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及水下设备回收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1839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及水下设备回收打捞装置,该缆绳释放装置包括缆绳储存舱和缆绳,其中,缆绳储存舱是由内圆筒、外圆筒及底板围成的腔体结构,在外圆筒外壁均匀设有数个对称的通槽,通槽围成的区域内纵向设有数个挂钩;缆绳在缆绳储存舱内自下而上、自外圆筒内壁向内圆筒外壁紧密盘绕,每盘绕数层就由一组弹力收紧圈收紧,缆绳的一端从缆绳储存舱预设在底板上的通孔穿出,为缆绳固定端,缆绳的另一端由一组收紧圈的交叉圈中心内穿出,为缆绳释放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组弹力收紧圈收紧缆绳,使缆绳有序紧密地储存在缆绳舱内,确保缆绳在释放过程中无松散塌陷、扭曲折现象,确保水下设备回收打捞工作顺利进行。

A cable release device and underwater equipment recovery and salvag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ble release device and an underwater equipment recovery and salvage device. The cable release device includes a cable storage cabin and a cable. The cable storage cabin is a cavity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n inner cylinder, an outer cylinder and a bottom plate. Several symmetrical channels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cylinder, and several hooks are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in the area surrounded by the channels.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from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cylinder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cylinder, each winding layer is tightened by a set of elastic tightening rings. One end of the cable passes through the holes preset on the bottom of the cable storage tank, which is the fixed end of the cable. The other end of the cable pass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a set of tightening rings to release the cable. The invention tightens the cables by a plurality of elastic tightening rings, so that the cables are orderly and tightly stored in the cabin, ensures that the cables do not collapse loosely and twist in the release process, and ensures that the recovery and salvage work of underwater equipment proceeds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及水下设备回收打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及包括有该缆绳释放装置的水下设备回收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对水域的开发,越来越多的设施设备需要长期放置在水下。相应的需要定期对这些水下设备进行回收维护。由于设备布放在水下海床上,设备打捞回收就成了问题。通常在浅水区域需要潜水员下水操作;深水区域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操作,再由施工船只将设备吊出水面进行相应的维护或回收。无论是潜水员或是水下机器人,出动一次需要很多相应的配套设备,费用高昂,耗时费力。现有技术回收打捞水下设备的装置主要是通过浮球带动缆绳的方法将设备牵引出水面,但缆绳在水底由于水的浮力作用下易发生松散、扭曲打折的情况,使浮球上升时不能顺利带动缆绳而导致设备不能顺利打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可使缆绳有序紧密地储存在缆绳舱内,缆绳释放时有序地释放不打结,使缆绳能够有序紧密地储存在缆绳舱内,确保缆绳在释放过程中无松散塌陷、扭曲打折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设备回收打捞装置,可对水下设备进行顺利打捞。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包括缆绳储存舱(2)和缆绳(3),其中,缆绳储存舱(2)是由内圆筒、外圆筒及底板围成的腔体结构,在外圆筒外壁均匀设有数个对称的通槽(21),通槽(21)围成的区域内纵向设有数个挂钩(22);缆绳(3)在缆绳储存舱(2)内自下而上、自外圆筒内壁向内圆筒外壁紧密盘绕,每盘绕数层就由一组弹力收紧圈(23)收紧,缆绳(3)的一端从缆绳储存舱预设在底板上的通孔穿出,为缆绳固定端(31),缆绳(3)的另一端由一组收紧圈(23)的交叉圈中心内穿出,为缆绳释放端(32)。优选地,所述弹力收紧圈(23)套设在缆绳储存舱(2)的内圆筒上,对角端分别从对称的两个通槽(21)拉出挂在缆绳储存舱(2)外壁相应的挂钩(22)上;两个弹力收紧圈(23)为一组,固定后的一组弹力收紧圈(13)呈十字状。优选地,所述通槽(21)为U形、C形或V形结构;所述弹力收紧圈(23)通过弹性变形紧压下方的缆绳(3),并与相邻上层的缆绳(3)的下表面相抵。优选地,所述通槽(21)的顶端位置不低于缆绳储存舱(2)内圆筒的上表面。优选地,在缆绳储存舱(1)的底板下表面粘连有弹性胶皮(24)。优选地,所述弹性胶皮(24)外形尺寸与缆绳储存舱(2)的底板相匹配,在弹性胶皮(24)的表面开设有一个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圆孔,该圆孔直径略小于缆绳直径。优选地,在缆绳储存舱(2)的外壁套设有圆柱形的弹性胶套(25),该弹性胶套(25)高度略大于缆绳储存舱(2)外圆筒高度。优选地,所述缆绳(3)为高分子聚乙烯绳。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设备回收打捞装置,包括浮球(1)、释放单元(4)、结构支架(5),还包括上述的缆绳释放装置,其中,浮球1置于缆绳储存舱2外筒的内沿上,缆绳储存舱2固定在结构支架5上。优选地,释放单元(4)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释放机构(41)和声学接收器(42)以及收紧杆(43),其中,释放单元(4)整体从缆绳储存舱(2)的内圆筒穿过;释放机构(41)柔性锁在浮球释放环(11)上;收紧杆(43)可调整地固定在结构支架(5)上,将浮球(1)向下拉紧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中,缆绳(3)以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盘绕,盘绕时,首先将缆绳固定端(31)连接在设备起重吊环(6a)上,设备起重吊环(6a)为一个环形和倒U形穿套结构,将缆绳固定端(31)紧紧缠绕在设备起重吊环(6a)的环形结构上,再将缆绳释放端(32)从缆绳储存舱(2)的底板上的通孔穿过进入缆绳储存舱(2),缆绳(3)按照由下向上逐层、由外向内逐圈紧密盘绕,每层盘绕后用软质棍棒将缆绳(3)夯实;缆绳(3)盘绕一层后,缆绳(3)按与缆绳储存舱(2)圆筒法线方向尽量小的角度从该层缆绳(3)上表面由内圈过度到外圈,再继续由外向内盘绕并将过渡位置的缆绳(3)压紧,层与层过度的位置按同一方向适当错开;过渡位置的缆绳(3)适度错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每层过渡位置的缆绳堆叠而使缆绳(3)层呈现鼓起不平整的状态;由于缆绳(3)的柔性使得绳子盘绕完成后,过渡位置的缆绳(3)的总高度最终控制在一层缆绳(3)高度范围之内。缆绳(3)每盘绕数层后,由两个弹力收紧圈(23)收紧,使缆绳(3)始终处于弹力收紧圈(23)的收缩范围之内紧密盘绕不松散。弹力收紧圈(23)套设在内圆筒外壁上,每两个弹力收紧圈(23)为一组,对角端分别从外圆筒一组对称的通槽(21)拉出挂在外圆筒外壁相应的挂钩(22)上,固定后的一组弹力收紧圈(23)呈十字状,弹力收紧圈(23)与缆绳(3)相抵,通过弹性变形紧压下方的缆绳(3),缆绳释放端(32)从对应组弹力收紧圈(23)交叉圈内穿出收紧,缆绳(3)盘绕完成后,缆绳释放端(32)从一组弹力收紧圈(23)圈内穿出。上述步骤使得缆绳(3)在缆绳储存舱(2)内紧密有序盘绕不松散。缆绳(3)盘绕完成后,再对整体水下设备打捞装置进行安装,安装时,将结构支架(5)焊接在待打捞的设备(6)上,然后将浮球(1)置于缆绳储存舱(2)上部外圆筒內沿上,缆绳释放端(32)与系缆扣(12)相连,释放机构(41)锁在浮球释放环(11)上,最后调整收紧杆(43)将浮球(1)收紧于缆绳储存舱(2)外圆筒內沿上。打捞设备(6)时,将工作船驶向待打捞设备(6)所在水域附近,使用“便携式甲板单元”向声学接收器(42)发送声学释放指令,声学接收器由可充电电池供电,电池可由水下设备(6)提供的电源自动充电,断电后可待机时间5~24个月。声学接收器(42)接收到指令后迅速使释放机构(41)解锁,浮球释放环(11)解除约束后,浮球靠自身浮力带动缆绳释放端(32)将缆绳(3)由内向外按顺序向上释放,如图所示,由于弹力收紧圈(23)的存在,使得缆绳(3)在释放时受到稍许阻力,从而可避免缆绳(3)释放过快导致缆绳(3)出现无序打结的问题;缆绳(3)释放时,缆绳释放端(32)由弹力收紧圈(23)交叉圈内释放,始终保证缆绳(3)在释放时处于两层弹力收紧圈范围之内,带动缆绳(3)由内向外井然有序释放。由于缆绳(3)水中质量与自身浮力基本相等,故浮球(1)上浮过程中,除了缆绳(3)与弹力收紧圈(23)间很小的摩擦力外无其它作用力,可以顺畅浮出水面。通过浮球吊环(13)将浮球(1)拉至施工船上,再将缆绳释放端(32)从系缆扣(12)上解下并套在施工船起重设备上,最后由施工船将水下的设备(6)吊起。设备吊起后,在施工船上对设备(6)进行维修和维护,维修完成后,再将本水下回收打捞装置安装在设备(6)上,最后将设备(6)吊在施工船起重设备上放入水底继续进行水下工作,周而复始,依序循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组弹力收紧圈收紧缆绳,使缆绳能够有序紧密地储存在缆绳舱内,确保缆绳在释放过程中无松散塌陷、扭曲打折现象;缆绳储存舱外部缝隙由弹性胶皮和弹性胶套封堵,以及利用收紧杆来收紧浮球使浮球在水底能够被柔性锁住,使得缆绳储存腔体内呈密闭状态,以防止海生物或其它杂物进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缆绳缠绕收紧示意图;图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绳储存舱(2)和缆绳(3),其中,缆绳储存舱(2)是由内圆筒、外圆筒及底板围成的腔体结构,在外圆筒外壁均匀设有数个对称的通槽(21),通槽(21)围成的区域内纵向设有数个挂钩(22);缆绳(3)在缆绳储存舱(2)内自下而上、自外圆筒内壁向内圆筒外壁紧密盘绕,每盘绕数层就由一组弹力收紧圈(23)收紧,缆绳(3)的一端从缆绳储存舱(2)预设在底板上的通孔穿出,为缆绳固定端(31);缆绳(3)的另一端由一组收紧圈(23)的交叉圈中心内穿出,为缆绳释放端(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绳储存舱(2)和缆绳(3),其中,缆绳储存舱(2)是由内圆筒、外圆筒及底板围成的腔体结构,在外圆筒外壁均匀设有数个对称的通槽(21),通槽(21)围成的区域内纵向设有数个挂钩(22);缆绳(3)在缆绳储存舱(2)内自下而上、自外圆筒内壁向内圆筒外壁紧密盘绕,每盘绕数层就由一组弹力收紧圈(23)收紧,缆绳(3)的一端从缆绳储存舱(2)预设在底板上的通孔穿出,为缆绳固定端(31);缆绳(3)的另一端由一组收紧圈(23)的交叉圈中心内穿出,为缆绳释放端(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收紧圈(23)套设在缆绳储存舱(2)的内圆筒上,对角端分别从对称的两个通槽(21)拉出挂在缆绳储存舱(2)外壁相应的挂钩(22)上;两个弹力收紧圈(23)为一组,固定后的一组弹力收紧圈(13)呈十字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1)为U形、C形或V形结构;所述弹力收紧圈(23)通过弹性变形紧压下方的缆绳(3),并与相邻上层的缆绳(3)的下表面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缆绳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1)的顶端位置不低于缆绳储存舱(2)内圆筒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金莹刘惠胡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零试验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