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0463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连杆轴作为工作臂和连杆的铰点,在连杆轴的两端各设有一处细颈部位,细颈部位的直径小于连杆轴中间段的直径,在每处细颈部位套设有匹配的卡环,卡环上面向连杆的一侧端面紧贴连杆,在连杆轴的两端端面各放置有盖板,位于两端的卡环与盖板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限位防松装置,通过卡环与盖板的相配合,卡住连杆轴端部不脱落,从而实现了连杆轴的轴向限位防松功能。

A Limiting and Loosening-proof Device for Connecting Rod Shaft of High-altitude Working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loosening device for limiting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of an aerial working vehicle.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acts as the hinge point of the working arm and connecting rod, and each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thin neck part whose diameter is small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A matching clamp ring is arranged at each fine neck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tightly attached to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above the clamping ring, and at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Each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and the clasp ring at both ends is fixed with the cover plate. The limit loosening preven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lamp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without falling off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lamp ring and the cover plate, thus realizing the function of axial limit loosening preven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车
,具体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日益重视,高空作业车被广泛应用于市政、电力、石化、通信等多种领域。高空作业车结构安全系数要求高,臂体和连杆绞点的连杆轴,直径大,要求能转动且轴向有限位,已有的限位紧固件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解决了连杆轴沿轴向移动脱落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其特征是,连杆轴作为工作臂和连杆的铰点,在连杆轴的两端各设有一处细颈部位,细颈部位的直径小于连杆轴中间段的直径,在每处细颈部位套设有匹配的卡环,卡环上面向连杆的一侧端面紧贴连杆,在连杆轴的两端端面各放置有盖板,位于两端的卡环与盖板固连。优选的,盖板上面向卡环的一侧端面紧贴卡环端面。优选的,卡环沿其四周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相应的盖板上也设有相同数量的安装孔,螺栓穿过盖板的安装孔和卡环的安装孔实现将盖板与卡环紧固连接。优选的,卡环上安装孔沿卡环的圆周均匀排列。优选的,安装孔的数量为4个。优选的,在螺栓与盖板的连接端面上还设有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限位防松装置,通过卡环与盖板的相配合,卡住连杆轴端部不脱落,从而实现了连杆轴的轴向限位防松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工作臂;II、连杆;1、连杆轴;2、卡环;3、盖板;4、螺栓;5、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在本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专利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如图1所示,作为工作臂I和连杆II的铰点的连杆轴1,在连杆轴1的两端各设有一处细颈部位,细颈部位的直径小于连杆轴1中间段的直径,在每处细颈部位套设有与其形状结构匹配的卡环2,卡环2上面向连杆的一侧端面紧贴连杆II,在连杆轴1的两端端面各放置有盖板3,位于两端的卡环2与盖板3固连。本技术限位防松装置,通过卡环2与盖板3的相配合,卡住连杆轴1端部不脱落,从而实现了连杆轴的轴向限位防松功能。实施例高空作业车中,工作臂I和连杆II套设在连杆轴1上,工作臂I和连杆II均可绕连杆轴1转动,作为工作臂和连杆的铰点。为了防止连杆轴1沿轴向移动或脱落,本技术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在连杆轴1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处细颈部位,细颈部位为一个柱体,细颈部位的直径小于连杆轴1中间段的直径,两侧细颈部位紧靠连杆轴1的两端,但是并未到达端部。在每处细颈部位套设有与其形状结构匹配的卡环2,卡环2的内径与细颈部位半径匹配,外径大于连杆轴1中间段半径,参见图1,在连杆轴1的两侧端面各放置有盖板3,在连杆轴1的右端,卡环2的左侧紧贴连杆II,盖板3的左侧紧贴卡环2,在连杆轴1的左端,卡环2的右侧紧贴连杆,盖板3的右侧紧贴卡环2。卡环2沿其四周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盖板3上相应的也设有相同数量的安装孔,螺栓4穿过盖板3和卡环2的安装孔实现将盖板3与卡环2紧固连接,使盖板和卡环成为一个整体,卡住连杆轴端部不脱落。优选的,卡环上安装孔的数量为4个,且此安装孔沿卡环2的圆周均匀排列,相应的,盖板上安装孔的数量为4个,且此安装孔沿盖板3的圆周均匀排列。为了防止螺栓4松动,在螺栓4与盖板3的连接端面上还设有垫片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其特征是,连杆轴作为工作臂和连杆的铰点,在连杆轴的两端各设有一处细颈部位,细颈部位的直径小于连杆轴中间段的直径,在每处细颈部位套设有匹配的卡环,卡环上面向连杆的一侧端面紧贴连杆,在连杆轴的两端端面各放置有盖板,位于两端的卡环与盖板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其特征是,连杆轴作为工作臂和连杆的铰点,在连杆轴的两端各设有一处细颈部位,细颈部位的直径小于连杆轴中间段的直径,在每处细颈部位套设有匹配的卡环,卡环上面向连杆的一侧端面紧贴连杆,在连杆轴的两端端面各放置有盖板,位于两端的卡环与盖板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置,其特征是,盖板上面向卡环的一侧端面紧贴卡环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车连杆轴限位防松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铭姚伟王艳辉赵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