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限位控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50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行程限位控制组件及其工作方法,行程限位控制组件包括壳体(1)和薄膜卷带(2),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输入齿轮(3)、传动齿轮(4)、导向轮(5)、以及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的发条弹簧盒(6);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上行程终点时,第一金属针(9)与第一接近开关(11)抵接,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下行程终点时,第二金属针(10)与第二接近开关(12)抵接。至少提供一种接近开关可以位于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的丝杆螺母顶升组件外面,从而使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需要限位的产品结构简化的行程限位控制组件。

Travel Limit Control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vel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 travel limit control component and its working method. The travel limit control component comprises a shell (1) and a thin film tape (2). The shell (1)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ransmission input gear (3), transmission gear (4), guide wheel (5) and spring box (6) which can be reset by elastic rotation when the motion component moves to it. At the end of the upstream journey, the first metal needle (9)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roximity switch (11), and the second metal needle (10)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roximity switch (12) when the moving component moves to the end of the downstream journey. At least one proximity switch can be located outside the screw nut lifting component of the electric jack and the electric leg, thereby simplifying the travel limit control component of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jack and the electric leg which needs to be limi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程限位控制组件
本技术涉及行程控制
,具体讲的是一种行程限位控制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常常用于大型车辆的顶升作为辅助支撑使用,安装于车架上。另外,现有技术的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有的没有设置行程限位结构,这样,可能造成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中的丝杆螺母顶升组件过度顶升或收缩,造成的卡死或结构不稳定现象。或者,现有技术中的行程限位结构中的两个接近开关,直接设置在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中的丝杆螺母顶升组件的两个极限位置,这样不仅使得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的内部结构复杂,而且电路走线也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至少提供一种接近开关可以位于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的丝杆螺母顶升组件外面,从而使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需要限位的产品结构简化的行程限位控制组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行程限位控制组件,包括壳体和薄膜卷带,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输入齿轮、传动齿轮、导向轮、以及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的发条弹簧盒;所述传动齿轮与传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与传动齿轮同轴,所述薄膜卷带的一端卷曲在卷筒上,所述薄膜卷带的另一端卷曲在发条弹簧盒上,所述发条弹簧盒内设有发条弹簧,所述薄膜卷带的一侧搭接在导向轮上,所述薄膜卷带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金属针和第二金属针,所述壳体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上行程终点时,第一金属针与第一接近开关抵接,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下行程终点时,第二金属针与第二接近开关抵接。采用上述方案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运动组件具体可以是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在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产品上安装有本申请的行程限位控制装置后,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产品中的驱动单元与本申请的传动输入齿轮驱动连接,驱动单元驱动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顶升或收缩的同时,带动传动输入齿轮转动,在传动输入齿轮、传动齿轮、薄膜卷带、导向轮、卷筒、以及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的发条弹簧盒的作用下,卷筒与发条弹簧盒可以轮流对薄膜卷带卷曲和释放,即发条弹簧盒可以在两者间来回移动,卷筒与发条弹簧盒对薄膜卷带的卷曲功能,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上行程终点时,第一金属针与第一接近开关抵接,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下行程终点时,第二金属针与第二接近开关抵接,可以实现在有限的壳体空间内完成较大行程之间的极限位置限位,一方面保证了行程限位装置的结构紧凑性。另外,发条弹簧盒内设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盒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发条弹簧盒使薄膜卷带无论在往哪个方向运动时均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保证薄膜卷带在运动时的稳定性,若没有该技术特征,会导致薄膜卷带软化而打结。再者,采用本申请的行程限位控制装置后,可以将原本需要设置在产品内部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放置到了产品外部,简化了产品结构,也方便了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安装和走线。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并列设置,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导向轮位于第一接近开关的一侧,另一个导向轮位于第二接近开关远离第一接近开关的一侧。这样,相当于,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位于2个导向轮之间,2个导向轮之间位置处的薄膜卷带具有较好的紧绷力,可以保证第一金属针和第二金属针与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之间接触可靠。优选的,所述卷筒位于传动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的侧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薄膜卷带在收卷运动时的限位卡槽。这样,在薄膜卷带收卷时,在限位卡槽的作用下,辅助薄膜卷带收卷,避免薄膜卷带偏离造成的打结现象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行程限位控制组件隐藏了壳体上半部分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行程限位控制组件隐藏了壳体上半部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行程限位控制组件隐藏了部分的壳体上半部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薄膜卷带;3、传动输入齿轮;4、传动齿轮;5、导向轮;6、发条弹簧盒;7、卷筒;8、发条弹簧;9、第一金属针;10、第二金属针;11、第一接近开关;12、第二接近开关;13、让位口;14、凸块;15、限位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然而,这些技术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详尽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传达其包括的范围。也应注意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步骤或元素可假设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或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备选和/或等同实现方式替代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论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可以仅使用所描述的方面中的一些方面来实践备选实施例。本文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实施例中描述了特定的数字、材料和配置,然而,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践备选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可能省略或简化了众所周知的特征,以便不使说明性的实施例难于理解。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术语“固定”可以是螺栓固定连接和/或螺钉固定连接和/或卡接和/或焊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行程限位控制组件,包括壳体1和薄膜卷带2,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输入齿轮3、传动齿轮4、导向轮5、以及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的发条弹簧盒6;所述传动齿轮4与传动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传动齿轮4上固定连接有卷筒7,所述卷筒7与传动齿轮4同轴,所述薄膜卷带2的一端卷曲在卷筒7上,所述薄膜卷带2的另一端卷曲在发条弹簧盒6上,所述发条弹簧盒6内设有发条弹簧8,所述薄膜卷带2的一侧搭接在导向轮5上,所述薄膜卷带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金属针9和第二金属针10,所述壳体1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近开关11和第二接近开关12;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上行程终点时,第一金属针9与第一接近开关11抵接,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下行程终点时,第二金属针10与第二接近开关12抵接。运动组件具体可以是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在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产品上安装有本申请的行程限位控制装置后,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等产品中的驱动单元与本申请的传动输入齿轮驱动连接,驱动单元驱动电动千斤顶、电动支腿顶升或收缩的同时,带动传动输入齿轮转动,在传动输入齿轮、传动齿轮4、薄膜卷带2、导向轮5、卷筒7、以及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的发条弹簧盒6的作用下,卷筒7与发条弹簧盒6可以轮流对薄膜卷带2卷曲和释放,即发条弹簧盒6可以在两者间来回移动,卷筒7与发条弹簧盒6对薄膜卷带2的卷曲功能,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上行程终点时,第一金属针与第一接近开关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行程限位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薄膜卷带(2),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输入齿轮(3)、传动齿轮(4)、导向轮(5)、以及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的发条弹簧盒(6);所述传动齿轮(4)与传动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传动齿轮(4)上固定连接有卷筒(7),所述卷筒(7)与传动齿轮(4)同轴,所述薄膜卷带(2)的一端卷曲在卷筒(7)上,所述薄膜卷带(2)的另一端卷曲在发条弹簧盒(6)上,所述发条弹簧盒(6)内设有发条弹簧(8),所述薄膜卷带(2)的一侧搭接在导向轮(5)上,所述薄膜卷带(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金属针(9)和第二金属针(10),所述壳体(1)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近开关(11)和第二接近开关(12);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上行程终点时,第一金属针(9)与第一接近开关(11)抵接,当运动组件运动到下行程终点时,第二金属针(10)与第二接近开关(12)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行程限位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薄膜卷带(2),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输入齿轮(3)、传动齿轮(4)、导向轮(5)、以及可以依靠弹力转动复位的发条弹簧盒(6);所述传动齿轮(4)与传动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传动齿轮(4)上固定连接有卷筒(7),所述卷筒(7)与传动齿轮(4)同轴,所述薄膜卷带(2)的一端卷曲在卷筒(7)上,所述薄膜卷带(2)的另一端卷曲在发条弹簧盒(6)上,所述发条弹簧盒(6)内设有发条弹簧(8),所述薄膜卷带(2)的一侧搭接在导向轮(5)上,所述薄膜卷带(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金属针(9)和第二金属针(10),所述壳体(1)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近开关(11)和第二接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来明王国忠邵益龙陆江强田锋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