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624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该抛投装置,包括:抛架,抛架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第一开口;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凹槽状锁定槽;可相对于抛架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的锁定件,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锁定件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用以驱动锁定件动作的驱动单元;锁舌,锁舌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枢接于第二侧壁,当锁舌处于锁定工位且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锁舌,且使锁舌封堵锁定槽开口;当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锁定件复位至容纳腔内以解除对锁舌限位。该抛投装置通过简化自身结构,利于提升对物品抛投的成功率。

A Throwing Device and UAV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UAV, and discloses a throwing device and UAV. The throwing device includes: a throwing frame, a throwing frame with a holding chamber, and a holding chamber with a first opening; a grooved locking groove is formed when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second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wall cooperate; and a locking part which can slide along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in the direction arranged by the throwing frame can be located at the locking part. In the locking position, one end of the locking part extends the holding chamber from the first opening; the driving unit used to drive the action of the locking part; the locking tongue has a fixed end and a free end, and the fixed end is pivoted to the second side wall. When the locking tongue is in the locking position and the locking part is in the locking position, the free end is overlapp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locking part facing the bottom wall to lock the locking tongue, and the lock is made to lock the locking tongue. The tongue closes the opening of the locking groove; when the locking part is in the unlocking position, the locking part is reset to the accommodation chamber to relieve the locking tongue limit. By simplif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hrowing device, the success rate of throwing objects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且无人飞行器广泛应用于监视及救援运输。其中,无人机抛投器是一种无人机飞行器负载,它可以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器,通过无人机飞行到特定位置进行救援运输物品投放。但是,现有的一些抛投器进行物品抛投时操作繁琐,且挂钩不能完全开启,物品抛投的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投装置以及无人机,上述抛投装置通过简化自身结构,利于提升对物品抛投的成功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抛投装置,包括:抛架,所述抛架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抛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部位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可相对于所述抛架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以驱动所述锁定件动作的驱动单元;锁舌,所述锁舌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侧壁,当所述锁舌处于锁定工位、且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的自由端背离所述底壁的表面与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所述锁舌,且使所述锁舌封堵所述锁定槽的开口;当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时,所述锁定件复位至所述容纳腔内以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上述抛投装置中,抛投装置包括抛架、锁定件、驱动单元以及锁舌,其中,抛架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开口,且抛架具有第二侧壁和底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以及底壁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锁定件与驱动单元设于容纳腔内部,且驱动单元用以驱动锁定件动作,以使锁定件的一端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而锁舌通过固定端枢接于第二侧壁,当锁舌与锁定件均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封堵锁定槽的开口。具体的,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抛投装置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锁定件沿第一侧壁指向第二侧壁方向滑动,以使锁定件的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直至锁舌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锁定锁舌,使得锁舌与锁定件均处于锁定工位。此时,连接被抛投物的挂绳套于锁舌,且由于锁舌封堵锁定槽的开口,因而,挂绳不会自锁舌的自由端滑落。当需要抛投装置进行抛投操作时,可通过驱动单元控制锁定件沿第二侧壁指向第一侧壁方向移动,以使锁定件自第一开口探出容纳腔的一端逐渐向容纳腔内部收缩,直至锁定件复位至容纳腔内、解除对锁舌的限位,当锁定件对锁舌的限位解除时,锁舌的自由端绕固定端与第二侧壁的连接枢轴的轴心线旋转,锁定槽的开口被打开,置于锁舌上的挂绳从锁舌的自由端脱离锁定槽,抛投装置实现对被抛投物的抛投操作。本技术提供的抛投装置简化了自身结构,通过锁定件与锁舌配合,使得锁定件解除对锁舌的限位后,依靠被抛投物品或锁舌的自重即可实现自由端相对枢轴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抛投,提升了装置抛投的成功率,避免了锁定件解除限位后锁舌无法打开的现象发生,且在锁舌的自由端绕固定端转动的过程中,锁定件伸出容纳腔的部分随锁定件移动,可避让自由端的转动轨迹,从另一方面提升了装置抛投的成功率。此外,当锁舌与锁定件均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此结构增加了锁舌与锁定件连接关系的稳固性,提升了本技术提供的抛投装置的承重能力,使得锁舌上悬挂的物品质量范围扩大。因此,上述抛投装置通过简化自身结构,利于提升对物品抛投的成功率。优选地,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抛架之间通过滑槽和滑轨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解锁工位移动至锁定工位的第一驱动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锁定工位移动至解锁工位的第二驱动组件。优选地,所述锁定件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自身滑动方向的滑动主体以及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滑动主体的延伸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抛架的马达以及设于所述马达输出端的凸轮,所述凸轮的周面与所述锁定件的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表面相抵接,且当所述凸轮的突出部与所述延伸部相抵接时,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动作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信号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为弹性复位件。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抵设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锁定件之间的弹簧。优选地,当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侧面、背离所述锁定槽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侧面,且所述锁舌的自由端端面形成有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一侧面指向所述第二侧面方向,所述第一斜面距所述固定端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锁定件用于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的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且沿所述底壁指向所述锁定槽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斜面距所述第二侧壁的距离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形成有用于挂接物品的挂载面,且当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沿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固定端方向,所述挂载面距所述底壁的距离逐渐增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抛投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装载物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锁舌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锁定件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又一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投装置中又一局部放大示意图。图标:1-抛架;2-锁定件;3-第一驱动组件;4-第二驱动组件;5-锁舌;6-物品;7-第一斜面;8-第二斜面;9-挂载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抛投装置,包括:抛架1,抛架1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抛架1位于第一侧壁背离容纳腔的部位形成有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可相对于抛架1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容纳腔内的锁定件2,锁定件2处于锁定工位时,锁定件2的一端自第一开口伸出容纳腔;安装于容纳腔内以驱动锁定件2动作的驱动单元;锁舌5,锁舌5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通过枢轴枢接于第二侧壁,当锁舌5处于锁定工位、且锁定件2处于锁定工位时,锁舌5的自由端背离底壁的表面与锁定件2朝向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锁舌5,且使锁舌5封堵锁定槽的开口;当锁定件2处于解锁工位时,锁定件2复位至容纳腔内以解除对锁舌5的限位。上述抛投装置中,抛投装置包括抛架1、锁定件2、驱动单元以及锁舌5,其中,抛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架,所述抛架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抛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部位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可相对于所述抛架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以驱动所述锁定件动作的驱动单元;锁舌,所述锁舌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侧壁,当所述锁舌处于锁定工位、且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的自由端背离所述底壁的表面与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所述锁舌,且使所述锁舌封堵所述锁定槽的开口;当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时,所述锁定件复位至所述容纳腔内以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架,所述抛架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抛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容纳腔的部位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配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状锁定槽;可相对于所述抛架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排列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以驱动所述锁定件动作的驱动单元;锁舌,所述锁舌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二侧壁,当所述锁舌处于锁定工位、且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工位时,所述锁舌的自由端背离所述底壁的表面与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搭接以锁定所述锁舌,且使所述锁舌封堵所述锁定槽的开口;当所述锁定件处于解锁工位时,所述锁定件复位至所述容纳腔内以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抛架之间通过滑槽和滑轨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解锁工位移动至锁定工位的第一驱动组件;置于所述容纳腔、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锁定工位移动至解锁工位的第二驱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延伸方向平行于自身滑动方向的滑动主体以及延伸方向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增先徐登峰胡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