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24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4:0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绝缘本体设置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插槽并于前端形成插接口,若干端子包括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组,各端子均包括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凸伸至对接插槽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焊接脚及连接所述焊接脚与固定部的连接段,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各端子的对接部在靠近固定部一端位置经折弯形成有折弯部,折弯部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与折弯部相邻前端和/或相邻后端位置的端子部分的宽度。通过将折弯部位置变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电容效应,从而改善特性阻抗,使得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良好,提高电气信号完整性、提高传输质量。

High-speed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high-speed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which includes an insulating body and several terminals fixed in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insul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tt socket for insertion of the butt connector and forms a socket interface at the front end. Several terminals include at least one row of high-speed terminal groups. Each terminal includes a fixed part fixed in the insulating body and protrudes into the butt socket for use. For the contact part, the welding foot and the connecting section connecting the welding foot and the fixing part, the butt parts of at least one row of high speed terminals are bent at one end near the fixing part to form a bending part, and the width of the bending part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is less than the width of the terminal parts adjacent to the front end and/or the adjacent rear end of the bending part. By narrowing the bending position, the capacitance effect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can be improved, so that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of the high-speed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is good, the integrity of the electrical signal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transmission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QSFP-DD(QuadSmallForm-factorPluggableDoubleDensity)、SFP-DD(SmallForm-factorPluggableDoubleDensity)模组设有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收容于绝缘体内的四排端子。在2018年05月04日,中国专利公开号第CN107994402A号专利申请揭示出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对接电路板连接,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设有一排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子模组、设有一排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模组、设有一排第三端子的第三端子模组及设有一排第四端子的第四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端子和第四端子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形成第二对接端口。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及第四端子模组均由后向前组装至绝缘外壳。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焊接于电路板上。随着SFP连接器的发展,端子传输速度的不断提升,对端子之间的屏蔽性能、高频特性、特性阻抗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对连接器的组装工艺及整体稳定性要求同样越来越高。因此现有结构在上述特性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以满足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良好,减小电容效应、提高电气信号完整性、提高传输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提供了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前端设置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插槽并于前端形成插接口,所述若干端子包括至少一排沿左右方向排列且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高速端子组,所述各端子均包括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与固定部前端相连的接触部、对应与电路板对接的焊接脚及连接所述焊接脚与固定部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向后且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弹性臂前端位置形成有凸伸至对接插槽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所述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各端子的对接部在靠近固定部一端位置经折弯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于的宽度小于与折弯部相邻前端和/或相邻后端位置的端子部分的宽度。近一步,所述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折弯部于左右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缺口状结构,以形成所述折弯部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与折弯部相邻前端和/或相邻后端位置的端子部分的宽度。近一步,所述连接段包括对应与固定部后端连接且向后延伸形成的水平段及与所述水平段后端连接且向后并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倾斜段,所述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各端子的折弯部位于所述水平段与倾斜段连接位置,所述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水平段的宽度,且小于倾斜段的宽度。近一步,所述若干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所述至少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为高速端子,所述折弯部形成于所述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中的各端子上。近一步,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与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与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下侧位置,所述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和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和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形成第二对接端口,所述第一对接端口位于第二对接端口的前端,近一步,所述第四端子组的各连接段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三端子组的各连接段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三端子组的各连接段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端子组的各连接段的延伸长度,且大于第一端子组的各连接段的延伸长度,所述折弯部仅形成于所述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中的各端子上。近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绝缘外壳、与第一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二绝缘体、与第三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三绝缘体及与第四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四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一绝缘体共同形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端子组与第二绝缘体共同形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三端子组与第三绝缘体共同形成第三端子模组,所述第四端子组与第四绝缘体共同形成第四端子模组,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于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连接两个侧壁上边缘的顶壁及连接两个侧壁下边缘的底壁,所述两个侧壁、顶壁及底壁的前端位置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插接口,所述各绝缘体的两侧位置均形成有卡合部,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侧壁相对的内侧面上对应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均通过卡合部组装固定于对应的安装槽内实现与绝缘外壳的组装固定。近一步,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侧壁的后端位置上方呈开口状,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第三端子模组由后向前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由上向下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近一步,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还包括有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两侧位置形成有第五卡合部,所述两个侧壁相对的内表面上方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于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五安装槽贯穿侧壁的后端面,所述顶盖板由后向前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所述第五卡合部对应容纳限位于第五安装槽内。近一步,所述顶盖板位于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及第四端子模组的上方位置,所述任意一排端子均设有十根端子,包括四根接地端子及分别成对位于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的三对信号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折弯部位置变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电容效应,从而改善特性阻抗,使得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高频信号良好,提高电气信号完整性、提高传输质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性申请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及第四端子模组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其进一步展示了,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金属件组装配合时的状态图;图6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前端设置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插槽并于前端形成插接口,所述若干端子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且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至少一排高速端子,所述各端子均包括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与固定部前端相连的接触部、对应与电路板对接的焊接脚及连接所述焊接脚与固定部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向后且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凸伸至对接插槽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各端子的对接部在靠近固定部一端位置经折弯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于的宽度小于与折弯部相邻前端和/或相邻后端位置的端子部分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前端设置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插槽并于前端形成插接口,所述若干端子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且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至少一排高速端子,所述各端子均包括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与固定部前端相连的接触部、对应与电路板对接的焊接脚及连接所述焊接脚与固定部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向后且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凸伸至对接插槽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各端子的对接部在靠近固定部一端位置经折弯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于的宽度小于与折弯部相邻前端和/或相邻后端位置的端子部分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折弯部于左右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缺口状结构,以形成所述折弯部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与折弯部相邻前端和/或相邻后端位置的端子部分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对应与固定部后端连接且向后延伸形成的水平段及与所述水平段后端连接且向后并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倾斜段,所述至少一排高速端子的各端子的折弯部位于所述水平段与倾斜段连接位置,所述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水平段的宽度,且小于倾斜段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或1或3所述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所述至少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为高速端子,所述折弯部形成于所述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中的各端子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与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与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下侧位置,所述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和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和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形成第二对接端口,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春程牧曾铁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