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救生筏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30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船舶技术领域的一种船用救生筏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与箱柜固定连接,支撑杆顶部与承重板固定连接,承重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挡板,主挡板上设有T形挂杆,承重板右侧壁中端处螺纹连接有推进螺栓,承重板上通过开设的T形槽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T形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一档拦,第一档拦的左右两边杆内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底部设有弹簧,第一档拦活动连接有第二档拦,承重板中端处、第一档拦的上下两边杆和第二档拦的顶边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半圆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救生筏释放速度快,操作简单,同时适应性强。

A Marine Life r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rine life raft frame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hips,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rod, a support rod and a cabinet, a top of the support rod and a load-bearing plate, a left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fixed with a main baffle, a T-shaped hanging rod on the main baffle, a threaded push bolt at the middle end of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and a sliding connection through a T-shaped groove opened on the load-bearing plate. There are T-shaped sliders, T-shaped sliders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ear block,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rst gear block are provi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the bottom of the sliding groove is equipped with springs, the first gear blo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ear block, the middle end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first gear block and the top side of the second gear block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fixed semi-circles, the release speed of the liferaf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fast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救生筏架
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为一种船用救生筏架。
技术介绍
救生筏在船舶遇难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的作用仅次于救生艇,在船舶突然沉没时,救生筏能快速脱离船舶,这就需要一种存储和释放救生筏的专用座架。然而对于某些上层建筑的甲板宽度小于船舶最大宽度的船舶所设置的抛投式救生筏架,但是现在的救生筏架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实际使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75225.0一种组合式救生筏架。包括底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与箱柜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座上设有一用于放置救生筏的托持件,该托持件包括一主挡架,所述主挡架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座一侧;一承重架,所述承重架在所述主挡架和底部支撑座之间倾斜设置,以使救生筏能够从该托持件上向船体外侧滚出;一第一挡栏,所述第一挡栏倾斜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座上靠近船体外侧,用于对救生筏进行限位;一第二挡栏,所述第二挡栏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座上位于所述第一挡栏的后部,包括第二栏体、以及设置在第二栏体底部的插接部,其中,第二栏体的高度高于第一栏体的高度,但是救生筏架释放时操作较为复杂,同时救生筏架适应性差。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具体为一种船用救生筏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救生筏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能够起到各部件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可重复使用,但是救生筏架释放时操作较为复杂,同时救生筏架适应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救生筏架,包括支撑杆、承重板、推进螺栓、T形滑块、第一档拦、第二档拦、第一缆绳、主挡板、T形挂杆、第二缆绳、第三缆绳、滑槽、弹簧、活动环和固定半圆环,所述支撑杆与箱柜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顶部与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挡板,所述主挡板上设有T形挂杆,所述承重板右侧壁中端处螺纹连接有推进螺栓,所述承重板上通过开设的T形槽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一档拦,所述第一档拦的左右两边杆内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档拦活动连接有第二档拦,所述承重板中端处、第一档拦的上下两边杆和第二档拦的顶边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半圆环。优选的,所述T形挂杆均匀安装在主挡板侧壁上。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中端处的固定半圆环固定连接有第二缆绳,所述第二缆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第二缆绳连接的活动环与主挡板侧壁上的T形挂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档拦的下边杆连接的固定半圆环和第二档拦的顶边连接的固定半圆环之间设有第三缆绳。优选的,所述第一档拦的下边杆连接的固定半圆环和第二档拦的顶边连接的固定半圆环之间设有第三缆绳。优选的,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档拦的边杆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T形滑块与螺栓一端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档拦、第二档拦、弹簧和第三缆绳相互配合,使得救生筏释放时第一档拦和第二档拦的伸出总长度达到最大化,有助于救生筏直接抛到水中,不会落到甲板上,安全性能高。本技术只需要先后剪断第三缆绳、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即可释放救生筏,使得救生筏架释放救生筏速度快,同时操作简单。本技术通过推进螺栓推动T形滑块移动、第一缆绳连接的活动环与T形挂杆连接位置不同和第二缆绳连接的活动环与T形挂杆连接位置不同,使得救生筏架适合不同大小救生筏固定连接,适应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档拦及其连接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挡板结构右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杆2.承重板3.推进螺栓4.T形滑块5.第一档拦6.第二档拦7.第一缆绳8.主挡板9.T形挂杆10.第二缆绳11.第三缆绳12.滑槽13.弹簧14.活动环15.固定半圆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用救生筏架,包括支撑杆1、承重板2、推进螺栓3、T形滑块4、第一档拦5、第二档拦6、第一缆绳7、主挡板8、T形挂杆9、第二缆绳10、第三缆绳11、滑槽12、弹簧13、活动环14和固定半圆环15,支撑杆1与箱柜固定连接,支撑杆1顶部与承重板2固定连接,承重板2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挡板8,主挡板8上设有T形挂杆9,承重板2右侧壁中端处螺纹连接有推进螺栓3,承重板2上通过开设的T形槽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4,T形滑块4转动连接有第一档拦5,第一档拦5的左右两边杆内均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底部设有弹簧13,第一档拦5活动连接有第二档拦6,承重板2中端处、第一档拦5的上下两边杆和第二档拦6的顶边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半圆环15。其中,T形挂杆9均匀安装在主挡板8侧壁上;承重板2中端处的固定半圆环15固定连接有第二缆绳10,第二缆绳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14,第二缆绳10连接的活动环14与主挡板8侧壁上的T形挂杆9活动连接;第一档拦5的上边杆连接的固定半圆环15固定连接有第一缆绳7,第一缆绳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环14,第一缆绳7连接的活动环14与主挡板8侧壁上的T形挂杆9活动连接,第一缆绳7、第二缆绳10和第三缆绳11均具有弹性;第一档拦5的下边杆连接的固定半圆环15和第二档拦6的顶边连接的固定半圆环15之间设有第三缆绳11;弹簧13另一端与第二档拦6的边杆底部固定连接;T形滑块4与螺栓3一端活动连接。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将救生筏摆放到承重板2上,将第二缆绳10的活动环14挂在主挡板8的T形挂杆9上,第二缆绳10将救生筏固定好;转动推进螺栓3,推进螺栓3转动带动第一档拦5与救生筏外壁接触,同时将第一缆绳7连接的的活动环14挂在主挡板8的T形挂杆9上,通过第二缆绳10、第一缆绳7和第一档拦5相互配合,使得救生筏架对救生筏固定效果,其中第一缆绳7连接的活动环14与T形挂杆9连接位置不同和第二缆绳10连接的活动环14与T形挂杆9连接位置不同,同时与推进螺栓3带动第一档拦5移动相互配合,使得救生筏架适合不同尺寸的救生筏固定,装置适应性强。需要释放救生筏时,先剪断第三缆绳11,同时弹簧13恢复力将第二档拦6从第一档拦5中推出,然后剪断第一缆绳7,使得第一档拦5转动平铺在承重板2上,最后剪断第二缆绳10,救生筏就可直接调入水中,使得救生筏架释放救生筏速度快,同时操作简单。其中弹簧13将第二档拦6从第一档拦5中推出,使得救生筏释放时第一档拦5和第二档拦6的伸出总长度达到最大化,有助于救生筏直接抛到水中,不会落到甲板上,安全性能高。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救生筏架,包括支撑杆、承重板、推进螺栓、T形滑块、第一档拦、第二档拦、第一缆绳、主挡板、T形挂杆、第二缆绳、第三缆绳、滑槽、弹簧、活动环和固定半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箱柜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顶部与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挡板,所述主挡板上设有T形挂杆,所述承重板右侧壁中端处螺纹连接有推进螺栓,所述承重板上通过开设的T形槽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一档拦,所述第一档拦的左右两边杆内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档拦活动连接有第二档拦,所述承重板中端处、第一档拦的上下两边杆和第二档拦的顶边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半圆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救生筏架,包括支撑杆、承重板、推进螺栓、T形滑块、第一档拦、第二档拦、第一缆绳、主挡板、T形挂杆、第二缆绳、第三缆绳、滑槽、弹簧、活动环和固定半圆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箱柜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顶部与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主挡板,所述主挡板上设有T形挂杆,所述承重板右侧壁中端处螺纹连接有推进螺栓,所述承重板上通过开设的T形槽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一档拦,所述第一档拦的左右两边杆内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档拦活动连接有第二档拦,所述承重板中端处、第一档拦的上下两边杆和第二档拦的顶边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半圆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挂杆均匀安装在主挡板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星星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