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14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车底盘,包括后底盘、铰接点、前底盘、轮胎、油泵、发动机、转向油缸、转向器、优先阀、用具阀组、连接液压缸、油箱和驻车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工程车底盘,通过设置驻车缸在后底盘底端面,其中换向电磁阀向左移动,管道进油通过换向电磁阀从右端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左端内部液压油通过单向阀管道排出,第二液压缸向左推动将外支撑架下降将后底盘顶起,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底盘功能性单一往往不便于斜坡驻车,在斜坡路面往往需要在轮胎后端放置砖头等石块,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

A Chassis of Engineering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gineering vehicle chassis, which comprises a rear chassis, articulation points, front chassis, tires, oil pumps, engines, steering cylinders, steering cylinders, priority valves, tool valves, connecting hydraulic cylinders, fuel tanks and parking cylinders. The chassis of the engineering vehic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parking cylinder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r chassis, in which a left-moving solenoid valve is reversed and oil is supplied by a pipeline. Through the reversing solenoid valve from the right end of the second one-way valve into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the hydraulic oil in the left end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one-way valve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pushes to the left to lower the external support frame and lift the rear chassis,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single chassis function in the use process, which is often not convenient for parking on the slope. The problem of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车底盘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底盘
,特别涉及一种工程车底盘。
技术介绍
工程车重量重,在大斜面坡路驻易导致溜车车后造成危害,导致停车时,在斜坡路面往往需要在轮胎后端放置砖头等石块,停车不便捷,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车底盘工程车底盘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使用过程中底盘功能性单一往往不便于斜坡驻车,在斜坡路面往往需要在轮胎后端放置砖头等石块,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车底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过程中底盘功能性单一往往不便于斜坡驻车,在斜坡路面往往需要在轮胎后端放置砖头等石块,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程车底盘,包括后底盘、铰接点、前底盘、轮胎、油泵、发动机、转向油缸、转向器、优先阀、用具阀组、连接液压缸、油箱和驻车缸,所述后底盘通过右端铰接点与前底盘进行胶接,所述后底盘和前底盘前后端外侧均设置有轮胎,所述后底盘内侧与油泵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后底盘内侧后端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后底盘内部下侧边设置有驻车缸,所述后底盘底端面安装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通过管道与优先阀进行卡扣连接,所述优先阀通过管道与用具阀组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用具阀组外侧通过管道与连接液压缸进行卡扣连接,所述后底盘顶端设置有油箱,所述驻车缸由第二液压缸、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换向电磁阀、压力控制阀和外支撑架组成,所述第二液压缸底端通过管道与单向阀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底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单向阀进行卡扣连接,所述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通过管道均与换向电磁阀进行卡扣连接,所述换向电磁阀底端通过管道与压力控制阀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底端面与外支撑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后端面与后底盘进行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换向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并且换向电磁阀为中位开放式型。进一步的,所述用具阀组由四个换向阀组成,并且左右端两个换向阀为手动式阀组,中部两个换向阀为机械式阀组。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油缸顶端内部安装有可调节流量控制阀,并且可调节流量控制阀安装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形状尺寸均相同,并且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通过两个管道互相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驻车缸与优先阀管道交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工程车底盘,通过设置驻车缸在后底盘底端面,其中换向电磁阀向左移动,管道进油通过换向电磁阀从右端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左端内部液压油通过单向阀管道排出,第二液压缸向左推动将外支撑架下降将后底盘顶起,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底盘功能性单一往往不便于斜坡驻车,在斜坡路面往往需要在轮胎后端放置砖头等石块,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局部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液压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驻车缸液压原理图;图中:后底盘-1、铰接点-2、前底盘-3、轮胎-4、油泵-5、发动机-6、转向油缸-8、转向器-9、优先阀-10、用具阀组-11、连接液压缸-12、油箱-13、驻车缸-7、第二液压缸-71、单向阀-72、第二单向阀-73、换向电磁阀-74、压力控制阀-75、外支撑架-7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工程车底盘,包括后底盘1、铰接点2、前底盘3、轮胎4、油泵5、发动机6、转向油缸8、转向器9、优先阀10、用具阀组11、连接液压缸12、油箱13和驻车缸7,后底盘1通过右端铰接点2与前底盘3进行胶接,后底盘1和前底盘3前后端外侧均设置有轮胎4,后底盘1内侧与油泵5进行螺栓连接,后底盘1内侧后端设置有发动机6,后底盘1内部下侧边设置有驻车缸7,后底盘1底端面安装有转向器9,转向器9通过管道与优先阀10进行卡扣连接,优先阀10通过管道与用具阀组11进行卡扣连接,用具阀组11外侧通过管道与连接液压缸12进行卡扣连接,后底盘1顶端设置有油箱13,驻车缸7由第二液压缸71、单向阀72、第二单向阀73、换向电磁阀74、压力控制阀75和外支撑架76组成,第二液压缸71底端通过管道与单向阀72进行卡扣连接,第二液压缸71底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单向阀73进行卡扣连接,单向阀72和第二单向阀73通过管道均与换向电磁阀74进行卡扣连接,换向电磁阀74底端通过管道与压力控制阀75进行卡扣连接,第二液压缸71底端面与外支撑架76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液压缸71后端面与后底盘1进行螺栓连接。其中,所述换向电磁阀74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并且换向电磁阀74为中位开放式型,利于控制第二液压缸71转换。其中,所述用具阀组11由四个换向阀组成,并且左右端两个换向阀为手动式阀组,中部两个换向阀为机械式阀组,利于对顶端连接液压缸12进行控制。其中,所述转向油缸8顶端内部安装有可调节流量控制阀,并且可调节流量控制阀安装有两个,利于调节转向油缸8转向速度。其中,所述单向阀72和第二单向阀73形状尺寸均相同,并且单向阀72和第二单向阀73通过两个管道互相卡扣连接,利于防止第二液压缸71回转。其中,所述驻车缸7与优先阀10管道交叉连接,利于优先阀10通过管道将液压油输送置驻车缸7。本专利所述的:第二液压缸71,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换向电磁阀74是实现液压油流的沟通、切断和换向,以及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靠阀芯与阀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控制阀,有转阀式和滑阀式两种,按阀芯在阀体内停留的工作位置数分为二位、三位等;按与阀体相连的油路数分为二通、三通、四通和六通。工作原理:首先进入后底盘1顶端驾驶室,再操作顶端内置启动按键使设备启动,再挂挡使发动机6运转后轮胎4旋转后底盘1缓慢移动,再操作转向器9顶端控制器后,将油泵5输送液压油通过优先阀10进入转向器9,通过转向器9使顶端转向油缸8向右顶出,通过设置驻车缸7在后底盘1底端面,其中换向电磁阀74向左移动,管道进油通过换向电磁阀74从右端第二单向阀73进入第二液压缸71,第二液压缸71左端内部液压油通过单向阀72管道排出,第二液压缸71向左推动将外支撑架76下降将后底盘1顶起,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底盘功能性单一往往不便于斜坡驻车,在斜坡路面往往需要在轮胎4后端放置砖头等石块,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换向电磁阀74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并且换向电磁阀74为中位开放式型,利于控制第二液压缸71转换,用具阀组11由四个换向阀组成,并且左右端两个换向阀为手动式阀组,中部两个换向阀为机械式阀组,利于对顶端连接液压缸12进行控制,转向油缸8顶端内部安装有可调节流量控制阀,并且可调节流量控制阀安装有两个,利于调节转向油缸8转向速度,驻车缸7与优先阀10管道交叉连接,利于优先阀10通过管道将液压油输送置驻车缸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底盘,包括后底盘(1)、铰接点(2)、前底盘(3)、轮胎(4)、油泵(5)、发动机(6)、转向油缸(8)、转向器(9)、优先阀(10)、用具阀组(11)、连接液压缸(12)和油箱(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驻车缸(7),所述后底盘(1)通过右端铰接点(2)与前底盘(3)进行胶接,所述后底盘(1)和前底盘(3)前后端外侧均设置有轮胎(4),所述后底盘(1)内侧与油泵(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后底盘(1)内侧后端设置有发动机(6),所述后底盘(1)内部下侧边设置有驻车缸(7),所述后底盘(1)底端面安装有转向器(9),所述转向器(9)通过管道与优先阀(10)进行卡扣连接,所述优先阀(10)通过管道与用具阀组(11)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用具阀组(11)外侧通过管道与连接液压缸(12)进行卡扣连接,所述后底盘(1)顶端设置有油箱(13),所述驻车缸(7)由第二液压缸(71)、单向阀(72)、第二单向阀(73)、换向电磁阀(74)、压力控制阀(75)和外支撑架(76)组成,所述第二液压缸(71)底端通过管道与单向阀(72)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71)底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单向阀(73)进行卡扣连接,所述单向阀(72)和第二单向阀(73)通过管道均与换向电磁阀(74)进行卡扣连接,所述换向电磁阀(74)底端通过管道与压力控制阀(75)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71)底端面与外支撑架(7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71)后端面与后底盘(1)进行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底盘,包括后底盘(1)、铰接点(2)、前底盘(3)、轮胎(4)、油泵(5)、发动机(6)、转向油缸(8)、转向器(9)、优先阀(10)、用具阀组(11)、连接液压缸(12)和油箱(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驻车缸(7),所述后底盘(1)通过右端铰接点(2)与前底盘(3)进行胶接,所述后底盘(1)和前底盘(3)前后端外侧均设置有轮胎(4),所述后底盘(1)内侧与油泵(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后底盘(1)内侧后端设置有发动机(6),所述后底盘(1)内部下侧边设置有驻车缸(7),所述后底盘(1)底端面安装有转向器(9),所述转向器(9)通过管道与优先阀(10)进行卡扣连接,所述优先阀(10)通过管道与用具阀组(11)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用具阀组(11)外侧通过管道与连接液压缸(12)进行卡扣连接,所述后底盘(1)顶端设置有油箱(13),所述驻车缸(7)由第二液压缸(71)、单向阀(72)、第二单向阀(73)、换向电磁阀(74)、压力控制阀(75)和外支撑架(76)组成,所述第二液压缸(71)底端通过管道与单向阀(72)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71)底端通过管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王涤成孙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