶升移位机构、管材定位顶针机构、套袋端封机构、管材下料机构及拉膜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组管材套袋摆放座,所述管材定位顶针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位置,且与拉膜机构位置相对,所述套袋端封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两侧并位于管材定位顶针机构与拉膜机构之间,所述管材进料牵引机构设置在机架一侧,管材下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所述拉膜机构设置机架的端部位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流水线能够实现对管材的进料、移位、定位、拉膜、端封及下料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A Pipe Automatic Bagging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pe automatic bagging pipel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pipe feeding traction mechanism, a pipe lifting and shifting mechanism, a pipe positioning ejector mechanism, a bag end sealing mechanism, a pipe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film drawing mechanism.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et of pipe bagging placement seats, and the pipe positioning ejector mechanism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frame, and is opposit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lm drawing mechanism. The bag end seal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nd between the pipe positioning pin mechanism and the film pulling mechanism, the pipe feeding trac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rame, and the pipe fee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ame; the film pull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end position of the fram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pipeline can realize the feeding, shifting and positioning of the pipe. The whole process of film drawing, end sealing and blanking has realized automatic production, greatly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reduced the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生产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需要对直径较小的管材进行包装时,通常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时,先选取预设数量的管材平行放置在一起,在每根管材的两端套上端盖;利用捆带将多根管材捆扎在一起形成单捆管材组;再利用支架通过两个支点将管材组架起;将包装袋端部打开并从管材组的一端套上,沿管材组拉动包装袋直至管材组的另一端。在包装袋经过支架时,需要将管材组抬起才能将包装袋拉动,并且要预估所需包装袋的长度,将预估长度的包装袋先通过支架位置;再将管材组放到支架上,继续将包装袋向管材组另一端拉动;在包装袋经过另一支点的支架时需要采用同样的方式才能通过;然后按照管材组长度切断包装袋,并将管材组两段的包装袋封口,才完成整个管材的包装。整个包装过程,均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并且很容易造成包装袋的损坏,影响到整体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结构合理、高效可靠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管材进料牵引机构、管材顶升移位机构、管材定位顶针机构、套袋端封机构、管材下料机构及拉膜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组管材套袋摆放座,所述管材定位顶针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位置,且与拉膜机构位置相对,所述套袋端封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两侧并位于管材定位顶针机构与拉膜机构之间,所述管材进料牵引机构设置在机架一侧,管材下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所述拉膜机构设置机架的端部位置处;所述管材在管材进料牵引机构的作用下到达指定位置,通过管材顶升移位机构将管材放置到管材套袋摆放座上进行径向定位,并通过管材定位顶针机构与拉膜机构配合将管材进行轴向定位,拉膜机构从管材的一端至管材另一端进行对管材进行覆膜,最后通过管材下料机构进行下料。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进料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装置及设置在牵引装置前后位置的辅助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一固定板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的带轮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一组第一导辊,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带轮机构相连,能够使带轮机构沿支撑柱上下运动进行位置调节;所述辅助牵引装置包括一组支座、固定在一组支座上的第二固定板及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的一组第二导辊;所述带轮机构包括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一端的主动轮、设置在固定架另一端的从动轮及绕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输送带,所述固定架上在位于主动轮一端设有减速电机。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顶升移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联轴器、水平移动机构及上下移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水平移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上;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滑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设置在滑轨一端的主动轮座及设置在滑轨另一端的从动轮座,所述主动轮座与从动轮座之间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主动轮座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与滑块固定连接的气缸安装板、设置在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的第二气缸及设置在第二气缸顶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一组V型槽。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下料机构包括顶料装置及设置在顶料装置一侧的旋转下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包括气缸固定板、设置在气缸固定板上的气缸、设置在气缸上的顶板及固定在顶板上的导向柱,所述顶板上设有倾斜面,所述导向柱沿倾斜面倾斜设置;所述旋转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旋转轴、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旋转座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V型托架,所述旋转座上连接设置行程气缸,所述行程气缸上设有行程气缸固定板。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定位顶针机构包括移动装置及设置在移动装置上的顶针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座及与滑座相连的第三气缸;所述顶针装置包括固定框架、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顶针及设置在固定框架上且与顶针相连的第四气缸。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端封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夹紧装置及端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固定座及设置在气缸固定座上的第五气缸;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外框、第六气缸、齿轮传动机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三夹板及第四夹板,所述第三夹板设置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夹板设置在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六气缸通过带动齿轮传动机构,从而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向运动,并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三夹板靠近,第二夹板与第四夹板靠近。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套袋摆放座包括第七气缸固定板、设置在气缸固定板上的第七气缸、设置在第七气缸上的支撑架及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托辊,所述托辊上设有一组V型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管材进料牵引机构能够实现管材的自动进料功能,且能够配合光电开关,实现快速准确进料。2)通过设置管材顶升移位机构,能够对管材进料牵引机构上的管材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并输送至管材套袋摆放座上,实现管材的自动移位。3)通过设置管材定位顶针机构能够将放置到管材套袋摆放座上的管材进行轴向和径向定位,包装套袋过程中管材的稳定。5)通过设置拉膜机构及套袋端封机构能够实现管材自动套袋并端封。6)通过设置管材下料机构能够实现管材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下料。7)该流水线能够实现对管材的进料、移位、定位、拉膜、端封及下料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材进料牵引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材顶升移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材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套袋端封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套袋端封机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材定位顶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材套袋摆放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材顶升移位机构局部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材下料机构局部结构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12所示,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包括机架1、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管材顶升移位机构4、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套袋端封机构5、管材下料机构7及拉膜机构8,机架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组管材套袋摆放座2,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位置,且与拉膜机构8位置相对,套袋端封机构5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并位于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与拉膜机构8之间,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一侧,管材下料机构7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拉膜机构设置8机架1的端部位置处,管材在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的作用下到达指定位置,通过管材顶升移位机构4将管材放置到管材套袋摆放座2上进行径向定位,并通过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与拉膜机构8配合将管材进行轴向定位,拉膜机构8从管材的一端至管材另一端进行对管材进行覆膜,最后通过管材下料机构7进行下料。拉膜机构8,拉膜机构8用于对管材进行套袋工作,申请人已经在公开号为CN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管材顶升移位机构(4)、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套袋端封机构(5)、管材下料机构(7)及拉膜机构(8),所述机架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组管材套袋摆放座(2),所述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位置,且与拉膜机构(8)位置相对,所述套袋端封机构(5)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并位于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与拉膜机构(8)之间,所述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一侧,管材下料机构(7)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拉膜机构(8)设置在机架(1)的端部位置处,所述管材在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的作用下到达指定位置,通过管材顶升移位机构(4)将管材放置到管材套袋摆放座(2)上进行径向定位,并通过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与拉膜机构(8)配合将管材进行轴向定位,拉膜机构(8)从管材的一端至管材另一端进行对管材进行覆膜,最后通过管材下料机构(7)进行下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管材顶升移位机构(4)、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套袋端封机构(5)、管材下料机构(7)及拉膜机构(8),所述机架的中间位置设有一组管材套袋摆放座(2),所述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位置,且与拉膜机构(8)位置相对,所述套袋端封机构(5)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并位于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与拉膜机构(8)之间,所述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设置在机架(1)一侧,管材下料机构(7)设置在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拉膜机构(8)设置在机架(1)的端部位置处,所述管材在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的作用下到达指定位置,通过管材顶升移位机构(4)将管材放置到管材套袋摆放座(2)上进行径向定位,并通过管材定位顶针机构(6)与拉膜机构(8)配合将管材进行轴向定位,拉膜机构(8)从管材的一端至管材另一端进行对管材进行覆膜,最后通过管材下料机构(7)进行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进料牵引机构(3)包括牵引装置(32)及设置在牵引装置前后位置的辅助牵引装置(31),所述牵引装置(32)包括底座(3201)、设置在底座(3201)上的支撑柱(3205)、设置在支撑柱(3205)上的第一固定板(3202)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3202)上方的带轮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3202)上设有一组第一导辊(3206),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气缸(3208),所述第一气缸(3208)与带轮机构相连,能够使带轮机构沿支撑柱(3205)上下运动进行位置调节;所述辅助牵引装置(31)包括一组支座(3101)、固定在一组支座(3101)上的第二固定板(3102)及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102)上的一组第二导辊(3103);所述带轮机构包括固定架(3204)、设置在固定架(3204)一端的主动轮(3201)、设置在固定架(3204)另一端的从动轮(3203)及绕设在主动轮(3201)与从动轮(3203)之间的输送带(3209),所述固定架(3204)上在位于主动轮(3201)一端设有减速电机(32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套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顶升移位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转轴(43)、联轴器(42)、水平移动机构(44)及上下移动机构(45),所述驱动电机(41)通过联轴器(42)与转轴(43)传动连接,所述转轴(43)与水平移动机构(44)传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45)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44)上;所述水平移动机构(44)包括滑轨(4405)、设置在滑轨(4405)上的滑块(4402)、设置在滑轨(4405)一端的主动轮座(4404)及设置在滑轨(4405)另一端的从动轮座(4401),所述主动轮座(4404)与从动轮座(4401)之间设有传动皮带(4403),所述主动轮座(4404)与转轴(43)传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45)包括与滑块(4402)固定连接的气缸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龙叶德园柳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