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冷室压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61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结构包括导流斗、铸液保温筒、射压装置、压模、工作台、支撑底座、卸料安全门、支撑脚,导流斗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铸液保温筒顶端,铸液保温筒远离导流斗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脚远离工作台一端,支撑脚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利用顶压触发机构作为被动触发机构启动压力制动机构,从而令刮胶机构和联动开腔机构与料腔自动开启机构进行联动,同时打开联动开腔机构与料腔自动开启机构,通过温和冷热交换机构对压射头进行降温且促进胶膜的成型,令刮胶机构对形成胶膜后的压射头进行胶膜剥离,从而压室内部对压射头的冲程。

horizontal cold chamber die cas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cold chamber die-casting machine,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a diversion bucket, a casting liquid insulating cylinder, a injection device, a die, a working table, a support base, a discharge safety door and a support foot. The bottom end of the diversion bucket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casting liquid insulating cylinder by electric welding, and the casting liquid insulating cylinder is fixed at the end far from the diversion bucket and connected at the support foot far from the workbench by electric welding. At the e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foot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worktable by electric welding.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uses the top pressure trigger mechanism as the passive trigger mechanism to start the pressure braking mechanism, so that the scraper mechanism and the linkage cavity opening mechanism can be linked with the automatic opening mechanism of the material ca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linkage cavity opening mechanism and the automatic opening mechanism of the material cavity can be opened, and the mechanism can be paired by the warm, cold and heat exchange mechanism. Pressure nozzle cooling an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film, so that the scraper mechanism on the formation of film after the pressure nozzle film stripping, so that the pressure chamber on the stroke of the pressure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冷室压铸机
本技术涉及压铸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
技术介绍
压铸是将一种合金的熔融液注入料筒,然后通过设置在料筒内的柱塞将一定量的合金熔融液压射到模腔内,冷却成型后形成铸件,传统压铸设备中的料筒只能根据铸件的大小加注一定量的熔融金属液,射料完毕后,柱塞复位至初始位置,并再次往料筒内添加定量熔融金属液进行下一次压铸。现有的卧式冷室压铸机的压射头由于长期与高温溶胶接触,压射头将溶胶挤压入模腔后压射头从压室中拔出而与残余溶胶粘结在一起,形成一层胶膜,形成胶膜后容易对压射头的压射行程造成一定的缩短,容易令压室因过高压强崩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结构包括导流斗、铸液保温筒、射压装置、压模、工作台、支撑底座、卸料安全门、支撑脚,所述导流斗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铸液保温筒顶端,所述铸液保温筒远离导流斗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脚远离工作台一端,所述支撑脚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端,所述卸料安全门顶端通过合页活动安装在支撑底座正端面,所述工作台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支撑底座顶端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压模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顶端内部,所述射压装置底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顶端中间位置,所述射压装置顶端与铸液保温筒底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射压装置包括刮胶机构、射压机外壳、铸液注入管、联动开腔机构、顶压触发机构、压力制动机构、温和冷热交换机构、料腔自动开启机构、废料储存机构,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与废料储存机构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底座内部,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设于废料储存机构右侧,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与废料储存机构顶端与射压机外壳底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射压机外壳内部顶端远离料腔自动开启机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制动机构,所述料腔自动开启机构正上方设有刮胶机构,所述刮胶机构一端与联动开腔机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铸液注入管底端与射压机外壳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射压机外壳内部远离联动开腔机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压触发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刮胶机构包括导滑固定盆、导向滑杆、刮胶板、刮胶头、复位收缩腔,所述导滑固定盆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射压机外壳内部侧面,所述复位收缩腔外表面与导滑固定盆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刮胶头靠近导向滑杆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刮胶板远离导向滑杆一端,所述导向滑杆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导滑固定盆内部,所述刮胶板底端与联动开腔机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联动开腔机构包括双用连接轮、连接线、导线限位块、第一复位弹簧、封闭阻隔条、牵引线,所述双用连接轮轴心与导滑固定盆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牵引线底端与压力制动机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封闭阻隔条靠近第一复位弹簧一端通过连接线绕过双用连接轮与刮胶板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线贯穿于导线限位块中间位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压触发机构包括固定腔体、密封导管、复位弹簧、待触发杆、卸出头、抽压头、冷却管、回流管、压射杆,所述压射杆靠近待触发杆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腔体左端,所述回流管与压射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却管与压射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腔体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抽压头,所述抽压头右端设有卸出头且其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腔体内部底端,所述待触发杆外环面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密封导管内环面,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固定腔体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待触发杆远离压射杆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力制动机构包括连接支杆、传输接管、空腔、顶出弹簧、制动器外壳,所述连接支杆靠近空腔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顶出弹簧一端,所述顶出弹簧远离连接支杆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制动器外壳内部,所述传输接管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制动器外壳内部,所述空腔与制动器外壳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包括密封板、回流滤筒、输送管、滤球、冷却液存放箱,所述密封板远离射压机外壳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冷却液存放箱顶端,所述输送管远离密封板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滤球顶端,所述输送管远离滤球一端贯穿于密封板中间位置,所述冷却液存放箱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回流滤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料腔自动开启机构包括第二复位弹簧、阻隔分板、第一磁块、第二磁块、制动分板,所述第一磁块远离第二磁块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阻隔分板靠近第二磁块一端,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远离射压机外壳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阻隔分板远离第一磁块一端,所述第二磁块远离第一磁块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制动分板靠近制动分板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废料储存机构包括支撑滑动条、废料存放箱、胶体废料,所述支撑滑动条共设有四个且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射压机外壳底端,所述废料存放箱内部设有胶体废料,所述废料存放箱通过支撑滑动条与射压机外壳固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卧式冷室压铸机,当定量的溶胶通过铸液注入管进入到压室中,通过压射杆朝向压模一端对溶胶进行推动,将溶胶全部推送入压模内部的模腔中,压射杆再进行返回,在压射杆返回的过程中,压射头携带残余溶胶进行回程,当压射头末端在回压至底端时,对待触发杆进行挤压推动,而支撑待触发杆的复位弹簧则通过待触发杆在压射杆的推动中进行不断压缩,抽压头在压射杆回缩至底端时被触发,通过输送管从冷却液存放箱颞部抽入冷却液在经过输送管的传输下供给给冷却管,冷却液在压射杆内部通过压射头,压射头所携带的溶胶在进行热交换后冷却变成胶套附着在一端表面,由于在复位弹簧被压缩时,内部气体处于半封闭状态,在其空间被压缩后,内部气体通过传输接管注入连接支杆一端,推动连接支杆在空腔中平行移动,制动分板被同步拉开,使料存放箱顶端开口打开,通过与连接支杆固定连接的牵引线拉动双用连接轮同时对封闭阻隔条与刮胶板同时进行反向同步做功,在封闭阻隔条逐步打开时,刮胶板逐步上升并通过刮胶头对压射杆一端的胶套进行剥离,胶套掉落后进入废料存放箱中。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主要利用顶压触发机构作为被动触发机构启动压力制动机构,从而令刮胶机构和联动开腔机构与料腔自动开启机构进行联动,同时打开联动开腔机构与料腔自动开启机构,通过温和冷热交换机构对压射头进行降温且促进胶膜的成型,令刮胶机构对形成胶膜后的压射头进行胶膜剥离,从而压室内部对压射头的冲程。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卧式冷室压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卧式冷室压铸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卧式冷室压铸机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卧式冷室压铸机的顶压触发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卧式冷室压铸机的压力制动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导流斗-1、铸液保温筒-2、射压装置-3、压模-4、工作台-5、支撑底座-6、卸料安全门-7、支撑脚-8、刮胶机构-31、射压机外壳-32、铸液注入管-33、联动开腔机构-34、顶压触发机构-35、压力制动机构-36、温和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导流斗(1)、铸液保温筒(2)、射压装置(3)、压模(4)、工作台(5)、支撑底座(6)、卸料安全门(7)、支撑脚(8),所述导流斗(1)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铸液保温筒(2)顶端,所述铸液保温筒(2)远离导流斗(1)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脚(8)远离工作台(5)一端,所述支撑脚(8)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5)顶端,所述卸料安全门(7)顶端通过合页活动安装在支撑底座(6)正端面,所述工作台(5)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支撑底座(6)顶端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压模(4)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5)顶端内部,所述射压装置(3)底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6)顶端中间位置,所述射压装置(3)顶端与铸液保温筒(2)底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射压装置(3)包括刮胶机构(31)、射压机外壳(32)、铸液注入管(33)、联动开腔机构(34)、顶压触发机构(35)、压力制动机构(36)、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料腔自动开启机构(38)、废料储存机构(39),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与废料储存机构(39)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底座(6)内部,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设于废料储存机构(39)右侧,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与废料储存机构(39)顶端与射压机外壳(32)底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射压机外壳(32)内部顶端远离料腔自动开启机构(38)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制动机构(36),所述料腔自动开启机构(38)正上方设有刮胶机构(31),所述刮胶机构(31)一端与联动开腔机构(34)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铸液注入管(33)底端与射压机外壳(32)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射压机外壳(32)内部远离联动开腔机构(34)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压触发机构(35)。...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导流斗(1)、铸液保温筒(2)、射压装置(3)、压模(4)、工作台(5)、支撑底座(6)、卸料安全门(7)、支撑脚(8),所述导流斗(1)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铸液保温筒(2)顶端,所述铸液保温筒(2)远离导流斗(1)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支撑脚(8)远离工作台(5)一端,所述支撑脚(8)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5)顶端,所述卸料安全门(7)顶端通过合页活动安装在支撑底座(6)正端面,所述工作台(5)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支撑底座(6)顶端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压模(4)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5)顶端内部,所述射压装置(3)底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6)顶端中间位置,所述射压装置(3)顶端与铸液保温筒(2)底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射压装置(3)包括刮胶机构(31)、射压机外壳(32)、铸液注入管(33)、联动开腔机构(34)、顶压触发机构(35)、压力制动机构(36)、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料腔自动开启机构(38)、废料储存机构(39),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与废料储存机构(39)底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底座(6)内部,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设于废料储存机构(39)右侧,所述温和冷热交换机构(37)与废料储存机构(39)顶端与射压机外壳(32)底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射压机外壳(32)内部顶端远离料腔自动开启机构(38)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制动机构(36),所述料腔自动开启机构(38)正上方设有刮胶机构(31),所述刮胶机构(31)一端与联动开腔机构(34)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铸液注入管(33)底端与射压机外壳(32)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射压机外壳(32)内部远离联动开腔机构(34)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压触发机构(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机构(31)包括导滑固定盆(311)、导向滑杆(312)、刮胶板(313)、刮胶头(314)、复位收缩腔(315),所述导滑固定盆(311)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射压机外壳(32)内部侧面,所述复位收缩腔(315)外表面与导滑固定盆(311)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刮胶头(314)靠近导向滑杆(312)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刮胶板(313)远离导向滑杆(312)一端,所述导向滑杆(312)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导滑固定盆(311)内部,所述刮胶板(313)底端与联动开腔机构(34)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开腔机构(34)包括双用连接轮(341)、连接线(342)、导线限位块(343)、第一复位弹簧(344)、封闭阻隔条(345)、牵引线(346),所述双用连接轮(341)轴心与导滑固定盆(311)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牵引线(346)底端与压力制动机构(36)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封闭阻隔条(345)靠近第一复位弹簧(344)一端通过连接线(342)绕过双用连接轮(341)与刮胶板(313)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线(342)贯穿于导线限位块(343)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小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泰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