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耶鲁大学专利>正文

纳米载体向肿瘤的抗体介导的自催化靶向递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663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3:18
提供用于封装活性剂并将它递送到细胞外DNA的靶向DNA的纳米载体。纳米载体,例如聚合物颗粒、脂质体以及多层囊泡,具有与其缀合的靶向DNA的靶向部分。靶向DNA的该靶向部分通常是结合于DNA或核小体的抗体或由其衍生的变异体、片段或融合蛋白。该靶向部分可以是结合DNA的循环自身抗体,如通常在患有SLE的患者中所发现的那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靶向部分是抗体3E10或由其衍生的变异体、片段或融合蛋白。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使用方法以及给药方案。

Autocatalytic Targeted Delivery of Nanocarriers to Tumor Antibody Mediated

Nanocarriers for encapsulating active agents and delivering them to targeted DNA of extracellular DNA are provided. Nanocarriers, such as polymer particles, liposomes and multilayered vesicles, have targeted DNA segments bound to them. The targeting part of DNA is usually an antibody bound to DNA or nucleosome or a variant, fragment or fusion protein derived from it. The target may be circulating autoantibodies that bind DNA, such as those commonly found in patients with SLE. In some embodiments, the targeting portion is antibody 3E10 or a variant, fragment or fusion protein derived from it.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use and drug delivery schemes are also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纳米载体向肿瘤的抗体介导的自催化靶向递送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6年6月15日提交的U.S.S.N.62/350,423的权益和优先权,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序列表的参考序列表以名为“YU_7013_PCT_ST25.txt”的文本文件形式提交,该文本文件创建于2017年6月15日并且具有23,726个字节的大小,该序列表依据37C.F.R§1.52(e)(5)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大体上是靶向药物递送领域,特别是将药物递送到细胞外DNA的位点,例如在肿瘤中和肿瘤附近发现的那些位点、受伤和损伤部位、缺血组织以及感染部位。
技术介绍
第一种纳米药物是脂质体纳米载体中的阿霉素(doxorubicin,DOX)制剂,于1995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患有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AIDS-relatedKaposi'ssarcoma)的人类患者(Barenholz等人,《控制释放杂志:控制释放协会官方杂志》(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OfficialJournaloftheControlledReleaseSociety),160(2):117-134(2012))。从那时起,用于递送化疗药的纳米载体的开发已成为癌症药物开发的有前景的方法。与游离药物相比,纳米载体的使用具有许多优点。例如,纳米载体允许递送原本不能直接施用的疏水性或毒性药物。纳米载体还能为本身会被循环中的ATP结合盒(ATP-bindingcassette,ABC)转运蛋白降解或消除的药物提供保护。此外,肿瘤(40-80nm)与健康组织(<8nm)中的内皮间连接(interendothelialjunction)之间的大小差异以及肿瘤中的淋巴引流功能缺陷会产生高渗透长滞留(enhancedpermeabilityandretention,EPR)效应(Jain,《癌转移评论》(CancerMetastasisRev),6(4):559-593(1987)),因为该EPR效应,所以纳米载体的使用改变了化疗药的生物分布并导致药物优先在肿瘤中积累。然而,这种基于EPR效应的被动靶向方法可能不足以在癌症治疗中产生有意义的收益(Chauhan等人,《自然·材料》(NatMater),12(11):958-962(2013))。为了进一步提高靶向效率,可以通过与对癌细胞或肿瘤新血管系统或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的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配体缀合来改造纳米载体。例如,S,S-2-[3-[5-氨基-1-羧基戊基]-脲基]-戊二酸(ACUPA)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membraneantigen,PSMA)(Hrkach等人,《科学·转化医学》(SciTranslMed),4(128):128ra139(2012));iRGD靶向肿瘤新血管系统中的αυ整联蛋白(Sugahara等人,《癌细胞》(CancerCell),16(6):510-520(2009);Zhou等人,《生物材料》(Biomaterials),33(2):583-591(2012));并且氯毒素(chlorotoxin,CTX)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Han等人,《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Nano),10(4):4209-4218(2016))。ACUPA缀合的纳米医学和iRGD缀合的纳米医学已经成功地进入临床试验并且证明了改善的功效(Chow等人,《科学·转化医学》,5(216):216rv214(2013);Service等人,《科学》(Science),330(6002):314-315(2010))。尽管如此,这些传统的靶向方法还是会受到显著的限制:随着杀死肿瘤细胞和新血管系统的化疗剂的递送,可用于靶向递送的分子的量随时间减少;因此,肿瘤中纳米颗粒积累的效率下降。在过去几年中,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来克服这种限制,包括努力采用单独的纳米颗粒制剂,通过诱导凝血级联而在体内进行通信(vonMaltzahn等人,《自然·材料》,10(7):545-552(2011))。然而,这种系统的复杂性可能限制在临床中应用该技术的能力。需要将纳米载体靶向肿瘤的替代策略,以帮助将纳米医学方法转化为临床上有意义的疗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鉴定、诊断和治疗疾病与病症的组合物、试剂盒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用于封装活性剂并将它递送到细胞外DNA的靶向DNA的纳米载体。纳米载体,例如聚合物颗粒、脂质体和多层囊泡,具有靶向与其缀合的DNA的靶向部分。靶向DNA的靶向部分通常是抗体或由其衍生的变异体、片段或融合蛋白,其结合于DNA或核小体或其组分或DNA的前体,如核苷酸、核苷、核碱基。例如,靶向DNA的靶向部分可以是可变片段(Fv)。在一个实例中,Fv是scFv、di-scFv或tri-scFv。例如,Fv是scFv。在一个实例中,Fv是di-scFv。在一个实例中,Fv是tri-scFv。该靶向部分可以是结合DNA的循环自身抗体,如通常在患有SLE的患者中所发现的那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靶向部分是抗体3E10或5C6,或由其衍生的变异体、片段或融合蛋白。例如,该靶向部分是具有包括如SEQIDNO: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括SEQIDNO: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L的抗体(3E10)或具有包括如SEQIDNO:1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括SEQIDNO:1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L的抗体(5C6),或其变异体、片段、融合蛋白。例如,该靶向部分是具有包括如SEQIDNO: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括SEQIDNO: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L的抗体,或其变异体、片段、融合蛋白。该靶向部分是具有包括如SEQIDNO:1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括SEQIDNO:1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L的抗体,或其变异体、片段、融合蛋白。在另一个实例中,该靶向部分是3E10或5C6的人源化形式或嵌合形式。该靶向部分可以是Fab、(Fab')2、微型抗体(minibody)、VL、VH、scFv-Fc、双功能抗体(diabody)、三功能抗体(triabody)、四功能抗体(tetrabody),或抗体3E10或5C6或其变异体的其它组分或衍生物。该靶向部分可以是可变片段。例如,该靶向部分可以是抗体3E10或5C6或其变异体的单价、二价或三价单链可变片段(scFV)。在一些实施例中,scFV包括具有选自SEQIDNO:1或2或18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和具有SEQIDNO:3或14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在特定实施例中,该靶向部分包括SEQIDNO:11、12或13的氨基酸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靶向部分能够被释放在靶位点并用作活性剂。例如,该靶向部分可以用能够在谷胱甘肽存在下裂解的二硫键连接到纳米载体上,谷胱甘肽例如可以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现。在特定实施例中,所释放的活性剂是抗体3E10或5C6,或由其衍生的片段、变异体或融合蛋白。在一些实施例中,纳米载体是聚合物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或聚酸酐形成,例如聚(乳酸)、聚(乙醇酸)或聚(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封装活性剂的纳米载体,其包含具有与其缀合的靶向DNA的靶向部分的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15 US 62/350,4231.一种用于封装活性剂的纳米载体,其包含具有与其缀合的靶向DNA的靶向部分的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是结合于DNA、核苷酸、核苷、核碱基或核小体的抗体或由其衍生的变异体、片段或融合蛋白。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靶向DNA的所述靶向部分是可变片段(Fv)。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Fv是scFv、di-scFv或tri-scFv。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是具有包含如SEQIDNO: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L的抗体(3E10)或具有包含如SEQIDNO:1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包含SEQIDNO:1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VL的抗体(5C6),或其变异体、片段、融合蛋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是3E10或5C6的人源化形式或嵌合形式。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是抗体3E10或5C6的单价、二价或三价或多价单链可变片段(scFv)。8.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是抗体3E10或5C6的双功能抗体、三功能抗体、四功能抗体或其它多聚体。9.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是抗体3E10或5C6或其变异体的Fab、(Fab')2、微型抗体、VL、VH、scFv-Fc、双功能抗体、三功能抗体、四功能抗体或其它组分或衍生物。10.根据权利要求4、7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scFv包括包含选自SEQIDNO:1和2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和包含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包含SEQIDNO:11、12或13的氨基酸序列。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纳米载体选自由聚合物颗粒、脂质体、多层囊泡以及微泡组成的群组。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聚合物颗粒是聚合物纳米颗粒。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聚合物纳米颗粒由一种或多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或聚酸酐形成。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或聚酸酐选自由聚(乳酸)、聚(乙醇酸)以及聚(乳酸-共-乙醇酸)组成的群组。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聚合物纳米颗粒由PLGA-聚(ε-苄氧羰基-L-赖氨酸)(PLL)形成。17.根据权利要求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是细胞渗透性的。18.根据权利要求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不是细胞渗透性的。19.根据权利要求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能够被释放在靶位点并用作活性剂。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靶向部分以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在谷胱甘肽存在下裂解的二硫键连接到所述纳米载体上。21.根据权利要求1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其进一步包含被封装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剂。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活性剂是抗血管生成剂、抗增殖剂、化疗剂、细胞毒性剂、抗体或其片段或变异体、放射增敏剂、放射性同位素、治疗蛋白、治疗基因、siRNA、适体、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基因修饰剂、基因表达修饰剂或其组合。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活性剂是PARP抑制剂。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纳米载体,其中所述PARP抑制剂是奥拉帕尼(C24H23FN4O3)。2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到24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载体。26.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兵J·汉森
申请(专利权)人:耶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