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51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分选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本装置的第一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均将各自的传输组件固定连接在各自的安装板上,使得整个模组可以独立拆装,缩短装配用时,便于拆装维修,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易于不同功能模组更换。一体化设计使其传输部分整体配合精度更高,有效防止皮带传输过程中常见的跑偏现象。安装板的整个非测试检测传输平面均为实体设计,使电池片传送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电池片异常传输,增加设备运行稳定性。整个结构更加整体化,从而增加运行时的稳定性,破片伤片率低。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好。

A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Solar Cell Sor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solar cell sorting device, and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device of a solar cell sort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a second transmission module.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module of the device fix thei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on their respective mounting boards, so that the whole module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assembled independently, shorten the assembly time, facilitate dis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effectively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and maintenance difficulties, and easy to replace different functional modules. The integrated design makes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accuracy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 higher,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common deviation phenomenon in the belt transmission process. The whole non-test transmission plane of the installation board is entity design, which makes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the battery more stable, reduces the abnormal transmission of the battery, and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The whole structure is more integrated, thus increasing the st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low fragment rate.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realization and goo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被拾取、转移到目标工位进行外观及功率检测。现有技术中,电池片的检测区、分选区通常采用型材搭建,添加其他加工件来组成,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池片跑偏,皮带运行抖动,跑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其具有采用两个传输模组,一个传输模组上设置上料区、外观检测区、功率测试区,另一个模组上设置分选区,两个传输模组中都将传输组件固定连接在各自的安装板上使得整个模组结构紧凑,可以独立拆装,缩短装配用时,易于不同功能模组更换;一体化设计使其传输部分整体配合精度更高有效防止皮带传输过程中常见的跑偏现象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所述第一传输模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支架、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第一安装板上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设置有上料区、外观检测区、功率测试区;所述第二传输模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支架、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分选区,第二传输模组的末端设置有废料盒;第一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第二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均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控制系统连接;第一传输模组通过第一安装板经所述第一支架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二传输模组通过第二安装板经所述第二支架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一传输模组与第二传输模组的相互位置为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相邻设置。对上述基础结构进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整个非测试检测传输平面、第二安装面板的整个非测试检测传输平面,均为实体结构。对上述方案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传输模组还包括:位置调整气缸、定位气缸、光电传感器A、光电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所述位置调整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模组的起始位置,位置调整气缸的执行端朝向电池片传输的前进方向;所述定位气缸包括: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第三定位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第三定位气缸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功率测试区,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分别位于功率测试区上电池片传输路径的两侧,第三定位气缸位于功率测试区出口端的电池片传输路径上;所述光电传感器A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所述上料区,所述光电传感器B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所述外观检测区的出口位置,所述光电传感器C设置于所述功率测试区的出口区域。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传输模组还包括:挡料气缸、光电传感器D、光电传感器E、光电传感器F、光电传感器G;所述挡料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分选区起始位置处;所述光电传感器D、光电传感器E、光电传感器F、光电传感器G沿电池片传送方向顺序布置于第二安装板上,其中,光电传感器F位于光电传感器与挡料气缸之间,光电传感器G位于挡料气缸与所述废料盒之间。对上述方案进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传输组件、第二传输组件中与电池片直接接触的部分为防静电平皮带。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传输模组中的所述防静电平皮带宽度为8~10mm,第一传输模组中的两个平行的防静电平皮带之间间距为88~92mm;所述第二传输模组中的所述防静电平皮带宽度为10~20mm,第二传输模组中的两个平行的防静电平皮带之间间距为90~130mm。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气缸的执行端上设置有定位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均将各自的传输组件固定连接在各自的安装板上,使得整个模组可以独立拆装,缩短装配用时,便于拆装维修,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易于不同功能模组更换。并且,一体化设计使其传输部分整体配合精度更高,有效防止皮带传输过程中常见的抖动,跑偏现象。2.安装板的整个非测试检测传输平面均为实体设计,使电池片传送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电池片异常传输,增加设备运行稳定性。3.第一传输模组与第二传输模组中,各自防静电平皮带的宽度以及两根平行的防静电平皮带之间的间距,是根据3栅~6栅电池片的尺寸来设定,取对所有栅线都无干涉的宽度和距离。使本装置无需调整能够适用于3~6栅电池片的传输工作。4.在定位气缸执行端上设置定位条,能够使定位气缸的作用面增大,更均匀的为电池片施力。本技术所提供的传输装置整个结构更加整体化,从而增加运行时的稳定性,破片伤片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1—第一支架,3-2—第一安装板,3-3—外观检测区,3-4—功率测试区,3-5—光电传感器A,3-6—光电传感器B,3-7—光电传感器C;3-8—位置调整气缸,3-9—第一定位气缸,3-10—第二定位气缸,3-11—第三定位气缸,4-1—第二支架,4-2—第二安装板,4-3—挡料气缸,4-4—光电传感器D,4-5—光电传感器E,4-6—光电传感器F,4-7—光电传感器G,4-8—废料盒。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其中,第一传输模组包括:第一支架3-1、第一安装板3-2、第一传输组件。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板3-2上,第一安装板3-2上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设置有上料区、外观检测区3-3、功率测试区3-4。第二传输模组包括:第二支架4-1、第二安装板4-2、第二传输组件。第二传输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板4-2上,第二安装板4-2上设置有分选区,第二传输模组的末端设置有废料盒4-8。第一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第二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均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控制系统连接。第一传输模组通过第一安装板3-2经第一支架3-1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二传输模组通过第二安装板4-2经第二支架4-1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一传输模组与第二传输模组的相互位置为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相邻设置。对于安装板,优选的,第一安装板3-2与第二安装板4-2的整个非测试检测传输平面均为实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是采用整块铝板加工出第一安装板3-2、第二安装板4-2。第一传输模组还包括:光电传感器A3-5、光电传感器B3-6、光电传感器C3-7、位置调整气缸3-8、定位气缸。光电传感器A3-5设置于第一安装板3-2的上料区,光电传感器B3-6设置于第一安装板3-2的外观检测区3-3的出口位置,光电传感器C3-7设置于功率测试区3-4的出口区域。位置调整气缸3-8设置于第一传输模组的起始位置,位置调整气缸3-8的执行端朝向电池片传输的前进方向,其行程为前后,每当电池片落下时,光电传感器A3-5检测到电池片落下,位置调整气缸3-8动作将电池片向前推动,消除送料过程中的位置偏差。定位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2的功率测试区3-4,包括:第一定位气缸3-9、第二定位气缸3-10、第三定位气缸3-11。其中,第一定位气缸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所述第一传输模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支架、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第一安装板上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设置有上料区、外观检测区、功率测试区;所述第二传输模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支架、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分选区,第二传输模组的末端设置有废料盒;第一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第二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均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控制系统连接;第一传输模组通过第一安装板经所述第一支架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二传输模组通过第二安装板经所述第二支架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一传输模组与第二传输模组的相互位置为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相邻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所述第一传输模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支架、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第一安装板上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设置有上料区、外观检测区、功率测试区;所述第二传输模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支架、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分选区,第二传输模组的末端设置有废料盒;第一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第二传输组件的动力机构,均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控制系统连接;第一传输模组通过第一安装板经所述第一支架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二传输模组通过第二安装板经所述第二支架以可拆方式设置于太阳能电池分选机的安装筋板上,第一传输模组与第二传输模组的相互位置为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顺序、相邻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整个非测试检测传输平面、第二安装面板的整个非测试检测传输平面,均为实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组还包括:位置调整气缸、定位气缸、光电传感器A、光电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所述位置调整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模组的起始位置,位置调整气缸的执行端朝向电池片传输的前进方向;所述定位气缸包括: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第三定位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第三定位气缸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功率测试区,第一定位气缸、第二定位气缸分别位于功率测试区上电池片传输路径的两侧,第三定位气缸位于功率测试区出口端的电池片传输路径上;所述光电传感器A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所述上料区,所述光电传感器B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所述外观检测区的出口位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五辉刘海波袁驰窦洪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爱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