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农初杰专利>正文

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49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内部设有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中间轴上的齿轮分别与动力输入轴的齿轮和动力输出轴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动力输出轴和所有齿轮都为非铁磁材料制成,同步器为永久磁铁制成,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同步器在动力输出轴上位移的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箱,解决了目前变速箱机械结构复杂,摩擦力大,易损坏、不耐用的问题,能延长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Transmission c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earbox, which comprises a gearbox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gear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input shaft, a middle shaft and a power output shaft. The gears on the middle shaft mesh with the gears of the power input shaft and the high-grade gears and the low-grade gears of the power output shaft respectively. A synchroniz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igh-grade gears and the low-grade gears of the power output shaft. Characteristic: The gearbox body, power input shaft, intermediate shaft, power output shaft and all gears are made of non-ferromagnetic materials, and the synchronizer is made of permanent magnet. A magnet controlling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ynchronizer on the power output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gearbox body. The gear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mechanical structure, large friction force, easy damage and durability of the gearbox at present, and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each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用发动机的转矩变化范围较小,无法应对汽车在实际行驶中遇到的复杂的道路情况,所以增大汽车的牵引力和行驶速度势在必行。变速箱的产生很好的解决了上面说到的问题,变速箱通过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来达到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功率较高而并且使油耗降低。而且,变速箱能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汽车倒退行驶,利用空挡可以中断动力传递,便于变速器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传统的变速箱是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需要时,还可以加装动力输出器。在分类上有两种方式: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和按操纵方式的不同来分。目前的变速系统主要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静液压传动。变换档位有人力换挡和动力换挡,结构有定轴式和行星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变速箱也有了升级,从最初的手动变速箱,到现在的无极变速箱,从无同步器到有同步器,操控越来越方便。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拨动变速杆,切换中间轴轴上的齿轮,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组合与动力输出轴结合,从而改变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但是使用变速杆切换档位,机械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琐,需要频繁的拨动操作杆实现换挡。在实际运用中,变速箱经常由于不正当的加施操作,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同种类的变速箱维修难度也不一样,大多数情况是要更换变速箱才能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成本也较高,车主负担也较重。因此,一种新型的、不易损坏的、维修成本低的变速箱,成为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变速箱,解决目前变速箱机械结构复杂,摩擦力大,易损坏、不耐用的问题。本技术的变速箱不但结构比机械式简单,而且使齿轮与齿轮之间、齿轮与同步器之间的摩擦损耗减小,不容易损坏,延长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一种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内部穿设有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中间轴上的齿轮分别与动力输入轴的齿轮和动力输出轴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器,所述变速箱箱体、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动力输出轴和所有齿轮都为非铁磁材料制成,同步器为永久磁铁制成,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同步器在动力输出轴上位移的磁铁。优选的是,所述变速箱箱体包括前盖、后盖和左右开口的外壳,前盖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一侧,后盖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一侧。优选的是,所述磁铁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分别设置在变速箱箱体外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位于变速箱箱体两侧,固定在前盖和后盖上,分别靠近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第三磁铁固定在变速箱箱体的左右开口的外壳上,具体位于动力输出轴的低档位齿轮和高档位齿轮的中间位置的区域。优选的是,所述磁铁为电磁铁,其通过开关控制电流大小以及电流流入线圈的方向,进而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和方向。优选的是,当需要变速箱处于低挡位状态时,通过开关控制电流流入线圈的方向,使后盖上的第二电磁铁对同步器产生吸引力,前盖上的第一电磁铁对同步器产生排斥力,变速箱箱体外壳的第三电磁铁不输入电流,同步器往低档位齿轮移动并与低档位齿轮接合;当需要变速箱处于高挡位状态时,通过开关控制电流流入线圈的方向,使后盖上的第二电磁铁对同步器产生排斥力,前盖上的第一电磁铁对同步器产生吸引力,位于外壳的第三电磁铁不输入电流,同步器往高档位齿轮移动并与高档位齿轮接合;当需要变速箱处于空挡状态时,通过开关控制电流流入线圈的方向,使变速箱箱体前盖上的第一电磁铁和后盖上的第二电磁铁对同步器都产生排斥力,变速箱箱体外壳的第三电磁铁对同步器产生吸引力,同步器停在高档位齿轮与低档位齿轮中间。优选的是,所述低档位为低档位齿轮与中间轴小齿轮啮合,传动比小于1。优选的是,所述高档位为高档位齿轮与中间轴大齿轮啮合,传动比大于1。优选的是,所述前盖和后盖上放置电磁铁处各设置有一个凹槽,变速箱箱体外壳放置电磁铁处同样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底部离最近的齿轮位置保持3-5cm的距离,电磁铁均放置在凹槽内,凹槽的形状与电磁铁的形状一致,凹槽深度等于电磁铁的厚度。优选的是,所述变速箱箱体中间轴的上方,在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的中间不连接处,设置一个凹槽在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两端之间,将变速箱前盖上的第一电磁铁设置在该凹槽处,凹槽外边缘离最近的的齿轮位置均保持3-5cm的距离。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运用磁铁间的吸引排斥作用,控制同步器的移动,实现换挡,降低了机械式的摩擦损耗,节省了成本;变速箱箱体、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动力输出轴和所有齿轮都为非铁磁材料制成,避免受到磁铁磁性的影响;变速箱箱体外的磁铁选用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控制,操作简单,换挡速度也更快;电磁铁放置在凹槽内,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低档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高档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凹槽的示意图。图1-4中:1-第一电磁铁;2-变速箱箱体;3-高档位齿轮;4-同步器;5-动力输入轴;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前盖;9-第三电磁铁;10-第二电磁铁;11-动力输出轴;12-低档位齿轮;13-中间轴小齿轮;14-后盖;15-中间轴;16-中间轴大齿轮。图1-4中,同步器磁极分布为:轴向分布,靠近高档位齿轮一侧为S极,靠近低档位齿轮一侧为N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参阅图1-4。一种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2,变速箱箱体2内部穿设有动力输入轴5、中间轴15和动力输出轴11,中间轴15上的齿轮分别与动力输入轴5的齿轮和动力输出轴11的高档位齿轮3和低档位齿轮12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上的高档位齿轮3和低档位齿轮12之间设置有同步器4,空挡状态时,同步器4不与两边的任一齿轮结合;高档位状态时,同步器4与高档位齿轮3接合;低档位状态时,同步器4与低档位齿轮12接合。所述变速箱箱体2、动力输入轴5、中间轴15、动力输出轴11和所有齿轮都为非铁磁材料制成,同步器4为永久磁铁制成,在所述变速箱箱体2上设置有控制同步器4在动力输出轴11上位移的磁铁,通过控制磁铁磁力大小与方向的变化,改变同步器4与齿轮的接合状态。空挡状态时,同步器4受到磁力影响,停在高档位齿轮3和低档位齿轮12之间,不与任一齿轮接合;高档位状态时,同步器4受到磁力影响,移动到高档位齿轮3一侧并与高档位齿轮3接合;低档位状态时,同步器4受到磁力影响,移动到低档位齿轮12一侧并与低档位齿轮12接合。其中,所述变速箱箱体2包括前盖8、后盖14和左右开口的外壳,前盖8设置在动力输入轴5一侧,后盖14设置在动力输出轴11一侧。其中,所述磁铁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如图1所示,分别设置在变速箱箱体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内部穿设有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中间轴上的齿轮分别与动力输入轴的齿轮和动力输出轴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动力输出轴和所有齿轮都为非铁磁材料制成,同步器为永久磁铁制成,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同步器在动力输出轴上位移的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内部穿设有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中间轴上的齿轮分别与动力输入轴的齿轮和动力输出轴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的高档位齿轮和低档位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动力输入轴、中间轴、动力输出轴和所有齿轮都为非铁磁材料制成,同步器为永久磁铁制成,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同步器在动力输出轴上位移的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包括前盖、后盖和左右开口的外壳,前盖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一侧,后盖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分别设置在变速箱箱体外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位于变速箱箱体两侧,固定在前盖和后盖上,分别靠近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第三磁铁固定在变速箱箱体的左右开口的外壳上,具体位于动力输出轴的低档位齿轮和高档位齿轮的中间位置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为电磁铁,其通过开关控制电流大小以及电流流入线圈的方向,进而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大小和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变速箱处于低挡位状态时,通过开关控制电流流入线圈的方向,使后盖上的第二电磁铁对同步器产生吸引力,前盖上的第一电磁铁对同步器产生排斥力,变速箱箱体外壳的第三电磁铁不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初杰黄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农初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