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动机中的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51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动机中的密封结构,包括:插入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件,该气缸盖至少在其上端面的中间部分有一斜面,阀操作凸轮室朝该上端面开口,该端盖通过螺栓与气缸盖的上端面连接,以便封闭所述阀操作凸轮室。该端盖上形成有一配合壁部分,该配合壁与阀操作凸轮室的内周表面配合,密封件安装在配合壁部分的外周表面上的密封槽内,以便与气缸盖的内周表面紧密接触。这样,不管所用螺栓的数目如何,在密封件的各处都能有均匀干涉,且密封件总有良好的密封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发动机中的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插入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件,该气缸盖至少在其上端面的中间部分有一斜面,阀操作凸轮室朝该上端面开口,该端盖通过螺栓与气缸盖的上端面连接,以便封闭该阀操作凸轮室。
技术介绍
在普通发动机中,气缸盖和端盖的接头表面形成于一个平面内,密封件例如O形环、垫圈等插入该接头表面之间,以便提供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在这样的密封结构中,保证正常的密封功能需要用大量的平行螺栓将气缸盖和端盖彼此连接,以便使密封件在各处的干涉(interference)均匀。当根据阀操作室内的机构的形状而形成气缸盖的上端面以便使发动机更紧凑时,该上端面可能是一个在其中间部分有斜面的三维表面。这时,即使如现有技术使用大量的平行螺栓,也很难使密封件在各处的干涉均匀。而且,使用大量的螺栓不能降低成本。专利技术简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发动机中的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其中,不管采用多少螺栓,都能使密封件在各处的干涉均匀,且密封件总是能有良好的密封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和特征,提供了一种在发动机的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插入所述气缸盖和所述端盖之间的密封件,所述气缸盖至少在其上端面的中间部分有一斜面,阀操作凸轮室朝该上端面开口,所述端盖通过螺栓与气缸盖的上端面连接,以便封闭该阀操作凸轮室,其中,该端盖上形成有一配合壁部分,该配合壁与阀操作凸轮室的内周表面配合,该密封件安装在该配合壁部分的外周表面上的密封槽内,以便与气缸盖的内周表面紧密接触。通过上述结构,不管所用螺栓的数目和轴向力的大小如何,在密封件的各处都能使干涉均匀,因此保证气缸盖和端盖之间有良好的密封状态。而且,用于将端盖的凸缘部分固定在气缸盖上的螺栓不会影响密封件的干涉,而只是将端盖固定在气缸盖上。因此可以减少螺栓的数目,从而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和特征,除了第一特征外,气缸盖的上端面包括一对平表面部分和一斜面,该对平表面部分在不同高度位置彼此平行,该斜面使平表面部分彼此相连,端盖形成有顶靠该上端面的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在与该平表面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通过螺栓与气缸盖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端盖可以由少量螺栓简单可靠地固定。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持式4冲程发动机用具的透视图;图2是该4冲程发动机的垂直侧剖图;图3是图2所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环绕凸轮轴的部分的放大垂直剖视图;图5是沿图3中的线5-5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3中的线6-6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7-7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中的线8-8的剖视图;图9是杆形密封件的主视图;图10是沿图9中的箭头10所示方向的视图;图11是图5所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沿图3中的线12-12的剖视图;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13-13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1中的线14-14的剖视图;图15是沿图11中的线15-15的剖视图;图16是端盖的仰视图;图17是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示意图;以及图18A至18F是说明在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下吸去积累于气缸盖内的润滑油的动作的视图。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介绍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手持式4冲程发动机E作为例如动力剪切机T的动力源,以便驱动动力剪切机T部分。该动力剪切机T与根据其工作状态而定位成不同方向的切刀C一起使用,因此,在各种情况下,发动机E可能会大幅度倾斜,或者上下颠倒。因此,动力剪切机T的工作状态是可变的。首先将参考图2至5介绍手持式4冲程发动机E的整体结构。如图2、3和5所示,化油器2和排气消音器3分别安装在手持式4冲程发动机E的发动机体1的前部和后部,空气清洁器4安装在化油器2的进气通道的进口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燃料箱5安装在发动机体1的下表面上。发动机体1包括有曲柄室6a的曲轴箱6、有一个气缸孔7a的气缸体7和气缸盖8,该气缸盖8有燃烧室8a以及进气孔9和排气孔10,该进气孔和排气孔开口于燃烧室8a内。气缸体7和气缸盖8通过铸造彼此形成一体,通过铸造与气缸体分离形成的曲轴箱6与气缸体7的下端螺栓连接。曲轴箱6包括在曲轴箱6的中心处彼此横向间隔开并通过螺栓12彼此连接的第一半和第二半箱体6L和6R。在气缸体7和气缸盖8的外周形成有大量的冷却肋片38。容纳于曲柄室6a中的曲轴13通过插入该曲轴和第一半和第二半箱体之间的球轴承14和14’而可旋转地装在该第一半和第二半箱体6L和6R上,并通过连杆16而与装于气缸孔7a内的活塞15相连。油密封件17和17’安装在该第一半和第二半箱体6L和6R外部并靠近轴承14和14’,以便与曲轴13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如图3和6至8所示,垫圈85插入气缸体7和第一/第二半箱体6L/6R的接头之间。杆形密封件86以如下方式插入第一半箱体6L和第二半箱体6R之间U形密封槽87形成于第一半和第二半箱体6L和6R的接头之一上,并沿该接头的内周表面延伸,在密封槽87的朝向气缸体7的一侧的相对端处各形成有在该两半箱体6L、6R的接头上延伸的放大凹槽87a。另一方面,密封件86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并有圆形截面的杆形部分。在密封件86的相对端形成有方形截面的放大端头部分86a,以便在相对方向上垂直地横向凸出。密封件86装入密封槽87内,同时杆形部分弯曲成U形,放大的端头部分填入该放大凹槽87a中。这时,通过在密封槽87的中间部分的内表面形成一对小凸起88,并使该凸起88与杆形部分的中间区域的外周表面弹性接触,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密封件86的中间部分从密封槽87中浮动。当第一半和第二半箱体6L和6R彼此相连时,密封件86的杆形部分和放大端头86a的外表面都与相对的配合接头表面紧密接触。当气缸体7通过插入气缸体与两半箱体6L和6R之间的垫圈85而与两半箱体6L和6R的上表面相连时,放大端头86a的上表面与该垫圈85紧密接触。这样,两半箱体6L和6R和气缸体7的接头表面相互交叉成T形,并通过单个密封件86和单个垫圈85密封。尤其是,通过将该对放大端头86装入放大凹槽87a中,整个密封件86能准确保持在固定位置,且不需要专门的技巧,而且,密封件86的杆形部分和放大端头86a的干涉由容纳该杆形部分和放大端头86a的密封槽87和放大凹槽87a的深度确定,基本不受接头表面之间的连接压力的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可靠地对相交接头表面进行密封,同时使发动机体1易于装配。再参考图4和5,进气阀18和排气阀19平行于气缸孔7a的轴线安装在气缸盖8内,以便分别打开和关闭进气孔9和排气孔10。火花塞20以其电极布置于燃烧室8a中心部分附近的方式螺纹安装。进气阀18和排气阀19由阀操作凸轮室21内的阀弹簧22和23压向关闭方向,该阀操作凸轮室21确定于气缸盖8内。在该阀操作凸轮室21中,可垂直摆动地支承于气缸盖8上的摇臂24和25置于进气阀18和排气阀19的顶上。用于通过摇臂24、25打开和关闭进气阀18和排气阀19的凸轮轴26平行于曲轴13并通过插入其间的球轴承27和27’可旋转地装在阀操作凸轮室21的横向相对侧壁上。阀操作凸轮室21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发动机中的气缸盖和端盖之间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 插入所述气缸盖和所述端盖之间的密封件,所述气缸盖至少在其上端面的中间部分有一斜面,阀操作凸轮室朝该上端面开口,所述端盖通过螺栓与气缸盖的上端面连接,以便封闭所述阀操作凸轮室, 其中,该端盖上形成有一配合壁部分,该配合壁与阀操作凸轮室的内周表面配合,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配合壁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所设的密封槽内,以便与气缸盖的内周表面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庆太西田隆夫新井哲也枝松茂贵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